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4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治的策略性虚伪性与透明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6.6.2010 12:2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政治的策略性虚伪性与透明度  杨十郎
           此文写于1988年,未能面世,录以备存
我们的十年“文革”可以说很大地败坏了“政治”的声誉,弄得有一段时间一些姑娘找对象都事先声明,非科技干部、教师不愿与之一谈,对那个行当的人只好敬而远之了。
搞科技的说硬度、酸碱度、速度、溶解度、温度、比重、压力、波长、离子数、电流、电压••••••他有个客观仪具做他的忠实秘书,但搞政治的却不同,正确与谬误就抽象得多。除公理之外,还有“婆理”,而且就是“公理”也有等差。并且“公理”有时也会卖身视权势的大小为价值取向。并且为了达到目的政治可以把什么都作为手段。尼克松(做过美国总统的)有个比喻很生动:如果水池子能端起来,恨不得把水池子向对方砸去。实际上我们那个十年端起了比水池子更厉害的东西。要打倒你,几篇千字文、一个剧本都可说你要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这固然是弄虚作伪,但已沦为陷害了。
记得前苏联围剿帕斯捷尔纳克的《日戈瓦医生》时,总说它对苏维埃政权“充满敌意”,不让作者去领诺贝尔文学奖不说还要把作者开除出作家协会。但后来赫鲁晓夫读了那本小说,看出里面没有任何“反革命”的东西时,也不愿马上给它平反,“因为不久前我们的宣传机器刚对它大动过干戈。”我们五十年代大张挞伐的胡风反革命集团,一阵浓黑的烟云过去之后,我们的局内人未必不清楚那很有“言过其实”“莫须有”的味道,但为了党和政府的威性,谁又愿谁又敢公正地哼一声。就说《人民日报》把胡风的《我的自我批判》一稿登错之后,本来周恩来是主张改正的,但“以后却由于更大的政治需要而决定不予改正”(见康濯《“文艺报”与胡风冤案》)了。
工程计算、科研则不同,一经发现错误就非立即纠正不可,如果也“犹抱琵琶半遮面”那就将危害匪浅了。
赵高、李斯为了一个政治目的,把那个崩于沙丘平台的始皇帝的死因严密的封锁起来,不发丧,把棺材放在辒凉车中。每天照样给上敬食,百官也一样奏事——当然这得经过赵高、李斯为中介,否则就会露马脚。尸车经井陉,抵九原刚好遇上热天,发起臭来,于是只好再载一石鲍鱼作伴,尸臭与鱼臭一混当然就掩盖过去了。为了破去始皇帝死前留下的封书,不演这出假戏,怎么能达到目的。
又说我们的大跃进,明明是浮夸风等造成的灾难,却硬要扯到天灾上去。明明好些地方饿死了人,但硬不让人民知道实际情况。对那些在大会小会说了老实话的人反而指为“恶攻”——“共产党领导下都会饿死人?”不敢正视弊端,就妨害了我们前进。
话又说回来,我并无意否认政治的策略艺术,一些事件发生之后有它的期间的保密性,处理问题也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列宁一句很有名的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很恰当。但是政治的虚伪性与政治的策略性是本质上绝对不相同的东西,虚伪性在于欺骗,策略性在于机动。
政治应该有透明度,人民应该有知情权。
                                       (1988,5,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1.2025 05:0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