|
6#
楼主 |
发表于 15.9.2009 08:51:10
|
只看该作者
六、长征飞将军
1933年,蒋介石决心在和日本决战之前必须消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消除内部的隐患。蒋介石很快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此次围剿不同于之前的四次。蒋介石采用希特勒最好将军德国国防军之父冯.赛克特将军的建议,使用了碉堡战术。蒋介石采用保甲制度把农民赶入战略村,从而断绝人民和红军的联系。并且大量修筑公路,封锁了红军向苏区外活动的空间。
另外,还有三千个大小碉堡组成的几道漫长封锁线,封锁了苏区通往外界陆路水路的全部交通,使得红军失去了军民物资和实施运动战的空间。同时国军主力随着碉堡的修筑一步步稳步前进,逐步迫近红军的战略要地,迫使红军和他们进行消耗的阵地战。硬碰硬的较量中,国军可以通过后勤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二缺乏武器弹药和兵源补给的红军显然不是对手。
1934年在几次战略会战的失败以后,当时的红军被迫决定撤退出中央苏区。
此时蒋介石并没有想把红军在江西消灭掉,他有自己的一石三鸟之计,也就是借助红军打击西南西北实际独立的各个军阀,消耗双方的实力。自己的中央军随后进入这些地区,从而让中央收复这些地区,把中国大西南做为持久抗战的战略基地,这也是德国顾问很早之前就建议的持久抗战策略。
蒋在红军突破三道封锁线以后,命令桂军在湘江一带对红军进行迎头阻击,同时由其他部队从四面对红军进行合围。这个战略是迫使红军避开桂军正面拦截从桂军兵力较弱的龙虎关突破进入广西。自己的中央军就可以以追击为名进入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地盘,将其收复归中央管辖,即使不能成功至少也可以削弱其对广西的控制能力。
但是号称小诸葛的白崇喜并非庸才,他很快明白蒋介石的计策。他并没有给红军以迎头拦截,而且下令部队撤退,放过红军先头部队,等到红军先头部队读过湘江以后,才配合湘军和中央对其侧部和尾部发动攻击。这样红军就不可能进入广西境内,同时也打击了红军能够予以交差。
林彪的率领一军团于11月27日夜火速读过湘江,并没有发现桂军的部队,他们很快控制了湘江一侧的渡河点,林彪观察地形以后决定以觉山铺一带山冈作为阻击主阵地。并在渡河点由工兵架设浮桥,让中央纵队和后续部队渡江。
之后,林彪指挥的一军团从11月27日到12月5日中央纵队全部渡过湘江的全过程中,在湘江和强悍的敌人血战数天之久,战斗极为惨烈,是红军历史上少有的决定全军生死存亡之战。
30日,湘军著名战将刘建绪将军率领湘军主力全线进攻觉山铺一线,试图彻底切断红军的过渡河点。中国近代史向来有无湘不军之说,湘军战斗力绝对是中国各省中排行前三的。湘军以11个团全面进攻林彪的6个团,进攻势头极为凶狠。湘军士兵踩着自己战友的尸体一波波的密集冲锋,红军战士也毫不示弱,一次次反冲击。双方狠打猛拼,一天内红军的部分阵地就被湘军攻陷,湘军夜晚竟然不作修整,连夜继续进攻。激战中红军第五团政委易荡平身负重伤,为了不被生俘,他开枪自尽。四团团长杨成武也身负重伤,可见战斗之激烈。
11月30日深夜,林彪彻夜未眠,他给中革军委拍发了一封火急电报:朱(德)主席:
“……如敌人明日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
状况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握。军委须将湘水以
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一、二师明天继续抗敌。”
这种命令式的口吻,可见林彪对于情势的严峻判断。林彪在天亮前给各部队下达命令,决不准敌人突破阵地!生死存亡在此一战!
12月1日,湘军集中主力对觉山铺一线发动全面猛攻,其中一部甚至攻到林彪一军团指挥部附近,林彪的政委聂荣臻甚至看到了湘军士兵端着刺刀。危急下,林彪亲自拔出手枪指挥警卫部队激战,最终将其击退。
1日中午,红军主力和中央纵队绝大部分已经读过了湘江。
湘江会战,红军8万6千人,伤亡约3万1千人,被俘6千人(桂军还用一部分民团化妆成红军凑数字,拍摄了记录片《八千俘虏》),还有一定数量的士兵失踪或者开了小差,余下战斗人员不到3万人。
这个战役,林彪一军团损失也不轻,但是功劳也是显著的。如果林彪不能顶住湘军的攻击,丢失了渡河点,那么等待红军的就是全军覆没的凄惨命运。
湘江会战是林彪历史上指挥的少数败仗或者说损失惨重的的战斗之一。但是客观来说,林彪指挥一军团为了确保整体战略,也只有死守一条路,其灵活的战术也无法可用,伤亡惨重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林彪率领一军团充当了红军先锋主力,一路上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毛泽东已经在遵义会议后掌握红军指挥权,他利用频繁的军事调动迷惑了蒋介石,不知道红军下一步的举动。但是这段期间,林彪率部全是连日连夜的急行军,而且很多是反复的在同一条道路上来回行走,干部战士疲惫不堪,几乎无法有效作战。林彪根据一般军事常识认为这是军事盲动,迷惑敌人也不需要如此多的反复行军。林彪认为这样红军会被自己拖跨,于是写信给中革军委,希望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把指挥权交给彭德怀。毛泽东接到信以后用一种大家没想到的方式作为回答: “你还是个娃娃,你懂什么?”
之后,林彪又受接到决定红军生死的飞夺泸定桥的任务。
当时林彪一军团已经迅速攻下了大渡河渡口的安顺场,但是只找到了四艘船。如果把红军全部运过河至少需要10天以上,而追击的十万中央军离他们只有几天的路程。
当时红军数量只有二万多人,而且失去了全部的火炮和重武器,土城一战连战斗力很弱的一万多川军也无法将其击退,此时根本不是追击的十万中央军的对手。这样下去,真的会重复石达开的旧路,在大渡河全军覆没。于是,毛泽东和朱德下令立即攻取泸定桥。
林彪在5月27日得到毛泽东夺取泸定桥的命令。这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人物,从安顺场到泸定桥有近150公里的路程,而且之间道路崎岖,到处是悬崖峭壁,有些地区甚至根本没有道路。此时川军驻守泸定桥的有一个营,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部队准备赶往泸定桥增援。
林彪指挥部下杨成武团除了武器和少量食物以外扔掉了全部物品,一路打退了敌军小股部队的无数零星狙击,在三天内在峭壁上连夜强行军150公里,甩掉了对岸一同行军的敌军增援部队赶到泸定桥下。随后又组织了二十二勇士一举攻下了天险泸定桥,期间川军失去了信心,放弃泸定桥后逃走。
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以后,由于各种原因,红军最终发生分。张国焘四方面军和毛泽东的一方面军分道扬镳,一方面军北上,四方面军南下。林彪此时接到命令必须立即攻占红军北上的重要据点腊子口。腊子口是地道的一夫当关之地,他的山口窄的出奇,最窄处仅有3到4米,二侧山崖相距很近,而且高达300到400米,几乎垂直无法攀登。国军在关键地段修建了碉堡,并且驻扎了四五百人,一般来说这样的地域是无法被攻克的。
林彪命令红军几次正面进攻不克,其实也无法攻克。正面即使是和平年代,最优秀登山运动员也很难攀登上去,况且还有国军机枪不断的扫射,林彪一时间也非常头痛。但是此时增援腊子口的援军也不远了,如果攻占不了腊子口,就意味着张国焘的判断是正确的。中央红军必须重新走过草地和四方面汇合,并且承认自己的错误,将部队指挥权全部交给张国焘。
此时红军改变了进攻策略,他们找了几十名少数民族战士,他们大多是山区民族。这些人携带这手榴弹和匕首,沿着几乎九十度的绝壁爬了上去。在牺牲了不少人和多次失败以后,这些山羚羊一样的民族战士终于爬到了一个高于国军碉堡的制高点,他们向碉堡投掷手榴弹,国军碉堡里的士兵很快慌乱的放弃阵地逃跑了。攻占了腊子口,林彪又一次让红军绝处逢生,并且完成了万里长征的最后一个障碍。
红军胜利会师陕北,林彪被任命为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其又指挥了反东北围剿的直罗镇战役。林彪在红军到了陕自尚立足未稳的情况下,诱敌深入歼灭东北军一个师又一个团。其中敌109师师长牛元峰开枪自杀身亡,另一个师长何立中身负重伤后死亡,帮助红军在陕北站住了脚,同时也让张学良认清楚了红军的战斗力。从而促进了张学良和中共达成互不进攻的默契,并且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
1936年6月,红军大学成立,林彪被任为校长。
1937年1月,红军大学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林彪任校长兼政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