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召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新书发布会。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2 o. ?& A( i( n! K5 b$ R
+ o; b- C- Z/ I# _! }
4 F2 I! ^! Z4 Z5 A2 Z2 L2 B2 J
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很有可能出现“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错位性的婚姻。2 I: F& m* c0 D9 ~: u
出生性别比畸高成为当前中国人口结构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j( E, x, l: s5 z: p8 L8 j8 T
( d4 Y6 {# z+ {0 r; ?) b) q
●现象
% s7 L0 M! a& a$ ~5 Y( B2 _& O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 T, g+ K( h1 g M
0 W: u' Y9 i* d- \; B& M h-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间,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对应的男婴应该大致是103到107个之间。
8 ^6 _. N/ B$ j( l5 g1 `' ~/ _# ~
- C1 m4 h8 C; i6 M/ b#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性别比总体上基本平衡,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2005年全国1%人口抽查显示,出生性别比在130以上的省份有5个,在120—130之间的省份有7个。- i1 V# [- R/ \6 Y% ]9 J
. U9 u* ]# S/ _7 q2 r6 \2 E农村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城市。从目前情况可预测,2020年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
" C, T s4 }9 V6 J& U% k4 r, _8 a" d7 |
% _9 p! o5 k5 @6 i2 O% H, _
●原因1 s- N# ^! O8 \& M2 D% H! t
! \. n; c3 Y- J7 q' b. s: r
+ b, U. d# g, k' l& M8 w
低生育率、传统观念双重挤压; D4 a% K; d9 e
" h: X1 C& w" P! \+ W) M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博士、安全社会学研究者、华北科技学院副教授颜烨指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近20年来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使不实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一些年轻夫妇(尤其是在城市中)不愿生育或不愿生育二胎的现象出现。
) u. u+ Y$ |2 C& ~7 d5 }7 ]' A- {* G @0 I2 Q8 i$ g. l! R
以至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流行的“发展就是最好的避孕药”的口号今天在中国同样初现了。) e2 G5 x( l1 P9 L. y0 |
7 Y( r, @; B1 X; g6 m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率作用下,“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文化促使人们不惜采取措施如借用B超等高科技进行性别鉴定,导致人工流产女胎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普遍。" v: L0 u! Z3 p$ S$ D! r
: Z2 x" K6 [8 D7 Z, e
; U" a/ d1 Q, c: z●影响
7 n) s6 O% o& ]男性将遭受“婚姻贫困”
" X2 n9 i6 A$ N+ m, M6 S
& ]" D, r8 }7 U3 P" R该书指出,出生性别比攀升主要是影响婚姻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变迁和“人口生态安全”。
7 }2 _' [4 K+ R t+ M! |; T6 M- K& u. ~: C0 w! u& S
贫困地区的男性还会遭受“经济贫困”与“婚姻贫困”的双重打击;“错位婚姻”如“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有可能大量涌现;10-20年后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可能严重,作为“性别弱势”的女性其生存发展将更加边缘化。
# x0 n* |, d, N' X7 f% ^" ~. F5 v
5 j/ J& {( X4 |9 Y3 U6 z未来的社会阶层结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等都将更为男性所主导,两性间不和谐问题会凸显出来。其中婚配问题影响生育资源和生育机会的合理配置,有可能诱致“人口生态链”断裂,无疑会给社会关系和民族延续造成极大障碍,成为影响大国崛起的另一个不利因素。
9 w$ \4 k4 V% ?/ p
9 ~; G% \9 p! C0 z% B; Z! b% h' }& j8 @5 W
●解决
! _7 M& q/ v9 I& a2 W3 v7 y3 e* ^应建立弹性生育政策" s3 T% w; a$ D5 p3 P
3 T4 c% M9 g3 t% j5 }9 L% a该书指出,出生性别比攀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节育政策下生育率过低,因而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确保一定水平的生育率,因此建立弹性生育政策很重要。
( S: ^6 K# E6 `7 J同时倡导男女平等的文化氛围,从物质保障上和观念上帮助人们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扶助女性发展;在人口流动中,可考虑女性资源丰富的地区实现“倒插门”,也可探讨“跨国婚姻”的可行性问题。
1 o/ F' z' z. e8 g专家指出,打击非法出生性别鉴定可能不是根本措施,但仍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性别比回归正常,确保“人口生态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