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396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洽洽”状告德国“李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7.5.2010 10: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已经不是第一例———此前,老干妈、百家粉丝、王致和等等都同“李鬼”打过官司
. V& K& j7 [; }* y& A* \, C) o0 ]+ b6 C! S0 ^. h5 l: W# m

( M  j" W4 u1 F3 E; y中国合肥的洽洽瓜子可谓闻名天下,“洽洽食品”的营销网络不仅遍布国内各地,还伸展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2006年洽洽在开拓欧洲市场时,惊讶地发现“洽洽”商标已在德国被注册。今年1月,洽洽正式向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记者从洽洽公司了解到,洽洽追讨商标案将于本月在德国开庭。4 P& o7 r- h! G0 s! g
& Y: c; h. X* O8 S
开拓海外市场遇德国“李鬼”' X0 ]! z& |" {- a7 _. `

3 f7 O+ W; o& O9 l: f/ p7 g: x早在2002年,洽洽就已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覆盖范围包括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新加坡、印尼等几十个国家。因为当时并没有想到在欧洲会有多少市场,所以忽略了在欧洲市场的商标注册。就是这一疏忽,给德国公司的抢注留下了机会。2005年5月1日,德国欧凯公司向德国商标专利局申请注册“洽洽”图形、商标和英文商标,并于同年9月3日获得注册,而且该公司还特意向德国海关申请了海关保护。这样一来,根据欧盟的规定,不但洽洽商标不能进入德国国门,整个欧洲市场都对洽洽关上了大门。7 E' Z. ^, m5 I1 s4 K
8 a* F+ j( Y$ y+ j
欧凯公司是柏林的一个主要经营中国商品的超市,在2003至2005年,曾购买了大量的洽洽系列产品。据介绍,欧凯公司抢注中国品牌之事已不是第一次,此前,著名的“王致和”商标抢注案就是这家公司操作的。更早的时候欧凯公司还抢注了“老干妈”、“今麦郎”“白象”等其他中国知名的食品商标。
( U- a2 e; G( K+ s, O + @) a1 X" S- b3 c# @/ w
洽洽提出“惩罚性赔偿”3 y5 M, H3 m; l" F2 Y

1 F5 Q( f% T8 j洽洽公司获悉其商标在德国被欧凯公司抢注后,立即与欧凯公司取得联系,希望能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但是协商未果。为讨回商标,洽洽食品公司找到了北京市律师协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杜宝成律师。杜宝成先向德国欧凯公司发出一份措辞强烈的律师函进行警告,声明中国洽洽公司在WIP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注册了“洽洽”商标,受到法律保护,要求欧凯公司在德国商标局更改注册,将“洽洽”商标无条件归还,并限期十天答复。几天之后,欧凯公司从德国回函,要求洽洽交付20万欧元的转让商标费。洽洽拒绝了这一要求,并于今年1月向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递交了起诉书。 今年3月1日,慕尼黑地方法院正式受理洽洽起诉欧凯公司的申请并通知欧凯公司。杜宝成说:“商标注册不是谁抢走了就一定能获取利益,手段是否正当,是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中的重要依据。”因欧凯公司的行为具有恶意注册的性质,洽洽公司还依据德国法律,提出了惩罚性赔偿的要求。要求欧凯赔偿因恶意抢注“洽洽”商标造成的损失15万欧元,并且承担所有诉讼费用。
$ y, e5 _; r' t0 z2 F- x" F( P( t , z8 Z8 \9 `8 l. t/ h
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原定于今年4月27日审理此案。然而,就在临近开庭之前,欧凯公司突然在程序上提出了诉前保障措施,要求洽洽公司首先缴纳诉讼保证金。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经审查后,对欧凯公司的主张予以认可,要求洽洽公司在两个月内先行缴纳1.75万欧元的诉讼保证金,否则视为撤回诉讼。杜宝成解释说,诉前保障措施在德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目前,洽洽已按法律要求汇去了1.75万欧元的诉讼保证金,预计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近日会通知新的开庭时间。洽洽公司表示,会充分运用现有的法律手段,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不惜诉讼成本,讨回公道。
2#
发表于 17.5.2010 17:3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ido_draw 于 17.5.2010 18:33 编辑
$ j; ~. m9 b6 B* `& E. j8 y( X9 A6 s' T& o- {2 }) _  O
德国的抄袭也不在少数,把那个欧凯公司的德文名字写出来,以后拒绝买他们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7.5.2010 17:5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7.5.2010 19: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7.5.2010 19:37:17 | 只看该作者
德国人真当中国人好欺负喃
7 ~* t: v7 P: c* c0 `没事就说我们是黄色间谍,抄袭什么的% ^8 M/ g! U5 r6 b# A2 n* H+ _
怪就怪在有一部分人真是过于献媚了
7 t) R. U8 [' }3 {& A7 q  G3 F  y1 @操,全国人民应该拿出X地人对待外地人的行为来对待来中国的外国人,不他妈一样是外地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7.5.2010 19: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dido_draw
( z% P( {& E8 C. h' N! W
5 G8 m: O) m& K
7 `0 L; X  R0 I9 j    这公司貌似不卖东西 专干恶心咱中国人的事 可惜俺只能找到公司的名字
% i/ b7 I4 Q2 M) u                                       
& q" g6 y1 c7 k, A* _' L2 e2 @# b8 u% t
A centennial Chinese brand is very likely to win a landmark lawsuit case over a German firm that rush-registered its trademark, a Chinese official said yesterday.# c6 X/ U- ~' U. k( V% X
Wangzhihe Food Group, producer of the popular Chinese food bean curd under the brand name Wangzhihe. [CFP]1 m/ g: l, _4 x  l5 q
Wangzhihe Food Group, producer of the popular Chinese food bean curd under the brand name Wangzhihe, may get the trademark back in Germany tomorrow, when the Munich High Court makes a ruling, Vice-Minister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Li Jianchang said.! ~( E, e; h2 N9 b. ^: c
The case dates back to July 2006, when the Chinese firm wanted to register in Germany, only to find that Germany-based OKAI had already registered its trademark.6 x, F2 C# ]0 w8 @9 f) D
Wangzhihe took OKAI to court in January 2007 after the two failed to reach an agreement. On Nov 14, 2007, a Munich court found OKAI guilty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But OKAI appealed to the Munich High Court in February, 2008,
8 i3 A2 ^% C- k0 U) P4 i# V. p1 ]“This case tells us that Chinese compani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protecting their trademarks overseas, as in many counties, trademarks are registered on a first-come-first-served basis,” Li said.6 }, A' R; J( G) T1 ?4 O* }
Chinese brands, especially old ones, are rush-registered overseas, forcing them to spend a lot buying back the trademarks.* L# i1 {& Z* k8 e
“Last year Chinese companies registered more than 2,000 trademarks in overseas markets, bringing the total to 8,620 by the end of 2008,” Li said.- K+ a1 a) e( I, c8 Q9 C
Authorities received 828,328 patent applications last year, up 19.4 percent year-on-year.# ~( n( X5 Z2 t  }5 L" `+ S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China received 4,853,506 patent applications, 2,501,268 of which were approved.
& r; `! i6 b+ H
, _0 p7 k* E# t/ G$ v(China Daily April 22,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7.5.2010 23:3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8.5.2010 01:0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8.5.2010 02:5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leonieqy
0 `" U- D$ J! B  b7 R! ^4 m8 n+ B+ y! ?3 ]1 j. y, ?
+ ?* E' D: W  M/ H4 b. u
    指冒牌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8.5.2010 07:26:58 | 只看该作者
这李鬼也是中国人, 还别说真鬼子还当不了这李鬼.
8 \6 [0 K1 c, s还能说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4.2025 18:2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