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404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平之战!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5.1.2005 13:14:08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长平——两千多年前一个强国之梦与四十万人之魂的终结之地。在青草萋萋的古战场上,偶尔会出土一些青铜箭簇,透过两千年的时光,仍然让人临略它当年夺人的杀气。“粮尽弓失绝,鲜血涂天地。”一支英勇的军队在失败后被胜利者永远的长埋在地下,以归为尘土,所能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迷思与惆怅。    <br>                 <br>               第一章天泪<br> <br> 战国时代,北方的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进行了彻底的军事改革。赵武灵王志向远大,眼光不凡、意志坚定、大胆的推行移风易俗,并选练精锐弩弓骑兵。赵国在六国中率先组建起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在前307年至前296年的十二年间,赵国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里。赵国君臣睦、将相和。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赵国民风骠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国强卒练,故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在战国中后期,东方三强(魏、齐、楚)相继衰落,秦国之威独步天下之时,赵国实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谓举足轻重。<br>  赵国对秦国而言是东出的最大的阻碍,并有可能发展成为秦国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与军事宿敌。秦国不会看着他的对手一步步的壮大从而威胁自身地位,伺机削弱并沉重的打击赵国。秦赵两国统治集团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外交伐谋越演越烈。赵主父使秦、完璧归赵与渑池相会、互派质子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发生,就是秦赵双方相互试探、暗中较劲的真实体现。秦昭襄王威震天下,却受辱与赵国大臣蔺相如并非心甘情愿,实是迫于赵国实力,不敢造次发难、迫不得已耳。这一轮政治外交上的较量,秦国外厉内荏,赵国争锋相对,秦国没有讨得任何便宜。前269 年秦派大将胡阳率精兵数万越韩境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反被赵奢所统领的赵军精锐突骑所击败。至此,事态似乎向着有利于赵国的方向发展,事情果真如此吗?秦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在暗中积聚着力量,等待同赵国决战的有利时机。“山雨欲来风满楼”,秦赵这两大军事强国之间,早晚会有一场恶战以决雌雄。悲壮惨烈的秦赵长平大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拉开了帷幕。 <br>  前265年,秦采纳范雎远交近攻之策,连续4年不间断的攻韩。相继占领了韩国的少曲、高平、南阳、野王并阻断了韩上党郡与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秦国大规模的伐韩意图非常明确,一来可削弱韩国并为秦军东出,开辟通道;二来则可抢前攻占大行山以西各军事要点,对赵魏两国造成高屋建瓯之势,为下一步打击他们做准备。韩桓惠王在秦军凌厉的攻势之下焦头烂额,知上党必不保,故献上党与秦,求和以自保。韩上党太守冯亭为促成三晋联合共同抗秦的局面,拒绝执行王命,反将上党十七县献与赵国。赵国统治集团内部,关于是否受地问题发生分歧,以平阳君赵豹为首的主和派认为冯亭献上党是引秦赵相争的嫁祸之计,不可受地。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强硬派认为不战得上党十七县,控山西形胜之地机不可失,赵应迅速接收上党以防被秦国占先。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之议,派兵接收上党。赵国虎口夺食置秦国霸权于不顾,深深激怒了强秦。<br>  范雎劝昭襄王转兵锋大举伐赵,还之以颜色,破三晋和纵之势,以决韩魏两国之后援。秦逐于当年(前261年)初,令全国男子书年,进行了总动员,发倾国之师攻赵。秦军兵分两路,一路出宜阳攻韩国堠氏以防韩魏援赵,用以掩护大军侧翼。秦军主力由左庶长王龁率领出安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上党。由于实力悬殊,上党陷落,韩赵长党军民退守赵境长平。秦军主力迅速向长平推进。赵国见情况危急,紧急征发大军由老将廉颇统率星夜驰援长平。秦赵两国重兵集团之间的历史性大决战,由此展开了。<br>  <br>  在此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秦赵两国所各自拥有的军事实力。秦国是当时军事上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军有奋击之士(轻锐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秦地近西北,故民风凶悍尚武,且加秦马优良,秦车迅猛,故真称得上是超级军事大国。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在战场上的秦军士兵左携人头,右夹生虏,所向披靡,如虎入羊群,甚至于为抢军功,赤膊上阵厮杀。六国士兵闻秦兵而丧胆。秦军大将如王龁、蒙毅、白起皆有勇有谋的军事统帅。秦军得兵法之教,注重各兵种协同作战,以步兵方阵为单位,令行禁止、进退有据,作战经验丰富,极难对付。此役,秦国前后投入的兵力总数估计在六十万左右。<br> 当然赵国也不是软柿子,自齐国衰落后,赵国已成为山东六国中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赵国有带甲之士(精锐步兵)六十万,车千乘、骑万匹。赵国在总兵力的数量上不如秦军,但赵国以弩弓骑兵见长,赵组建骑兵部队较早,故赵骑兵训练有素,且军事素养高,经验丰富。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赵步兵的作战经验值、勇悍度方面似乎不如秦步兵。此役,赵国投入的总兵力大概在五十万以上。<br>  综上所述,我们似乎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br>  秦军参战的总兵力略高于赵军,兵力上占有一定的优势。<br>  秦军有备而来,赵军被迫仓促应战,故战争初期秦军拥有战场主动权。<br>  秦军步兵的战斗力高于赵步兵。<br>  以战车部队和弓弩骑兵为主的机动快速部队,秦赵旗鼓相当,且赵军略占上风。<br>  这场战役,仍是步兵作战为主体。<br>  秦军占有相对的优势,但不占压倒性的优势,这种优势决定不了战争胜负。<br>  秦赵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其本上仍是势均力敌。战局今后的发展,事在人为。 <br><br> 长平之战,秦赵双方总共投入百万以上的军队,战争规模空前。(这麽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且集重兵于一役,只有后来的楚汉相争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与其相当。)如今,山西高平县西北长平古战场上的许多地名,多是因此战而得名。诸如,弃甲院、箭头村、围城村、秦王城、白起堡等等比比皆是,至今仍向我们透漏出当年那场大战的许多信息。可见,长平大战影响深远,故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此战着重笔墨进行了描述。<br>  前260 年春,秦赵两军交战达到白热化程度,赵军副将统率的前锋部队,在长平以南与秦军激战,全军覆没。赵军初战皆不利,廉颇率赵军主力四十五万退守长平以北,成囤居之势,筑垒自守,避不出战。四月至七月,王龁率秦军猛攻赵军营垒。双方激烈交战,秦赵两军均损失惨重。赵军前后六名尉官阵亡,丢失了两处要地,至七月,赵军西营垒被秦军攻占。在数战不利的形势下,赵军凭借地形,继续坚垒不战。秦军在之前的攻坚战中,死伤大半,攻势也逐渐减弱。双方在战场上,逐渐进入相持阶段。秦见赵军重兵集团缩成一团死守不战,一时难以吃掉,逐行反间,派间谍在赵境内,制造谣言,散布舆论。八月,赵撤换廉颇起用年轻将领赵括为大将统率全军。秦国暗中起用名将白起,并制定了诱其深入,分割包围、积极打援、聚而歼之的作战预案,并封锁一切消息。赵括至长平后,全面推翻廉颇的既定方案,准备同秦军决战。秦军诱赵军出战并佯退,赵括不知虚实,自率赵军主力倾巢追击,直至秦军营垒,秦军出动两万五千人的车骑快速部队,从两翼迅速穿插至赵军之后,控制谷口有利地形,切断赵军退路,并派五千骑兵监视赵军大营中的留守部队。秦军至此完成了对赵军主力的严密包围。<br>  秦军为防止赵军突围在赵军被合围后,迅速出动轻兵反复冲击赵军,以挫其兵锋。合围圈中的赵军初战不利,赵括为防赵军被分割歼灭,命全军修筑营垒工事,联成一片,坚守待援。赵军在长平被围的消息传至邯郸,赵统治集团深为震惊,举国震动。赵国在全国搜集留守部队,竭尽全力援救长平。为防止赵军内外联合破围,秦昭襄王亲赴河内尽征十五岁以上男子从军,组建了打援兵团自河内直插丹朱岭,以出赵军长平大本营之后,实施更加深远的纵深包围,彻底地的阻断了邯郸与长平之间的一切联系。至九月底,长平赵军被围,断粮以达四十六日,赵军内部割死尸,宰战马,杀伤兵为食,人心浮动,濒临绝境。赵括知形势危急,集中所有精锐部队分为四个编队,不分昼夜,轮番突围。赵括身先士卒率赵兵冲秦阵,秦军万弩齐发,赵括身中数十箭,犹呼向前,力战而死。<br> 赵军大将战死,赵军丧失统帅,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突围无望,在绝望之中,军心崩溃不复有战心,遂全体掷兵弃甲向秦军投降。秦军受降,在解除赵军士兵武装后,只将年幼者二百四十余人放回,用以震慑赵人之心,而将四十余万赵国降卒全部坑杀。这一天,几乎所有的赵国普通家庭都感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们失去父亲。天黑了,落雨了,在秋雨缠绵,秋风凄苦的长平谷地,四十万袍泽同生同死,同休同戚,悲壮惨烈足以感天动地。当长平的雨水与血水交汇成溪流时候,有谁能分得清,这究竟是雨?是血?还是泪?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令人心酸的一幕。<br>   围绕这场大战,人们自然有如下一些疑问:<br> 一、赵国君臣团结,将相和睦。赵孝成王通晓事理再有平原君与蔺相如辅佐。赵最高决策层,似乎不应该在长平大战,最关键的时候做出临阵换将这一匆忙的决定,原因是什麽?难道仅仅是中了敌国的反间计这麽简单吗?<br>   应该说,赵孝成王对临阵换将这麽重大的人事命令的发布,是有他的考虑的,也是充分的听取了不同意见并不是草率的决定。(大臣中只有蔺相如 坚决反对撤换廉颇起用赵括为大将)。赵王这麽作是有其苦衷的。众所周知,这场大战双方共投入百万大军是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赵国方面总共动员了五十万人参战。五十万大军的后勤保障,粮草与武器装备的补给,每日的消费支出十分巨大。战争已进行了八个月,赵国的战争经济不堪重负,战略储备也消耗怠尽。赵决策层对此深为忧虑,廉颇坚守不战与秦军打消耗战持久战,其目的在于以老秦师,拖垮秦国。然而综合国力上是秦强赵弱。秦国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绕, 东控潼关之险,奖励耕战、故战争经济十分雄厚,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非常充足。赵国虽军事实力强大,但地处北方,经济在六国中较为落后。战争储备也并不充足,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小国与大国拼消耗,只是权宜之计,岂能长久?<br> 廉颇的持久战方针,虽在战役指导上是稳妥的打法,但有悖于国力,宏观的看并不符合赵国国情。这实际上是赵国本身难以克服的一个矛盾,同时也是国家统治者与军事指挥者经常发生的一个矛盾。赵王数次命廉颇出战,速战速决。廉颇鉴于战场形势,拒绝王命。故赵国决策层均认为廉颇是怯战,普遍对其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秦国不用反间计,赵国撤换廉颇也是 迟早的事。应该说,赵王速战速决的方针是符合赵国国情的(关于此点后文还将阐述),但撤换廉颇起用赵括为将的决定是错误的,蔺相如反对这一人事决定,并不是反对赵王的速战速决的方针,而是反对赵王用人不当。廉颇老成持重,自赵奢去世后,已是赵国唯一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赵括出身于赵国军事世家,聪明好学、有才辨、在赵国年轻将领中也算是佼佼者,但他缺乏实战经验的锻炼,在军事上还是不成熟的。赵王受其外表夸夸其谈所迷惑,从而让他代替廉颇指挥大兵团作战,是不合适的。赵王可谓是不知人。赵括至长平后,错误的理解速战方针,且年轻气盛不辨虚实,不明地理,行事轻率给赵军带来了灭顶之灾。赵王如用廉颇虽不能说必胜,但最起码不会把老本赔光,输的这麽惨。<br><br>  二、秦赵双方军事实力并不悬殊,秦国因何最终能大获全胜,在九个月中干净利索的歼灭了赵军四十五万?<br>  首先,秦国大举攻赵并不是因怒而兴师,是经过一番精心的考量与周密的准备的。秦军先发制人,有备而来,秦兵分两路,一 路防韩魏援赵,而以主力迅速攻占了赵国的晋东南形胜之地,逼迫赵国在不利的时间,不利的地点同自己决战,可谓掌握了先机,一直操控着战争主动权。在长平战场上,秦军屯兵与战场西南的山谷之中,地势险要,其势犹如掘坑待虎,而赵军驻扎大军于长平以北的丘陵地带,险阻不固,已失地利。秦出山谷攻赵易,赵入山谷图秦难。赵大军如若入山谷攻秦军,秦军只要封闭山谷,断赵军后路。赵数十万大军成瓮中鱼鳖矣!秦军如此布置兵力可谓得兵法之要,老谋深算,用意颇深,赵括不明地理焉能不败?<br> 秦国在大举伐赵之前,遣使赴韩魏诱之以利,迫之以威,使两国不敢救赵。在赵国初战不利,遣使赴秦试探求和的可能性时,秦国一方面加紧进攻赵军,一方面厚待赵使。一来以慢赵国抵抗之心,二来做出秦赵和谈的假象,使五国举棋不定放弃援赵。这一轮的政治外交较量,秦国手法老练。在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后,秦善于利用赵国君臣之间的矛盾,施以反间,并暗中换将,封锁消息,周密的制定了诱敌合围的作战计划。在赵军被围后,先发动进攻阻其突围,后积极组织打援,坚决割裂赵军内外联系,从而使赵军的援救与突围企图成为不可能。秦国君臣相互配合默契,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合围作战的光辉范例。秦赵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统治者决断力、意志力与双方综合国力、军事实力、战争潜力上的全面较量。秦国军事强大、国力雄厚,秦统治集团注重政治、外交、军事多种手段打击对手,相互配合默契,且在伐谋用奇,军事指挥方面技高一筹,秦国的最终胜利不是偶然的。<br> <br> 三、赵军是否真的就打不过秦军?<br> 我认为赵军是一支训练有素、意志坚定、战斗力很强的劲旅。尤其是赵军陷入重围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极端不利的条件下,英勇顽强地同强大的敌人战斗了四十九个日夜,“粮尽弓失绝,鲜血涂天地。”称得上是可歌可泣!<br>(1)赵国失败的主因是在战争初期,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将大举进攻摧毁赵国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在丢失了晋东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在战役前期,老将廉颇的战役指挥上,过于保守,无险可守还避而不战,完全是消极防御,后期又采用拼国力的持久战,使赵军数战不利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长平之战,秦强赵弱是显而易见的。但秦赵双方的兵力对比是秦军50余万对赵军45万。双方的实力并不悬殊,赵国完全有能力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守中有攻,以攻促守。赵军理应在深沟高垒坚守大营的同时,另选精兵不断反击来挫败秦军的攻势准备。试想,在廉颇坚守避战的消极防御之下,秦军完全获得了战场主动权与行动自由,可以随意选择进攻的强度、时间与频率。在秦军不分昼夜,狂如潮水的进攻之下,赵军被动挨打,要想坚守阵地这可能吗?实际上,由于廉颇错误的战术,英勇的赵军虽顽强死守仍然敌不住秦军的进攻。有许多阵地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名官兵。至八月份,赵军损失了六名尉官所部,丢失了两处重要的阵地,连赵军的西营也被秦军攻陷了。秦军对赵军已构成了侧翼包围之势,赵军面临了危急的形势。克劳塞为茨说过,最好的防御是由一连串进攻的盾牌所组成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消极防御是守不住阵地的,你就是一块钢板也会让敌人一点一点凿穿。至于,廉颇在战略上采取的消耗战、持久战策略,也并不可取。这种消耗弊敌的策略是典型的耗敌亦自耗。秦国综合国力强大,赵国与秦国拚消耗,有可能达不到持久的目的,极有可能自己先垮下来。实际上,至九月份赵国自己便耗不住了,从而谋求与秦国速战。后期赵国决策层制定的速决战方针虽说符合国情,但用人不当,致使速战速决完全成为了一场军事冒险。赵国不能利用外交手段力促魏楚两国援赵,反而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派使赴秦侥幸求和,战和摇摆不定,实乃又一大败笔。在赵军被围之初,赵括如若趁赵军兵力雄厚,士气尚在之际,组织全军皆尽全力,拼死突围,从理论上讲,赵军突围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至少可以有部分部队突出重围,不至于被秦军全歼。赵括在军事指挥上,贻误战机,致使大军全军覆没。 <br>(2) 赵国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的话,并不见得打不过秦军。赵国抢先接收韩上党,控制晋东南险要,在战略运用方面是积极的。赵国应集中重兵扼守上党,控制险要,凭险据守,使秦军主力在崇山峻岭中无法展开,一来以老秦师,二来为赵国动员抗秦赢得时间, 此为上计。如果,上党不守,赵军也可向邯郸方面逐步退却,并抢占有利地形同主力汇合。从而诱使秦军出险地,深入赵境,处于远离本土、无险可凭的境地。赵国以退为进,可使秦军后勤补给线拉长,千里运粮,损耗日巨,况且秦军粮道暴露在平原地带,防不胜防。赵国却可以缩短粮道,就近取粮,以利坚守 。赵国晋阳守军既可南下切断秦国在晋南的军事运输线,也可东出太行山威胁秦军之后。在邯郸的赵军主力可遣得力大将率领车骑快速部队远出,反复抄掠与争夺秦军在河内地区的粮道。这样可使秦军补给不济,并有后顾之忧,不敢全力向前。秦军如大举猛攻赵军营垒,赵军应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一方面坚守阵地,一方面选派精兵猛卒反冲秦阵挫其兵锋。秦攻坚不利,后方受威胁,再加上粮道不畅,六十万大军必乏食。这样,战争就会向着有利于赵国的方面发展。此正是用奇之时,赵国可寻求在持久中速决的良机。<br>  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赵可充分利用外交手段,遣使赴魏楚两国,共约合纵攻秦。魏楚两国与秦世仇,并不希望秦胜赵败,之所以不援赵,是因为惧怕秦国威势,犹豫不决,故采取观望态度。如两国见秦军败势渐露,参战蹑秦军之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如此,赵军破于内,魏楚联军击于外,将使秦军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之下。这样的话,秦赵两国究竟鹿死谁手还很难说。<br><br>四、秦军在战后为什麽要坑杀赵国降卒?<br> 实际上秦国坑杀赵国降卒,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赵国降兵为保活命,不得已才降秦,家小均在故国,人心思赵。他们不会真的为秦国买命的。且人数众多,一旦有变,非秦军所能控制,若放他们回国,前功尽弃。既不能用,又不能放,成了累赘,不如杀掉,以绝后患。秦国虽说大获全胜,但也受到重创,士卒死伤大半,国力疲惫,赢得也很勉强。赵国民风骠悍,君臣团结,秦国杀掉赵国降卒,可以彻底的摧毁赵国的军事力量。让赵国丧失所有的本钱,难以翻本。从而确保秦国的绝对优势,为下一步灭赵做准备。从此可见,秦统治集团的手段毒辣。秦国坑杀赵国降卒,在短时间内,是有利的,但从长远来看,未必有利。因为,秦国坑杀赵国降卒,既坚定了赵人举国同仇,誓死抗秦的决心,又阻绝了其他五国军队降秦之心。此举,或多或少为秦国统一天下制造了障碍。<br><br>            第二章 王者之怒<br> <br> 赵军重兵集团全军覆没,四十万降卒也被秦人坑杀,从长平逃回的年轻的赵国士兵诉说着长平的惨状。整个赵国沉浸在巨大的悲伤、愤怒、仇恨与迷茫之中。永远失去亲人的悲痛使都城邯郸的百姓哭成了一团。而此时赵国决策层也深深的为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了,对赵人而言,这注定将是一个惨淡而难熬的冬季。十月底,秦军大将白起一方面分兵攻占晋阳、武安;另一方面增兵上党,准备立即对邯郸发动进攻。赵国精锐损失怠尽,门户洞开,旧都晋阳也相继沦陷,面对即将大军压境的恶劣的军事形势,赵国统治集团要想挽救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必须赢得时间获得喘息。因此,赵国决策层决定不惜代价同秦国实现全面停战。赵孝成王开始积极采用虞卿的缓兵之策,谋求同秦国讲和。<br> 前260年十一月,著名的合纵家苏代受赵韩两国君主所托,携带重金前往秦国游说秦相范雎。苏代言于范雎曰:白起若成灭赵大功,必授三公,君将何以自处?秦相范雎处于维护自身地位与牵制白起的考虑,向秦昭襄王建议有条件的同赵韩两国构和。昭襄王准议,秦国于十二月允韩国献洹雍之地,赵国割六城讲和。前259年一月,秦同赵韩两国全线停战。白起对范雎的罢兵休整之议十分不满,多有怨言,秦国将相不合。秦国罢兵后,赵国决策层内部关于是否如约割地的问题,发生了一番争议。赵郝、楼缓认为:赵国应该尽快如约割地,不然将会招致秦国的大规模进攻,赵国将落得被各国瓜分的境地。虞卿针锋相对认为:秦国休战是因为力尽兵疲,岂能割六城强敌而自弱,赵国应该积极的拉拢齐、魏、韩三国,结为外援,以抗暴秦。赵王采用虞卿之策,遣使赴齐商洽合纵事宜,并与魏国签订攻守同盟。赵将灵邱之地赠与楚相春申君用以拉拢楚国,并派使节携厚礼入燕韩两国交好。赵国君臣深知一旦与秦毁约,必然要导致秦大规模报复性进攻,故赵国上下积极备战,士气高涨,务农耕、修兵甲、缮城守、抚遗孤、上下同心、举国一致、誓死抗秦。<br>  秦昭襄王得知赵国毁约拒不割地还积极游说反秦,感到被战败国赵国无耻的耍弄了,震怒之下决定命白起为将大举攻赵。白起拒不受命并进言,赵自长平败后,君臣忧惧,勤于国政,务耕备战,且卑词厚礼结交五国,赵为天下强国,虽经惨败但仍具实力,且完成合纵,专务抗秦,故秦攻赵必败。白起劝国君慎重考虑攻赵事宜,秦王内心恼怒,但鉴于白起功勋卓著,隐忍未发。九月,秦国大举伐赵,为保存实力,赵军全线收缩,坚壁清野,退守都城。秦将王陵率秦军主力长驱直入兵围邯郸。秦军猛攻邯郸,赵孝成王亲自激励赵人抗秦,平原君更是毁家疏难,尽散资财、奖赏死士,并遣妻女至军救护伤兵,浆补衣物。赵国军民上下同仇、群情激奋、死守国都,挫败了秦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至十月,秦军士卒伤亡近万人,邯郸巍然不动。赵王遣使威胁秦国:如果,秦国不立即停止进攻邯郸,赵国将依约斩杀秦国质子赢子楚(秦昭王之子)全家。昭襄王不为所动,命大将王龁率军增援邯郸,对赵都发动了更大一轮的强攻。在秦王严令之下,秦军不计任何伤亡猛攻邯郸,城内赵军遣精兵猛士不断出城反击秦军,为配合邯郸方面的作战,赵国各地的留守部队也司机打击秦军的侧翼与运输线。<br>  残酷的战斗,从前259年秋季一直进行到第二年盛夏时节。经过九个月殊死战斗,秦军伤亡惨重,自副将以下,前后五名校官战死,士气低落、疲惫不堪,而赵军虽伤亡过半,渐感不支,但仍然顽强的坚守着邯郸。前方军事不利的消息传至咸阳,使秦国最高层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与争吵,昭襄王对范雎与白起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认为范雎误国使秦国蒙羞,白起骄恃不为君用。秦王决定再次任命白起代替王龁出任秦军统帅。武安君白起为了维护军事将领的独立性与自己不败的军事荣誉,再一次托病拒绝任命。秦王质问白起,白起对曰 :“赵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以军伐之,赵必固守。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为睹其利。”并力主秦国在各国援军赶来之前,尽快结束这场没有结果的战争。秦王声色具裂的督促白起“如君不行,寡人恨君!”<br>  武安君不为所动,坚决的表示“破国不可复完,死卒不可复生。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秦王虽然被辨的哑口无言,但内心深处是无法接受白起这种失败论调的,更令这位精明的大王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在恼羞成怒之下,秦昭襄王决定剥夺白起的一切官职与爵位,降为士伍,之后又余恨未尽的赐剑令其自裁。而此时,迫于邯郸危急的形势,赵国开始了一番艰辛曲折的合纵求援之路。早在邯郸被围之初,赵国派使臣赴齐国借粮,齐国君臣态度暧昧,赵使无功而返。秦军围攻邯郸渐紧,赵国请求姻亲之国魏国依约发兵相救。魏安厘王命大将晋鄙率精兵十万北上,秦王派使臣赴梁言于魏王:邯郸不久必下,诸侯但有救赵者,秦必攻之。魏王震恐,命魏军屯与漳水之南,原地待命。魏军观望不前,秦军猛攻邯郸,平原君心急如焚,写信给内弟魏公子无忌,请信陵君设法相救。信陵接信后,知邯郸危急,数次入宫苦谏王兄发兵救赵,但魏王畏于强秦,顾虑重重,未至可否。平原君在无奈之下,率门客赴楚求援,楚考烈王被秦国打怕了,恐殃及本国,百般推托,后毛遂以楚国国耻激之,楚王深受震动,最终与赵达成合纵,并命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而此时,信陵君在苦谏无效的情况下,采用侯生之谋,使魏王宠妾如姬窃取调兵虎符,赴邺杀晋鄙夺取兵权,精选武卒八万直趋邯郸。至十二月初,魏楚两军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并命郑安平率军增援邯郸,双方大战一触即发。<br> 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率秦军主力向西仓狂败退了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郑安平部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秣断绝,突围无望,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声威大震,而秦军也在积聚力量,伺机卷土重来。<br><br> 至此,秦赵战争第一阶段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邯郸战后,秦国士卒死伤大半,丢失了六年以来所侵占的所有的领土,由于百战精兵大半血染长平,折戟邯郸,秦国在数年之内丧失了持续进攻的能力。而赵国经此一战,军队死伤数十万,邯郸仅以城免。赵国从军事强国的宝座上跌落,渐入式微。规模宏大的长平——邯郸之战,不仅在当时震动天下,给参战国秦赵两国之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后世对此战的成败得失也颇为津津乐道。这场战役的胜败对秦赵双方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秦赵两国各一胜一败,秦国最终惨败而未伤根本,赵国最终惨胜而元气大伤。通过长平大战,秦国歼灭了赵国足够多的有生力量,赵国一蹶不振,六国弱势以成。当秦人在函谷关内向外看的时候,自豪的发现,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挑战他们的军事霸权了。秦人已经处于那个时代的巅峰,一百二十多年来,无数秦军袍泽怀着气吞山河的壮志,用鲜血与烈火凝聚的统一之梦,即将进入最后二十年的冲刺了。<br> 从某种意义上说,邯郸之战无疑是长平之战的继续,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与长平之战一样,这场战役同样留给我们许多的思考:<br><br>(一)赵国毁约抗秦是否对自身有利?<br>邯郸之战,赵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赢得了惨重的胜利。史称“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以城免。”战后的赵国百废待兴,一片萧索,已不复有强国之势了。那麽,长平战后,赵国毁约抗秦这一决策到底对不对?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总的来看,如约割地与毁约抗秦各有利弊。如约割地其利在于,赵国虽损失一部分国土,但最起码可以获得两年以上休养生息的时间,以图后举。而赵割城事秦其弊在于,弱己而强敌,这犹如人割肉饲虎,人之血肉有限,虎之贪欲无穷。另外,长平战后,赵人视秦人为仇雌,深仇大恨,不共戴天。赵国统治集团如割城讲和,也将极大的打击赵国的民心士气,甚至于会激起民变。赵国毁约抗秦,利用缓兵之计,暂时阻止了敌人的进攻,调动了秦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避免了弱己强敌的局面。赵国统治者坚持抗秦,是民心之所向,激发了斗志,增强了赵人的凝聚精神。但不利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赵国抗战除了激发自身战争潜力,硬拚国力之外,最主要的希望是力促天下合纵救赵,以成共同击秦之势。但长平战后,各国视强秦为虎狼,闻之丧胆,避之有恐不及,岂敢轻易援赵?由于各国观望成败,这就注定了邯郸形势,时而千钧一发,时而气若悬丝,赵国几乎不支,邯郸险些城破。以此看来,赵国虽然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取得了邯郸战役的胜利,但除了元气大伤,伤筋动骨外,赢得实在是侥幸与勉强。从战略角度来看,赵国毁约导致在长平惨败之后,几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又遭到秦国的大规模进攻。<br> 实际上,毁约抗战对新败的赵国而言,无疑是一步险棋,其风险远远高于履约割地。邯郸之战,在合纵未成的情况下拉开帷幕,赵国获胜的可能性,甚至于远远低于长平之战。毫不夸张的讲,长平的惨败使赵国元气大伤,而邯郸的惨胜使赵国丧失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百姓疲弊,人丁凋零,难以恢复,赵国作为第二号军事强国的基础不复存在了。其实,赵国如若依约割六城,避免在不利的情况下与秦国决战,用以保存国力,以图后举。这虽失利于前,但从长远来看,未尝不是获利在后。赵国如约割六城决不是某些人所言的投降主义,而是在敌强我弱形势下所采取的缓兵之策。秦国在长平歼灭赵军主力四十五万,已经极大的重创了赵国。赵元气大伤,秦强赵危之势,已经形成。赵国即使不割地,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对赵国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尽快赢得时间,恢复国力,而后再图抗秦。如约割地恰恰为赵国赢得了这个时间。历史以时间为轴线,给了每一个国家复兴的机会,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教训,十年生聚,更何况强赵乎?不逞一时之快,不忿一时之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仍不失为明智之举。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标准答案不仅仅是一个。<br><br>(二)秦国在赵国负约抗秦的情况下,大举攻赵,这个战略决定对不对呢?<br> 许多学者都认为邯郸之役,秦国大举攻赵,是因怒而兴师。有人甚至提出了一种假设:长平战后,赵国毁约,秦国不必攻赵,而只需加紧攻韩,赵国新败,肝胆俱裂,只图自保,出兵干涉的可能性极小。魏、赵两国不救韩,则韩亡、魏孤、赵不得独存。持此派观点的人认为,秦国如若趁机灭韩,控天下之枢,比直接攻赵更具威胁。先不论此观点正确与否,至少这个假设在当时是极难实现的。赵国毁约抗秦而韩国贿秦恭谨,秦国怎能放着倔强不屈的赵国不打,而去进攻必恭必顺的韩国呢?赵国毁约,使强秦威信扫地,昭王颜面无光,出于维护自身霸权方面的考虑,大举攻赵也是秦国必然要做出的战略抉择,这是形势所必然,并非人谋所能扭转,此其一。其二,秦国如若攻韩,则魏赵势孤,三晋不保,魏赵两国岂能见死不救?唇亡齿寒如此浅理,信陵、平原焉能不知?从后来的事实来看,魏楚两军既然敢救援邯郸,难道就不敢救新郑吗?可见此论,有不合逻辑之处。我认为,秦国即使攻韩,放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各国合纵自保,秦国仍然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以此来论,秦国大举伐赵,有其历史必然性,不应视为战略失误,也不完全是因怒而兴师。邯郸之战,秦国的最主要的战略失误在于忽视了各国合纵的可能性。虽然,秦国遣使赴梁威胁魏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秦国君臣仍然迷信自身武力,而轻视天下合纵。邯郸败绩,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长平战后的秦国,虽然在军事上对各国取得了无以伦比的优势,但依靠自身力量,仍然无法抵御三国以上的合纵攻击。因此,天下合纵对秦而言仍是致命的威胁,同时也是秦国统一天下最难突破的瓶颈。<br><br>三、邯郸攻防战中,秦赵双方战役战术得失的分析。<br> 邯郸之役,赵国在战役战术方面可圈可点之处很多。赵国在战前利用宝贵的战略喘息时间,在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一系列周密的组织与动员,从而将综合国力与军事潜力发挥到极至。当面临秦国的大举进犯后,赵军放弃野外决战,集中主力,退守邯郸,坚壁清野,使秦军顿兵与坚城之下,面临“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的不利局面。赵军坚守邯郸,一改长平之战初期的消极防御策略,不断遣敢战死士出城反击秦军,赵国各地留守部队也不断袭扰秦军之后。赵军在战役指导上采取积极防御的战术,守中有攻,以攻促守,这使得秦军既不可能全力围攻邯郸,又时常有后顾之忧,进攻能力锐减。可见,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赵国采取积极防御的战术策略,是非常可取的。正是因为邯郸之战中赵军采取了比较成功的战术,赵国才逐渐摆脱战前的不利形势,使战局向有利自身的方向进行转化,为最终的合纵击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回旋时间。而纵观全局,秦国的失误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秦国大举伐赵,实为形势所迫,本无不可,这一决策本身应不能视为是战略上的失误。但秦国伐赵在战略企图上产生了偏差。<br> 实际上,秦国伐赵有两个战略目标可供选择:一,是攻取赵国所割六城,用以震慑天下,以分赵势,以弱赵国。二,是破邯郸彻底灭赵。很显然,第一个战略目标对秦国而言显然更容易达成,而第二个战略目标要想实现就决非易事了。因为,长平之战,秦军虽然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但自身也伤亡过半,虽经修整,但国力疲惫,本身也不具有一鼓作气,灭亡赵国的实力。可见,秦王的取邯郸灭赵国的战略企图在赵人的拼死抵抗之下,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秦国围攻赵都邯郸,久攻不下,已成疲惫之师,其外强中干已为天下所共知,从而使“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应是秦国的失策之一。秦军强攻邯郸一年有余,后方精兵被抽调一空,河东重地也没有部署强大的战略预备队,防卫日渐空虚。在战役后期,秦国在面临魏楚联军夹击的局面下,还要继续强攻邯郸,这实际上已成为秦昭王挽回颜面的孤投一掷了。故邯郸前线的秦军主力,一旦遭到优势联军的三面夹击,就一败涂地,几乎无立足之地,溃退中的秦军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在河东地区组织起坚强的防御,从而一溃千里。这显然应该是邯郸战役中秦国损兵失地的重要原因。<br><br>四、邯郸战役期间,秦大将白起抗命被诛是否是冤案?<br> 后世对白起被诛,多报以同情。无可否认,白起力谏秦王不可伐赵,从军事上来看,是无可辩驳的。作为秦国护国之神的大将白起,破强楚,战伊阙,鏖兵长平,百战百胜,屡建奇勋。可是这麽一位秦军的灵魂人物,却在国家与军队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多次负气托病,拒绝履行自己的指挥职责。是关国政,有分歧很正常,但当国家危难,君王忧惧,无数袍泽血染战场之际,为大将者,即授君命,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置个人生死毁誉于不顾,以身为护国之盾,方现忠勇本色。以此来论,白起所言的“不忍为辱军之将”未免牵强,失于意气。将士碟血沙场,生死置之度外,何况名声哉?<br> 最不应该的是,白起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公开化,大庭广众之下对伐赵失利颇具微词,朝野皆知。这使得秦昭襄王很难堪,下不来台,且加上白起多次抗拒王命,使国君的个人威信受到了严重损害,王权受损,君臣对峙,为秦立国五百年来之罕见。故昭襄王深恨白起,杀机必露。因该说,秦王处罚白起是完全必要的,不如此何以维护国法军纪?白起作为秦国高级将领对军法所载抗命不遵,如何处罚,应该是心知肚明的,这就如同杀人者要偿命一样。以此来论,秦王处罚白起,直至最终按律赐死,均是有法可依,既然合法就不能属于冤案。但我们认为,白起被秦王赐死虽说不属冤案,但也有不合情理之处。白起抗命事出有因,所谏虽直率但出于一片忠心,念其前功,应免一死。降为士庶,以观后效,因该是最适当的处置。但秦王在恼羞成怒之下,必杀之而后快,实在有些过分了。面对邯郸失利的局面,秦王杀白起,秦国梁栋倾,这如同自剪羽翼,自断股肱,为六国去一劲敌,实乃不智之举。长平之战,成为了秦国武安君的最后绝唱,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谶语“杀降不吉”这是否是天意乎?邯郸战后,白起这颗战国世代最璀璨的将星在西北陨落了,秦国对山东六国的大规模进攻,也暂时停滞下来了。<br><br> 为时近四年的惨烈的长平——邯郸大战,秦国最终以沉重的代价摧毁了东方头号军事强国——赵国,取得了压倒性的军事优势。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大大的提前了,两百年烽火连绵的战国时代的最终结局,已经确定无疑了。邯郸战后,天下进入了最后二十年平和时期,函谷关内的秦人正在积聚着力量,这是黎明前的最后一丝寂静,混沌乱世的夜空上即将展露出统一的曙光。赵国历经四年英勇绝伦,可歌可泣的战斗之后,最终无可挽回的失去了这场战争。赵国自武灵王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强国之梦,最终破碎了,化为一曲凄婉苍凉的哀歌,但赵人精诚团结、相忍为国、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就如同“将相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这些家喻户晓的成语一样,已化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魄,而永为世人所传颂。让我们记住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的,这一段激情燃烧的战斗岁月,以及无数为此献身的无名战士。他们的名字不见经传,他们的事迹彪炳千秋。<br><br>                (本文修改完成于2004年12月29日)<br>附件资料:<br>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兵力对比(自周天子以下,按各国兵力数量及动员能力排名)<br><br>周天子(含东西两周)有护卫之军万余。<br>(一)秦王国 奋击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秦惠王时期)<br>(二)楚王国 带甲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楚威烈王时期,未计算楚国水军)<br>(三)齐王国 带甲百万,车千乘。(齐宣王时期)<br>(四)赵王国 带甲六十万,车千乘,骑万匹。(赵惠文王时期)<br>(五)魏王国 武卒二十万,苍头二十万,斯徒二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魏襄王时期)<br>(六)燕王国 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燕昭王时期)<br>(七)韩王国 精兵二十万,厮徒十万。(韩宣惠王时期)<br>(八)中山王国 见卒不过十万。<br>(九)宋王国  见卒五六万有余。<br>(十)鲁公国  见卒五六万。<br>(十一)越王国 见卒五六万。<br>(十二)蜀王国 有兵万余<br>(十三)巴王国 兵不满万<br>(十四)卫公国 兵不满万<br>(十五)邹候国 不详,估计有卒数千。
2#
发表于 8.1.2005 00:00:29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13.1.2005 16:53:20 | 只看该作者
好过瘾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  
4#
发表于 13.1.2005 18:16:05 | 只看该作者
一)秦王国 奋击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秦惠王时期)<br>(二)楚王国 带甲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楚威烈王时期,未计算楚国水军)<br>(三)齐王国 带甲百万,车千乘。(齐宣王时期)<br>(四)赵王国 带甲六十万,车千乘,骑万匹。(赵惠文王时期)<br>……<br><br><br>历史的记载往往也有出入,尤其是那些史学家的资料,打一次仗动不动就超过10万,总感觉像说书的口气,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我是不相信那时候有那么的士兵。
5#
发表于 13.1.2005 18:35:18 | 只看该作者
当时的兵制用现在的话说是极不人道的,把人说成是国家这台机器的小零件毫不夸张,几百万人口的国家,如果发倾国之兵,为了赢得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组织起几十万的军队还是有可能的。<br><br>我自己跟别人打架的时候也从未想到自己有那么大的潜力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 说笑了。
6#
发表于 13.1.2005 18:55:40 | 只看该作者
或许是吧,当时战国时期总人数大约3千万人左右,去掉一半的女人,剩下的再去掉一半的老人和儿童,剩下的人总得种地,采矿,运输,服劳役等,还要保证几百完的军队,恐怕这当中水分还是不小的。<br>关键是那时候的生产效率非常低,交通运输又不便,孙子兵法上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另外武器装备的制造和加工都需要人工,而且当时秦国先后开动了很多相当大的工程,诸如修长城,灵渠,栈道,都江堰,郑国渠等,真是奇怪他们是如何办到的。
7#
发表于 14.1.2005 07:55:33 | 只看该作者
对历史的考证本是专家们的事,怎奈我们这些爱好者也急于知道一些历史的真相。<br><br>既然如此,我跟贴再转一篇文章。学术性,权威性也许会更强一些。如果想了解更多,读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籍当然更好。<br><br>
8#
发表于 14.1.2005 07:56:3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长平之战--与爱好者共享<br><br>                                       序 <br> <br><br>  早在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剑拔弩张之际,晋文公还有点踌躇,其臣下就曾提到晋国的表里山河,用不着有所顾虑。后来晋平公还曾把国险作为晋国三不殆之一。这些都是论晋史者所熟知的往事。其所以被人称道,正是由于符合晋国的山川形势,特别是太行之西,王屋之北,更是如此。晋国和其东南的诸侯列国也曾动过干戈,主要重大战地却都在太行之东、王屋之南。城濮之战、鄢陵之战、鞍之战,就都是在远离晋国之地进行的。齐桓公固曾登上太行,而且还西至卑耳山,可是在登太行时,却要束马悬车,旅途维艰。如果要进行战阵,看来还是不容易的。寝假至于战国,三家分晋,都城先后向外移徙,韩都南郑,魏都大梁,赵都邯郸,仿佛皆与表里山河无关。虽然如此,在这战乱频仍的年代里,表里山河之地也未能免除更多的兵争,秦赵长平之战就是最为巨大的一次。长平之战不仅是秦赵之间最为巨大的兵争,就在整个战国时期也是少有的大战。<br>  <br>  正是这样巨大的兵争,引起了其后历代学人的关注,特别是军事学家的重视,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可是这样一些研究成果却难得把这一次少有的大战具体情况源源本本说得详细清楚。为什么如此?其中最关重要的一点,乃是虽然关注和重视,却非亲临战地,从事实地考察的工作。虽然多费心力,只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如何能得到符合实际的效果?<br>  <br>  在这一方面,不佞还是略有体会的。70年代,不佞和几位学侣承皮定钧将军的雅命,从事陕西军事地理的研究。陕西也是历来多次发生战争的地区·。有关的文献记载相当繁多,有的过于简略,难得具体,有的相互参差,未能一致。这就不能不亲自前往,实地考察。正由于实地考察,才能把事情廓清。这里有很多例证。可以略举两则,稍作说明。北宋时,与西夏为敌国,时有兵争,而以永乐城之战最为剧烈。这一战役,北宋自主帅以下损失20万人。永乐城何在? 自来记载皆说是在米脂县西南,迄今舆周上米脂县西南尚有永乐村。不佞前往考察,路过米脂县,当地人士见告,现在永乐村就是以前的永乐城,路远难行,何必再事奔波。路确实难行,三数十里的途程,竟要更换三位引路人,才到了永乐村。永乐村是个小村,在一条沟壑口内,只有三户人家。 当年几十万人参预的兵争,不要说作战,就是排队站立,怎么站得下?后来南宋和金国也多次在秦岭南北争战。其中仙人关少战,赖吴蚧、吴磷兄弟力,才保障巴蜀不至于沦陷。仙人关何在?说者不一。其实就在陕南略阳县宝成铁路白水江车站东北嘉陵江西岸。当地方志和《宋史》所记载的相符合,而月还有当时为安丙所立的生祠碑。安丙即继吴蚧兄弟之后,镇抚当地的统帅。此碑久埋土中,修建宝成铁路时掘出,弃置路侧。这就使仙人关所在地得到确实的证据。如果当时不去实地考察,这样的疑案是难于解决的。<br>  <br>  靳生禾和谢鸿喜两位先生从事山西历史地理的研究和山西历史地图的编绘已有多年。他们不仅勤于翻检文献记载,还不顾艰辛从事实地考察,黄河之东,太行山西,汾河上下,长城侧畔,无不有其足迹。这样以实地考察与文献记载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不佞多年以来摸索出来的研究历史地理学较为有效的方法,很得到谭季龙(其骧)先生的称道。靳生禾和谢鸿喜两先生能踵而行之,我是十分欣愉的,特别是对于春秋时期秦晋两国战于羁马的战场所在地的考察,具见功力,宜其受到国内外学人的称道。羁马之战为秦晋两国之间较为重要的战争,论其规模虽不能和长平之战相比拟,战地也久未确定。靳生禾和谢鸿喜两位先生在探索羁马之战战地的基础上,进而探索长平之战的战地,自然是游刃有余。羁马位于黄河和中条山之间,行军道路具体明确。长平在上党,土党是山地,这就难得和羁马相似了。上党东距赵国邯郸百有余里,东阳的道路其时已经成为大道,赵国军力的行进应该没有多大的困难。可是由秦国去到长平就不那么容易。齐桓公登太行,至卑耳山。卑耳山据说在今山西平陆县,应该是通过上党的道路最早的记载。可是具体的路程经过的地方从来没有人提到过。靳、谢两位先生考究出来:当时秦国的进军路线,是由咸阳至侯马,再东逾乌岭进入战区。侯马就是原来晋国的新田,其东为翼,今为翼城县。为晋国的故都。再东为今沁水县,那时为端氏。韩赵魏三分晋国时,曾令晋侯居于端氏,则其间都应有道路。至于端氏以东,就是有道路也不会是康庄大道。春秋时期这里东西大道经过铜鞮,由铜鞮再至潞氏。然后东越太行山,由端氏东行的道路可能是后辟的。现在这里虽已修筑公路,山间崎岖,翻沟过梁,仍非坦途。秦军数十万人马通过这样的道路,可能有相当的困难。有困难还要进军,显示出秦国进行这次战争的决心。<br>  <br>  靳、谢两位对于长平之战的探索,不仅确定其时战地的所在,还寻得战前驻军的山岭。据其所探索,赵国指挥中心设在七佛山、韩王山,并在空仓岭、丹河东岸建有沿山壁垒。这确是难得的收获。不佞曾经到过不少前代的战地,其具体驻军的所在就不易一一备举。三国初年,诸葛亮曾六次出兵伐魏,中间两度驻军祁山,最后屯于五丈原。不佞亦曾两次赴祁山探索,祁山依旧高耸,他无所见。也曾数次登上五丈原。五丈原仍然宽敞,仅有后世为纪念诸葛亮所建的祠庙。祁山周围为陇上产麦地区,诸葛亮出师远征,无暇多在其地徘徊,故无遗迹可寻。诸葛亮驻军五丈原时,分兵屯兵,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河滨居民之间,可是岁月推移,当年遗迹亦皆了无可睹。长平之战历时较久,其初廉颇与秦相持也已数载。较之诸葛亮两处驻军,为时更较长久。两军如何对垒相持,与战争胜败结局,不能说了无关系。靳、谢两位不仅找到了赵军所建壁垒的旧址,也找到设在沁水王壁的旧址及其与赵军相持的阵线,这当然有助于对长平之战的了解,也是战地实地考察的重要收获。<br>  <br>  还应该称道的是在实地考察发现了白起坑杀赵卒的地点。战争结束之时,胜者坑杀败者的士卒,实为人世最为残酷的暴行,在战国时期并非仅见。就在诸侯灭秦时,项羽还曾坑秦降卒20万于新安。这样的坑杀,在事后不会为之起坟立墓。故垒历经风雨飘凌,多已难知其处,坑卒的地方原来就无标志,岂能再事寻求。即令偶有所得,亦不易追求其殉难的经过,犹忆50年代不佞在西安西南郊外鱼化寨考察时,于断崖间挖掘出高逾丈余重叠积累的白骨堆,白骨之间并无杂土,纵横杂列,阴森无比。鱼化寨在汉长安城之南,唐长安城之西,当地无有关战争的文献记载,已难知其间的曲折。靳、谢两位既已发现白起坑杀赵卒的地点,当可昭告世人当时战争的残酷景观。<br>  <br>  不佞亦籍隶山西,于乡邦史事故实乐于闻知。虽远居他万,于桑梓旧地仍不时前往盘桓,亦曾上五台、登恒山,往来于吕梁、勾注之间,足迹所未至者厥为上党。数年前曾长途跋涉,一览黄河入海之口。归来途中,特绕道北行,入东阳关,越太行山,了此多年心愿。既至上党,就不能不至高平,探询当年长平之战的战地。由于行色匆匆,未能多事稽留,仅能瞻望山川,历数原隰,当地父老亦曾为之详叙所知,实际上只是走马观花,难得具体。今读靳 谢两位的鸿著,为之欣悦无比。略述所见所闻,聊当序言。<br>  <br>                                    史念海
9#
发表于 14.1.2005 07:57:12 | 只看该作者
前言<br><br>战国秦赵长平之战,是几千年中国古代史上规模首屈一指的战役,是由春秋、战国五百年列国林立、割据混战,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决定性战役,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役为战国末叶秦、赵两强在政治力、经济力和军力上的全方位决战,双方成败得失——朝廷之庙算、统帅之运筹帏幄、地理形势之遴选取舍……都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倘加以系统地全面地钩沉和总结,自既富有历史意义,亦甚有现实意义。<br>  <br>  今日传世记载长平之战的早期文献,其详悉首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形成的集中记载此役之原始文献,经过“秦火”,除了秦国内府文献较多幸存下来——诚然又经过秦末项羽焚烧秦宫实属余烬——列国文献已湮灭殆尽。其余若《战国策》、先秦诸子之属,则不过旁涉附出之一鳞半爪而已。就《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而言,则又详于人物情节,而双方运动、战场格局鲜见,即偶有所及,亦过于扑朔迷离。自是之后,关注长平之战者,诚代有其人,惟其论述,一般属就事论事,严格说来谈不上研究。晚近以还,学界迭有就此役做进一步研究者,其中论著自不乏勤力之作,然或陷于从文献到文献,终难突破陈陈相因之局;或囿于当地方志甚或故老传闻,以至流于神奇失真。由是,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上,依然原地徘徊,乃至长期争论不休,莫衷一是。<br>  <br>  上述之诸研究,虽费多大之努力,问题之所以难得其解者,症结大率有二:其一,对于如此历史大题材而又偏偏缺乏确切记载的问题,疏于详细地占有材料,其研究多是陷于零星的片面的,而不是系统的全面的;其二,对于如此直径逾百千米的偌大古战场,却疏于现场踏勘,而止于就既有文献做文章,毕竟难得实质性突破。笔者感于此,在尽可能研寻有关文献和晚近撰述基础上,年来在高平市委、市府以及相关的沁水、晋城等县市鼎力支持帮助下,反复深入长平古战场,作了野外考察。所至必身履目验,核以踏勘,乃至往还者再三,由是多所前此所未知见,再纵横耙梳,综合分析,终于窥见当年战场格局——双方具体运动和战守端睨。是以此书之撰,期以为日后博雅诸君进一步研寻提供一相当之基础。诚如是,面对长平之战若此历史大题材,自知阅历所限,足履犹多当达未达;决疑断案,更难免管窥谬失。凡此种种,尚望师友和读者不吝教正。<br>  <br>  从就长平之战考察伊始,直至此书成书,始终得到高平市委、市府领导鼎力支持和关注,史念海教授、高平市委徐治业书记和李小旺市长慨为之序,高平文博馆常四龙先生提供部分珍贵照片,山西省地图编辑部杨剑英、王雅茹先生相助清绘地图,山西人民出版社俯允印行,皆足铭感,均借此申谢。<br>  <br>            靳生禾 谢鸿喜谨识 1997年4月于山西大学
10#
发表于 14.1.2005 07:58:15 | 只看该作者
一、 长平之战的历史地位<br><br>在中国古代史上,经过春秋五霸肇于前,战国七雄踵于后的几百年割据兼并,至战国后叶,出现了天下大一统的发展趋势——天下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成为时代的要求。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最高表现形态。这就决定了此时此间列国的角逐,自觉不自觉地愈来愈呈现出统一战争的性质。至若其中强国之战,这种性质则更如火如荼。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诈自为使者入秦”(《史记·赵世家》)作军事相定,前271年范睢说秦昭襄王推行“远交近攻”(《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都是长平之战前这方面的典型事件。<br>  <br>  当是时,列国具有统一实力者,首推关中经过两次商鞅变法日益强盛的秦,其次是山东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盛极一时的赵。就秦赵两强言,秦商鞅变法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军事领域的改革,政治上特别是经济上的改革显得薄弱。后来商鞅个人尽管被守旧派所杀身亡,其变法却照样推行下去而发扬光大;赵武灵王在沙丘宫廷政变困死台城后,其军事改革就销声匿迹了。这是秦优于赵之处,从公元前262年开始的历时三年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历时三年是史学界传统说法,晚近又有持续只有六个月之说。其实是以从韩上党降赵,秦遂攻赵始,经三年相峙,最后是几个月的白热化决战),战场没有选在靠近秦都咸阳的军事重地关河地带,而是选在上党——形同赵都邯郸的畿辅地区长平,正说明秦是主动的咄咄逼人的攻方,赵是被动的无可选择的守方。<br>  <br>  战国后叶,秦经过商鞅变法,整体国力和军力,在列国中的优势日渐明显。其兼并战争进程,亦日益加快,特别是魏人政治家范睢西入秦推行“远交近攻”战略以来,首当其冲,矛头直指三晋。公元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与以都城南郑(今河南新郑)为中心的韩本土的联系。由是孤悬的韩上党郡无力抗秦而降赵,赵受韩上党,发重兵进驻战略重镇长平(今山西高平)拒秦,秦则派大军进攻长平。秦、赵两强都倾国以决的长平之战就爆发了。初战,赵军迭有小却,先头部队伤亡少数将校,陷落了一些前沿阵地,反映了赵军总体实力不敌秦军。主将廉颇针对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和敌远道而来我则以逸待劳的野战实际,遂取占据有利地形,坚壁固守,以图相机后发制敌之策。从是后赵军再无失亡记载看,廉颇的战策显然有效地遏止了秦军攻势。是以秦赵相峙三载,不分胜负。有迹象表明,战局的天平开始向利于赵而厄于秦的方向倾斜。秦无奈阴谋行反间,以孝成王为首的赵廷以徒有名将之子虚名而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代廉颇。括挂帅伊始,则一反前此廉颇战略战术,易置军吏,下令全线突击,结果前陷重围,后断粮道。 战局形势急遽恶化,以英勇能战驰名列国的赵军虽经喋血拼搏,杀伤强秦过半,却终不得突围,直至赵括赤膊上阵被射杀后全军降秦,而数十万赵卒除幼小者240人被放还外,悉为秦将白起设诈坑杀了。<br>  <br>  长平之役,赵参战兵力为45万(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世家》则记载赵“卒四十余万皆坑之”,与此雷同。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刊行魏汝霖先生《中国历代名将及其用兵思想》提到两组数字,称“赵军约三十万众,合上党军民共约四十余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张文达、维民先生《中国历代军事人物传略·白起》则称“廉颇带领的驰援上党的二十万赵军”云云,均未见所本),这是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秦参战兵力史无确切记载。长平之役后,继白起而起的秦名将王翦伐楚之时,“将兵六十万”(《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此中可以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当时秦足有一次至少集结训练有素的兵力60万的能力;二是战国末叶六国中国力军力以赵最强,秦伐二等强国楚尚且动员兵力60万,而同唯一的一等强国赵倾国决战,不难想见当动员多少兵力。三国魏人何晏尝云:“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转引《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集解),反映了战国后叶各国战时特别是大战决战时的一般情况。何氏之世上距当时未远,诚亦属后人述前事,惟既重重包围以能战著称列国的赵军45万,据当时战争“十围五攻”(《孙子,谋攻》)常例,自“当几倍于赵”((明)周一梧《论白起营垒》,乾隆《高平县志》卷二十),至少亦当双倍于赵达百万左右,否则包围赵军是不可能的。这些分析,其实与战后白起亲自所说经过是役“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是吻合的,并由此知长平之战中秦亦战死不下四五十万。至若最后总包围赵军,即秦昭襄王亲赶赴河内发年15以上悉诣长平之时,秦投入战争的人数就更非止百万了。<br>  <br>  长平之战作为秦赵两强倾国以决之战,赵参战兵力45万史有明文,尽管晚近有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怀疑当时赵能以45万人投入此役或白起杀降能达到40万之众,却都尚未提出足资否定上古文献记载的确切理据。若或以为长平(今高平西北)地形险狭,容不下几十万人迂回腾挪;或以为省冤谷(今高平西谷口村)一处小地方坑杀40万战俘绝难实施云云。前者系出于对长平古战场——今高平丹河两岸地理形势失于熟悉,其实当地有着十分广阔的空间和发育良好的各种复杂地形,固属古代进行野战乃至大规模歼灭战的理想所在;后者则囿于古人追求故事性的误己,其实当年白起大规模杀降,只能是对放下武器后的赵俘于漫山遍野间就地大屠杀。前代有宋运判马城曾于高平西北“以左右前后沟壑数十里暴露之骸,毕集而掩葬”(金王庭直《省冤谷记》,雍正《泽州府志》卷四五);1995年出土的长平之战白起杀降尸骨坑之一,地当高平北亦谷门北7千米之永禄村西北800米被称作“后沟”的地方,坑呈不规则长方形,北壁长9.4米,深0.3米,尸骨百余具。类似的尸骨坑在永禄周围已发现10余处。这都足资说明白起杀降绝非限于谷口一地。<br>  <br>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亡过半,即双方死亡百万左右。是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帝王世纪》)。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仍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要临降了。从此说来,长平之战是一场地道的划时代战争。此役秦胜于赵,后来中国历史依次发展如此;倘若当年以赵孝成王为首的赵廷,于此役之始所取战略方针得当有力,此役后期头脑清醒无战略失误,则赵胜于秦以至由赵统一,是固属可能的,如此,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自当完全是另一种面貌。从此看来,长平之战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走向的于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一场战争。<br>  <br>  长平一役,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不啻有着列国中最主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值得研究,犹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若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包含着这群千古名将指挥如神的运筹帏幄,是以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都是需要深入检讨总结的。如是我国先民以此等巨大牺牲为代价形成之无与伦比的军事文化,自亦颇值得认真回味之,考察之,总结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11.2024 19:2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