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刮目相看———刚来德国时连中文普通话都不会说,现在也踢趟出了一番事业5 T0 C7 u8 H2 D
$ g0 u3 G, [8 H3 V! ^, ^" B3 m
?" E2 q& X2 _- ?4 R7 J# V% M家里本来就穷,还有7个兄弟姐妹,所以作为女孩我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来德国的时候,我带了一本《小学生字典》,从餐馆里的蔬菜、调料开始,看到什么就学什么,中文、德语一起学
5 P1 w9 _! U2 @/ K U2 `
陈玉华,有想法 % M+ T1 B8 W1 V x9 H
本报记者 范 轩
- C& _! u# h( j( B7 d5 J/ I- {' E
陈玉华在“大明”酒楼 ( \& y, a, n8 u/ V! n# ^
德国的中餐馆遍地,但很多氛围古旧压抑、菜品过度迎合西人口味,同胞难以造访。而厅堂装裱的光鲜大气、食客能随口说出几样地道小菜的,为数并不见多。这其中,柏林的大明中餐酒楼算是上乘、人气鼎盛。 , S- g$ {3 O) F. N7 g* W
老板姓付,个性忠厚、不善言表,在前庭后堂、人里事外紧着忙乎的倒是老板娘陈玉华。随着“大明”的名声鹤起,能干、随和的老板娘也更多的为人知晓;难能可贵的是,虽然生意越来越忙、又,但陈玉华并没有把自己套牢在餐馆,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华人公益活动中,出钱、出力带头做起事情来了。 5 |6 x1 t+ e: I" L
打小是个苦孩子 “我没什么文化、认识不了几个字。小时候家里很穷,还有7个兄弟姐妹,所以作为女孩我根本没有机会读书。从中国出来的时候,我带了一本《小学生字典》,中文、德语一起学。所以,现在讲、读都没有问题,但写字还是有问题。”陈玉华操着江浙口音的普通话,一五一十地和记者唠着陈年旧事。 “50后”的陈玉华正值中国经济困难时代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偏远的村落,养家糊口是家里的当务之急,哪有闲钱送孩子们去学堂。尤其对陈玉华这样早晚要嫁人的姑娘,家里更不会多花“冤枉钱”。 1981年,20岁的陈玉华随着家乡的出国大潮踏出了国门。来德国后,她发现自己就像一截木头:不但德语不会讲,中文普通话也不会讲,唯有用“母语”青田话才能与同在餐馆做工的温州老乡沟通。好在,她一直很有想法。出国之前,她简单的行李里除了几件衣衫、还有一本崭新的《小学生字典》。陈玉华早就计划,中文、德语一起学。厨房里的劳作是辛苦的,但一有时间,她便把《新华字典》和德语课本一起拿出来,从蔬菜、调料开始,看到什么就问什么、学什么:胡椒,中文是“古+月”胡、“木+叔”椒,德文是Pfeffer ,P-f-e-f-f-e-r……学会了胡椒还有番茄、豆角、白菜、盐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小学生字典》和德语课本都被翻得油黑发亮之后,陈玉华基本过了中文、德语的语言关。“因为小时候没有学习的机会,所以我很好学、也很珍惜!”陈玉华说。
3 I" z( [/ \, L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听到这一段,依然觉得难以想象:一个中国人,在德国的中餐馆里,一边择菜洗碗、一边学习语言,而她学习的不仅仅是德文,还有她祖国的语言——中文。
! I+ g) O t* ~' D# C, e( g4 B. |+ @苦尽甘来靠打拼
9 b, T+ A5 [: v那个年头,落后而闭锁的中国刚刚向西方开启一条窄缝,出来的华人为数尚少,而德国华人更是稀少,有限的一些中餐馆都是香港人、台湾人经营的,陈玉华这样的“大陆妹”根本不被人放在眼里,她在厨房里摸爬滚打的处境可想而知。 : _. j- | Y3 \
回忆往事,她眼睛显得潮湿。“那时候,又苦又难,我每天晚上回家都要哭。为什么哭?整天在厨房里洗碗,洗得腰腿伸不直、拳头捏不起来;但更困难,一是不会讲普通话、跟别人沟通不了,孤单寂寞;二是被人瞧不起、总感觉比别人矮一截。”
. ?5 ~& s' K3 J5 y# V4 R" X! b L美满的婚姻,或许是陈玉华幸福的起点,至少在德国她不再孤单。一段苦熬之后,她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日子似乎晴朗起来。她与老公在汉诺威附近的一座小镇接手了一家中餐馆,因为身份的原因店铺只能挂在他人名下,且要承担很多不必要的费用,加之缺乏管理经验,一年时间里亏损了20万马克,巨额债务几乎将俩人逼上绝路。
+ s' M# v+ @! [. o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只能硬着头皮从亲友手里再借贷钱款,重打鼓、另升堂。十多年的时间,他们辗转了德国的数个小城,不断地耗费财力、精力来锤炼自己,生意越做越像样了。1992年,在完成了初步积累后,他们来柏林施展拳脚,并很快成了柏林中餐行业的佼佼者。 % b6 h& e! o" @9 k5 @1 h9 Q
从20岁孤身来到异国、中文德语都不掌握、只能在厨房里闷声洗碗的“大陆妹”,过渡到此时几家餐馆日日爆堂的老板娘,陈玉华吞了何种仙丹、得了什么真传?“没有什么窍门,对人诚恳、实在、近亲就足够了。无论客人、亲友,政府高官、留学生,他们只要进到店里,就感觉像回家一样,所以大家都愿意来这里。” % z# z" ?5 E$ N8 f6 v6 b6 m. A* D
2003年,陈玉华集中资源在中国大使馆旁的新潮建筑中开设了一家新餐馆,命名为“大明”,店堂既有临河的落地大窗,又有专门从中国订制的明清家具,新古典主义的风格令这里既古雅、又时尚;再加上红烧牛尾、干烧全鱼等几道“过口不忘”的“硬菜”,令这里的德中客人满堂满座。去年,陈玉华在柏林动物园的闹市街面上新张了一家“大明”分店,生意亦是如日中天。她并不会停息,还在不断张罗,有心要把“大明”做成德国中餐业里一面响当当的招牌。 S, c% P, A! z7 i& R5 i
爱心奉献有想法 6 t3 E0 ?7 |/ h6 ?
用陈玉华的话说,她成立“爱心协会”、帮助国内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读书上学,只有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原因:因为自己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所以就特别希望穷孩子能有机会读书。“我算然不是什么大财主,但这些年经营也有了些积累,所以我愿意帮孩子们做点事情。从1998年起,我开始资助云南金平县10多个贫困家庭的失学女孩,但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就有了想法:搞一个组织吧,如果有人愿意跟我一起奉献爱心,就欢迎大家加入协会。可真正成立了协会以后,我才感到很困难,华人社会中的很多问题是我根本没有料到的。”
& n; u5 R, |7 y7 c/ t“2009年11月30日,我们在柏林正式成立了‘旅德华侨华人爱心协会’;今年年初,协会成立的消息在报纸登出,但马上就有人打电话来责问:为什么新闻里没有提到我的名字?为什么捐款名单把我漏掉了?……因为我文化低,所以成立协会的前前后后,都要麻烦侨界前辈付春平先生来帮忙,写写文字、出出主意。面对这样的责问,我真的什么也答不上来,只是觉得做点好事也很难。” 5 v; N1 ^/ i) }8 q+ V( j7 v8 C
问题归问题,但大伙儿的热心还是让她更坚定当初的打算。“捐资助学”这个务实的选题,加上陈玉华亲和的人脉,使这一动议得到广泛的响应,“爱心协会”成立以来,已经收到同胞捐赠的善款3万余欧元,他们将把善款全部用于扶助中国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使他们得以完成学业。陈玉华表示,今年10月,协会成员将组成一个考察团,到中国云南等地实地考察捐助对象,并希望在条件成熟时建造一座希望小学。 ( k% |5 `4 q K. V3 x
如今,陈玉华资助的女孩们许多已长大成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她的善举从未间断。“看到孩子们给我来信报告成绩,知道她们不会像我当年一样因为家贫而失学,我真是感慨……。我说不出来什么大道理,但自己一个小小的善举,就会让那些孩子们受益,这样的事情我要做下去。”
7 \+ n2 l# Y+ k& i* k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