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频道
查看: 3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语的哭与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1.2009 00:4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语的哭与悲      杨十郎               哭汉语
   伟大的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有十三、十四亿人口的中华!正在重新崛起的中华!本届奥运会刚刚开过:一百块奖牌,其中五十一块金牌更令中华子民欢呼雀跃。但在一片亢奋之中,我们不妨听听“主旋律”之外的音声,网上有篇文章:《汉语,我想对你哭》(凌波客)。
这不同于把“5.12”巨大灾难(想想看,约十万人的死亡,其中有一万余中小学生!)轻而易举地转换成“英雄战歌”和“歌功颂德”之词。面对汉语想哭,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无情的事实,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讲英语,有四十五个国家把英语定为官方语言;变哀歌为颂歌,变问责为感恩,变反思为为赞美则是民主缺位或民主不到位的畸变。
在中华大地上,据考古资料汉语已有好多个万年的历史了,比口语迟的文字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商代,我们就用甲骨文来记录汉语。当我们的祖先在龟甲上刻“马十丙(匹)”(罗振玉《殷契续编》),“豕三十又二”(郭沫若《卜辞通纂》)时,西方人做梦也没有梦到文字。无疑,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因为汉语的文字系统的严密性、科学性、开放性、与实用性,使这一古老的文明流传至今不致衰竭。而且面对当今最先进的电脑,在互联网上汉字输入也并不比西方的拼音字符逊色。
看来中华大地该一片山呼海应才是,不,两面性不单存在于辩证法中,“两面性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诺曼·马内阿《论小丑——独裁者和艺术家》)。每一件事、每一种判断都有“两面性”。是的,我们的媒体,平面媒体还是影视媒体都在津津乐道某国某国兴起了汉语热,办起了汉语班,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参加了某一届汉语大赛等等,但是——在我们的大学里,一个中文系毕业生连最常见的最流行的最一般的外国作品都没读过一本多的是,对“五·四”以来的新文艺作品仍然是一无所知。古汉语文知识并不比“零”多多少,更不要说什么美学,一般的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莱辛、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厨川白村……几乎是天外来客。我问:那么,大学四年,你在干啥?答曰“忙着计算机过级与英语过级。
原来,我们处在一个“工具性极度膨胀的时代。由于强调“工具”功能,由于使用工具在当今求职中含金量的提升,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汉语“有一种令人震惊的冷漠”。
这冷漠也由于今日“考研”的畸形状态——报考中国现代文学、古典文学专业的考生,专业再强,只要英语不达标,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突出却往往成为录取亮点。难怪有人叹息,好些研究生连文章也写不通。
凌波客感叹道:研究中国文学、中国语言(现代汉语、古汉语)也要仰仗英语,看外国人脸色行事;在中国,出身英语专业攻取任何学位都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故而,有一位大学教授说:现在汉语已是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语言,一个外国人晋级、升中学、上大学、考研、攻博却并不需要考汉语。
固然,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确需要外语(80%的科技信息用英语表达),但总不至于沦落到只有通过英语才能研究汉语的地步。怪事就有:某大学双语教学就是用英语讲授汉语的,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English也真太神通广大了!但我不了解(在这里我并不排除不同学科、不同语种间的间接连系)用英语讲授古汉语的人怎么使它与《尔雅》《说文解字》《铁云藏龟》《殷虚书契》以及大量的经、史、子、集中地道的中国概念联系上的。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用许慎的“六书”去讲English没有什么两样。
             . 悲汉语
一个民族的强盛,一个国家的强大,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别人是扶、帮不起来的。对语言还应是如是观。汉语能流传至今,不决定于中华大地有多少人学习,外国人学汉语热了没有,决定于它自身的科学体系。近九十高龄的九叶派诗人也是英国文学研究家的郑敏说:“文字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啊,只有被其他民族征服了,才会强迫这个民族放弃自己的文字。而我们却要主动放弃。”(《最后的文化贵族》P146
网上有篇文章说道:“当代汉语缺乏顶尖的学问来提升,中国人的汉语表达能力也在退化”。莫里哀一篇喜剧中一位女主角感叹的说话就是散文,我讲了一辈子散文还不知道在当今经济利益至上的中国却产生了同样的效应:汉语还需要学习,我们这辈子不都在讲汉语吗?“正是基于对汉语的优越感,才使中国人的汉语水平日渐滑坡”(“凤凰网”)。不妨略举数例,让我们看一个大概。从香港回归之日起,郁军剑就在唱:“老百姓都信这个理,妻贤夫兴旺”一直唱了好几年,全中国都默认了。但果真中国能“夫兴旺”么?那就推翻了几千年沿袭的“一夫一妻制”了(我们这着重点是“夫”)应该“兴旺”的是丈夫的事业而不是“夫”
四川八所高等院校的“教授、青年学者”加上出版部门的专家鉴赏毛主席诗词却消化不了柳亚子一行词。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11)“颜斶齐王各命前”首,附柳亚子《浣溪纱》有句云:“战犯集团仇美帝”,这“仇”就难倒了这么大一个知识集团。他们讲,“仇美帝”是说“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斗争中发起仇视、鄙视、蔑视美帝的宣传运动”。一个稍能动脑筋的小学生也会意识到这么讲解不对劲。这儿的主语分明是“战犯集团”,怎么一下只变成了“中国人民”了。原来鉴赏者不懂得这个“仇”字的含义。此“仇”作名词讲有二义。《说文》段注:“仇为怨匹,亦为嘉偶”。意思是说经常闹矛盾的夫妻叫“仇”,和睦亲爱的夫妻也叫“仇”。旧戏文中称所爱之人为“冤家”也就是“怨匹”之义。但此处“仇美帝”之“仇”,名词动用,意动,即“以美帝为仇”:把美帝看作是一鼻孔出气的同类、一丘之貉。“战犯集团仇美帝,和平堡垒拥苏联”构成分明的一联“反对”。(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7月第一版《毛泽东诗词鉴赏》p206
有一首流行歌曲《真心英雄》,在北大校庆时就唱,以后又唱了那么些年,但这却是一个混乱的概念:是“真心对待英雄”还是“具有真心的英雄”?
2006年维也纳中国民歌经典音乐会,确实能“展示中国古老民歌的新风情”,一连串的中国经典民歌名曲,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遥远的地方》、《芦笙恋歌》、《康定情歌》、《彩云追月》、《步步高》……响彻在人文奥地利的上空。这是大好事,制成光碟,配之以金光五色之包装盒,中英文对照的精美目录册,谁说不应该。但不管是盒子还是册子却在大富大贵中透出“破落户”的寒碜。这“中国民歌经典音乐会”分为四个部分:“天(壹)地(贰)人(叁)合(肆)”。你标个“壹”“贰”“叁”“肆”简单明了。老歌德有则童话说不懂魔法你就不要去操作它,你不了解中国古文化中表达次第的方式你去卖弄它干吗?你何必去闹“《庄子》,我懂,不就是‘邨子’么”的笑话。什么“天、地、人、合”?《孟子·公孙丑下》第一句:“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朱熹注说:“人和,得民心之和也。”孟子以攻城为喻,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和”就是“得道多助”。我们奥运会开幕式不就突显出一个“和”字么?小册子上印了那么多名人专家,姑且筛掉不议,且说这批准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还题词云:“让中华民族之乐音飞向世界。”哪知乐音飞向世界之时也让世界懂汉语之人看见了一位美人的豁唇。文化部副部长日理万机,恐怕顾不上这区区“合”与“和”之“文化”,但主办单位也声名显赫:文化部中国歌舞剧院。
韩国人却把板子打到“中国人”屁股上。韩国的《中央日报》曾刊文《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说,在上海翻译考试中,汉译英“富贵不能淫”,有人译为:“Be rich ,but not sexy”(有钱了,但不能性感)。原文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富贵不淫,贫贱能不移,威武能不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儿“淫”“移”“屈”三个动词后都省了宾语“之”。当理解为“淫之”“移之”“屈之”,使动,即“使之淫(迷惑)”、“使之移”(改变)、“使之屈(屈服)”,富贵不能使我迷惑本性,贫穷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低头。
有位教授在全国讲“新经济时代的思维创新与管理变革”,但在引用《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却把“乐”读成了“音乐”之“乐”。中央台所播之相声,多次也
把这“不亦乐乎”读错了。
很多报导、调查、统计都表明,当今中国读书报的人在下降(人均购书量在全世界也靠后),接触影视的人却大大超过了前者。不可否认中央台之“名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当然包括文化生活),但不必讳言,他们也留下了诸多遗憾。据说好些“名嘴”都会外语,有的还在欧美留过学。但对汉语,这天天用到的民族语言却往往马失前蹄。中央各台常常误用成语(多是一误再误),譬如——把不令人满意用为“差强人意”(黄金时段讲不能使人满意的老年用品时用过;“朝闻天下”说安地斯山谷天气不好用过)。“差强人意”出自《后汉书·吴汉传》,刘秀称赞吴汉说:“吴公差强人意。”这儿的“差”作“稍微”“颇”讲。“强”是“振奋”之意,“人意”是“人心”。全句说,吴先生颇能振奋人心(鼓舞士卒斗志),后来用为大致能使人满意;把没有事实依据用为“空穴来风”(“法治在线”、“国际时讯”等都用过)。但“空穴来风”语意却恰恰相反。战国时宋玉《风赋》说“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枳”是木名,“句”读如“勾”,“勾、股、弦”古作“句、股、弦”。“句”是木之弯曲部分。树木弯曲的地方,鸟儿就会来做巢。“空穴”,山体有空洞之处(当指洞穿之所)就会有风吹来。这是古人观察体味深刻的地方,很合现代的实证科学。山体有空洞之处,洞内洞外的气压不一样造成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就产生风。这分明讲的实在因果,事出有因,事出有据。汉语中很多词、短语、成语都包含着深刻的科普常识,如“工”“巨”“诬”“唇亡齿寒”“病入膏肓……”(可参见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第三章)这正是汉语的生命力之所在,一经滥用就是对生命力的折损。
还有个成语,中央台1——8套都极喜欢用,百用不烦,且用了十几年,这就是“美轮美奂”。恐怕是某位撰稿人的病态习惯吧,不然他们不会用得这么“酷”。凭他们的传播优势语对错误的坚持,使“美轮美奂”已经收到了“三人成虎”的功效黄浦江的夜是美轮美奂,电视节目是美轮美奂,探戈跳得来美轮美奂,小城雨落得也美轮美奂,湄公河上的灯光也美轮美奂,雕塑雕得来美轮美奂,电影演得来美轮美奂,一切的一切……就差点儿没说帅哥靓妹爱得来也美轮美奂了。在今日的互联网上要了解某个问题,只须动动鼠标点一下即可;要了解某个成语只须动动手翻一翻《辞源》《辞海》即可(哪怕是一般的成语词典也行啊)。但是我们的“名嘴”们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 :“晋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这段文子说:晋赵武(用“文子”为赵武谥号说)新屋落成,晋大夫发礼往贺。张老赞叹道:漂亮啊,高大的房屋(轮:轮囷,高大)!漂亮啊,这么多装饰华美的房屋(奂:奂爛,众多)!可以在这里奏起祭祀的乐歌,可以在这里放情的悲哭,可以把整个宗族会聚在这里议事(国族:宗族;斯:此)。《礼记》讲,这就是君子说的“善颂善祷”。成语意思很明白,“美轮美奂”是贺新屋落成的颂词。它抓住了新屋高大、多、装饰有文采,跟夜景、小雨、灯光、雕塑、探戈、电影电视有什么关系。这不是在弘扬汉语这是在糟蹋汉语。有位老编辑给一位新编辑纠偏说:“不是元帅自通,而是‘无师自通’,新编辑答道,元帅不自通,士兵还能自通么!”万用“美轮美奂”者类此。
最令人吃惊的是前不久中央台主持的“文武会”。“武”当然是成龙,“文”则是学术超女,于丹。就是这个于丹也一本正经地用“美轮美奂”称颂起成龙演的电影来。中央台的其他“名嘴”或许忽略了“诗、书、易、礼、春秋”,这于丹可是大写其《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出入于古典文化中的人啊。如果推广普通话的形象大使王小丫唸错了或弄错了“aoui”你当怎么看!错用“美轮美奂”绝不会发生在杨树达、杨伯峻、陆宗达、陆侃如、林庚、朱自清、王范之、张岱年之手口。借此一端可以大胆推断《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绝对不当当着学术文章看,恐怕于丹也只能是古典文学研究中野狐禅而已。
      希望汉语
哭了汉语,也谈了汉语的悲哀处境,但汉语还是大有希望的。我们应不甘于在全球化中让汉语只是处于跛脚的方言的地位。
“语言使历史成为可能;语言将再现泯灭”(诺曼.马内阿《流氓的归来》出版前言)。如果没有科学、严谨而又美丽的汉语,我们就会不知秦汉、无论魏晋。中华民族就将是一个空荡荡的无所依归的民族。每一个有自尊的人都切实体会到本民族语言的尊严。丁肇中是美籍华人,长期居住在美国。讲英语比讲汉语流利。但他在领诺贝尔奖致答词时却坚决要讲汉语;诺曼.马内阿长期居住在国外(人称流亡作家)但他一直坚持用罗马尼亚文写作。因为这是母语啊,爱我们的母语吧!只有它才是你的根基。
台湾的余光中先生说在强势英文的影响下,“作家、学者、中文教师某种意义上也是参与语言国防的战士。”(见《中国社会科学报》2004527第八版)我们应该守护好美丽的中文,守护者本不该“伤风”的。

附:答网友
 答网友
   是的,语言在使用中采用渐进的形式变化着,成语也不例外。也有因为某种原因误用了而后被后人认可的,如:每下愈况(《庄子》原文),后来误用为每况愈下,现在这两种形式都在用。又如,我文中举到的差强人意原意是颇能鼓舞人心,现在用为大致还能使人满意(但这后来之意与原意有着明显的联系,不背离)。现在中央台一帮人仅仅凭他们的传播优势,以自己的肤浅、不认真、不负责任,任意糟蹋汉语,却是不能接受的。就在我发这篇文章时,十套在“x中还在误用空穴来风。他们经常误用的成语还有东山再起(五套,说胜利者再争取胜利),粉墨登场(本为贬义却用为褒义,春节大联欢即将粉墨登场。)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也用的天地人合,就是中国有一亿人用天地人合汉语也不能屈从。汉语有它的科学性,语意的严密性,而且世界上的大语种都是高度规范化的,不然它就会渐次消解和灭亡。我们有典范的字词典,有大量的汉语文献,岂能任意胡为。 杨十郎 2008926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1.2025 19:4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