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8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1月5日最新開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1.2013 21:4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遇到導師佛陀的正法而成就,不但要世俗福報,更需要聞思修行產生的殊勝出世福報。因此大家遇到佛法要珍惜,從中獲取聞思修的智慧。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yixipengcuo
2#
 楼主| 发表于 5.1.2013 23:50:47 | 只看该作者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wgw.html


       皈依問答(一):修學佛法有沒有捷徑?

       答:有。這個捷徑就是對佛法僧三寶具有信心,尤其對一切法寶都生起是修行的具體教授的信心,深信通過聞思修佛法,可以去除執著、煩惱、業障,可以產生出小到克服眼前的煩惱,大到乃至迅速成就佛果的不可思議的功德。這樣的信心,就是修學佛法的捷徑,它能促使學人產生求證的願望,並且為了求證佛法,開始精進地聞思。生起了這樣的信心,就抓住了修學佛法的根本,就能有利地克服修學佛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障礙,快速順利地進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5.1.2013 23:52:41 | 只看该作者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wij.html


       皈依問答(二):請靜思五分鐘,追問自己因為哪些原因導致必需要皈依佛陀?自己是否真的已經皈依佛陀?如何才是真正對佛陀的皈依?

       答:尋找皈依佛陀的原因,首先要清楚地認識自己,要突破狹隘的見識,將眼光放遠來看。

       在時間上,以眼前為支點,放眼看數年後的自己,看到這輩子的結束,看到今生之後可能的結局,看到以後等著自己的漫長的輪迴……;同時要向前追溯,看到數年前,看到上輩子可能經過的日子,再想想之前已經經過了多少這樣的輪迴……

       在空間上,知道世界不只是眼前這個地方,也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地球,而還有著三惡趣的地獄、餓鬼、旁生,以及三善趣的人、阿修羅、天界。這六道裡面,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眾生,正在遭受各種苦難,而自己,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

       這不只是自己的境況,同樣也是所有凡夫的境況。

       以後要經常以這樣全面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面對親人、道友、同事,和街上匆匆走過的路人的時候,都需要將他們放在同樣的時空背景下,正確地觀察。

       處在這樣境況之中的凡夫,是否需要皈依呢?

       請看到這篇博文的道友,接下來靜坐十分鐘,按照上面講的時空觀,如理思維。

       其次,要清楚地認識到佛陀的功德,從智慧、慈悲、力量三個方面對佛陀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希望大家能經常複習《正法明燈》、《隨念三寶經釋.無盡吉祥妙音講記》等等法本。

       如何是真正對佛陀的皈依呢?

       即以佛為怙主,放下自我,一切按照佛陀的教導行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6.1.2013 00:0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頂禮佛陀 于 6.1.2013 00:12 编辑

                                                                                       隨念三寶經

                                                                                      法尊法師   譯

頂禮一切智智尊!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謂: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信解歡喜,慧無能勝,力無能屈。諸有情師,諸菩薩父,眾聖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妙智無量,辯才難思,語言清淨,音聲和美;觀身無厭,身無與等。不染諸欲,不染眾色,不染無色。解脫眾苦,善脫諸蘊,不成諸界,防護諸處。永斷諸結,脫離熱惱,解脫愛染,越眾瀑流。妙智圓滿;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槃,住真實際。安住遍觀一切有情之地。是為如來正智殊勝功德。

       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義妙、文巧。純一、圓滿、清淨、鮮白。佛、薄伽梵,善說法律。正得,無病,時無間斷。極善安立,見者不空,智者各別內證。法律善顯。決定出離,趣大菩提。無有違逆,成就和順;具足依止,斷流轉道。

       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所應合掌,所應禮敬。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6.1.2013 00:14:36 | 只看该作者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wn1.html


       皈依問答(五):為什麼只有佛陀才能做一切有情的導師?

       答:導師釋迦佛的色身雖然已不在我們這個世間,但是通過他所說的正法,就能夠確定無疑地知道佛陀具備智悲力,是眾生的皈依之處。人們如果對佛陀留下的三藏十二部作深入全面的觀察,就可以發現佛陀所說的正法都符合現量、比量、教量,而且能夠引導眾生消除一切的苦因和苦果,由此可見佛陀證得了徹見萬法真相的大智慧;對於這樣殊勝的正法,佛陀毫無自私地傳授給一切眾生,這說明佛陀具有深廣的大慈悲;而且通過這樣轉法輪的方便,起到了使有緣眾生消除苦因苦果、獲得究竟的幸福安樂的作用,這就說明佛陀具有大威力。

       在一切有情之中,雖然也有自稱能救護世人的某些天人,比如大自在天、上帝等等,但是從他們的特點來看,沒有一個能滿足上面三條標準中的任何一條。因此一切的眾生,都需要皈依佛陀。對於大自在天、上帝等來說,也只有在真正皈依了佛陀,開始如實的修行,最終像佛陀那樣圓滿了智悲力後,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去救護眾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6.1.2013 00:15:59 | 只看该作者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wvs.html


       皈依問答(十三):為什麼無上導師即佛寶?

       答:要能引導眾生到達真正的解脫者,引導者必須具備智悲力三種功德。導師釋迦佛的色身雖然已不在我們這個世間,但是他宣說的教法還留在人間,對他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字字句句經過現量、比量、教量三種觀察,可以發現導師佛陀宣說的是緣起性空符合法界實相,而外道所宣說的都不是緣起法,不是自生、他生,就是共生、無因生,都違反了法界實相,而且佛陀宣說的法寶都確實能夠止息三有。這樣從法上,就可以很明確地斷定,說法者佛陀決定具有現見正法的智慧;而且對這樣殊勝的法道,他能毫無自私地對一切眾生宣說,這就說明他具有為他人宣說的大慈悲;而且通過這樣轉妙法輪的善巧方便,確實起到了使有緣眾生截斷三有衰敗的作用,這就說明他具有大威力。因此說一切世界中,最最殊勝的導師,即是斷證圓滿的佛寶。

       佛陀為眾生引導了解脫之路,佛陀所引導的,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條解脫之路,因此說無上導師即是佛寶。

       因此眾生要對佛陀生起深深的感恩,感謝佛陀為我們顯示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並應該虔誠地祈禱佛陀,祈願佛陀能加持眾生的身心相續,能早日、順利、圓滿地走完佛陀給我們指明的光明的成佛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6.1.2013 00:17:56 | 只看该作者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y6k.html


       皈依問答(四十):為什麼說內道一切功德的基石唯是對三寶真正的皈依?

       答:對三寶真實的皈依,不但是內道一切戒體的基礎,而且也是內道一切功德的基石。

       如《俱舍論》中云:“諸有歸依佛,及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恒以慧觀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槃,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就是說,皈依了佛法僧三寶後,會用智慧觀察四聖諦,修行八聖道,最後獲得涅槃安樂。因此對三寶的皈依最為殊勝,也最為珍貴,眾生皈依了三寶後,必然能從眾苦中獲得解脫。

       內道的功德,就是三士道的功德,這些都要通過修證才能獲得。比如要獲得下士道後世的安樂,必需要依靠五戒十善,而五戒十善只有內道中才有正確無誤的宣說。同樣,要獲得中士道的阿羅漢果位,需要修持四聖諦或十二緣起,以及要獲得上士道的佛果,更是需要修持六度四攝這些大乘不共的法要。這些出世的功德產生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真正皈依的基礎上的。

       內道每一個法門的修法儀軌,必然是以真誠的皈依開始。並且正行部分往往只念誦一次,而皈依的偈頌則需要念誦三次,這表示只有皈依心真正生起後,正行的加持才能到量地生起。

       正因為真正的皈依是內道的一切功德的基石,所以皈依所能產生的福德也就不可思議。如《無垢經》云:“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滿虛空界,彼將勝虛空。”

       同樣皈依心越真誠,獲得的加持也越大。如《涅槃經》說:“皈依三寶者,速得佛果位。”《集學論》也說:如果一個人時常對三寶恭敬、供養,沒有疲厭之心,那他就能超越四魔,很快成就無上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6.1.2013 00:18:55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徒每天要多次憶念三寶的功德引生信心,憶念三寶的恩德引生感恩心,在信心和感恩心中至誠祈求三寶加持,就能使三寶加持融入自心,使我們的內心能比以前更珍惜暇滿人身,能更迫切地求解脫,能更如法、更嚴謹地取捨業果,能更爭分奪秒地聞思修行,這樣也才能更有力、更順利無礙地做到利益眾生。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yixipengc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4.2025 16:1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