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3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入菩萨行论略释》第四品(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9.2013 22:0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恭敬录自《入菩萨行论略释》 寂天菩萨  造颂 如石法师 译颂  索达吉堪布  著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rpsxlls/main.php

  第四品 不放逸

  丙二(已生者不退)分三:一、谨慎取舍不放逸品;二、观察自三门之正念品;三、于菩提心支相违之嗔恚者安忍品。
  丁一分二:一、品名;二、正论。
  戊一、品名:不放逸。
  戊二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己一、略说:


  佛子既如是,坚持菩提心,
  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

  佛子既然如此坚定地受持了愿行菩提心,就应该恒常精进护持三门而不放逸,切莫违越诸菩萨学处。

  己二(广说)分三:一、思所持学处而谨慎;二、思暇满人身而谨慎;三、思所舍离烦恼而谨慎。
  庚一分二:一、意乐不坏守持菩提心;二、加行不坏守持精进。
  辛一、意乐不坏守持菩提心:


  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
  虽已誓成办,后宜思取舍。
  诸佛及佛子,大慧所观察,
  吾亦屡思择,云何舍誓戒。

  某件事前如果没有谨慎思考,或是无有考虑,轻率从事,虽然已经答应成办某事,后时也可去详加观察而行取舍。但发心受持菩提心不是这样,因为这是诸佛菩萨以大智慧作过观察,我自己也再三思维和选择过,那么为何现在要舍弃此誓戒呢?

  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
  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

  如果有人发誓要利益众生,然而不去精勤地实行,如此则欺骗了所有众生,这种后果将会使人转生到何等的恶趣啊!

  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
  因悭未施与,经说堕饿鬼。
  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
  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

  如果一个人在心里想过布施一些微少而平常的东西,但因悭吝没有施舍,佛经中说这种人将会堕落饿鬼道,如《正法念处经》云:“先少思维已,后竟吝不施,堕入饿鬼趣。”更何况发菩提心者曾恳请众生来享受无上菩提的安乐喜宴,后来却出尔反尔欺骗众生,那么这种人怎会投生到善趣呢?

  有人舍觉心,却办解脱果?
  彼业不克思,知唯一切智。

  问难:有人(指舍利弗尊者)虽然舍弃了菩提心,但是他最后不是也成办了解脱果吗?答:这种特殊业果之理,他人是难以思议的,唯有证得一切智智的佛才能了知。

  菩萨戒堕中,此罪最严重,
  因彼心若生,将损众生利。
  虽仅一刹那,障碍他人德,
  因损有情利,恶趣报无边。
  毁一有情乐,自身且遭损,
  况毁尽空际,有情众安乐。

  在菩萨戒的罪堕中,舍弃菩提心是最严重的根本堕罪,因为一旦这种舍弃菩提心之念生起,一切众生的利益将遭损减。即使只是在极短时间,障碍了菩萨的福德善行,即为间接损害有情的利益,将受无数次堕恶趣报应。因为毁坏一个有情的安乐,就会使自身遭到极大损害,更何况是毁坏尽虚空际有情的无边安乐呢?

  故杂罪堕力,菩提心力者,
  升沉轮回故,登地久蹉跎。

  因此,既犯罪堕又具菩提心的菩萨,间杂着相互抵制的罪业与功德,要在轮回中往返很久,得不到登地。

  辛二、加行不坏守持精进:

  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
  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

  因此,我应当遵守所立下的誓言,恭敬地实践菩提行。如果不勉励而行,今后一定会趋向越来越深的轮回恶趣。

  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
  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

  为饶益诸有情,曾经有无量的佛陀先后显化于世间,他们都已逝去了,然而往昔的我因放逸等罪过,仍然没有得到诸佛的教导、度化。

  若今依旧犯,如是将反覆,
  恶趣中领受,病缚剖割苦。

  如果今后我依然明知故犯,放逸行事,那么就会不断重蹈“未得佛化育”的命运,沉沦在恶趣中遭受疾病、绑缚、劈剖、截割等痛苦。

  辛二(思暇满人身而谨慎)分三:一、思暇满难得而谨慎;二、思恶趣中难脱而谨慎;三、说得暇满时应修善法而谨慎。
  辛一、思暇满难得而谨慎:


  如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
  宜修善稀有,何日复得此?

  像现在一样,既值如来出世,自己也获得了人身,对佛法有信心,这些修善法的条件非常稀有难得,一旦失去,哪一天才能重新获得呢?

  纵似今无病,足食无损伤,
  然寿刹那逝,身犹须臾质。

  即使我像现在这样,没有生病,衣食受用也圆满无缺,然而生命在刹那不停地流逝,身体就像质赁典当来的物品,很快就要失去。

  凭吾此行素,复难得人身,
  若不得人身,徒恶乏善行。

  凭我这样放逸的行为,后世很难再得到人身,如果得不到人身,那只有生于恶趣造罪而无有修善法的机会,以此再也难得生善趣了。

  如具行善缘,而我未为善,
  恶趣众苦逼,彼时复何为?

  如果今生具足修持善法之机缘,而我没有利用它修善法,那么一旦堕落恶趣,恒为众苦所困恼,那时除了受苦我还能怎么办呢?

  既未行诸善,复集众恶业,
  纵历一亿劫,不闻善趣名。

  堕入恶趣后,不但没有机会修善法,而且还会因恶业的士用果,继续积聚众多恶业,如此纵然经历一亿劫,也听不到善趣的名称,更况生善趣呢?

  是故世尊说:人身极难得;
  如海中盲龟,颈入轭木孔。

  因此,世尊在《杂阿含经》中说:暇满人身极难获得,就像大海中的一只盲龟,将头颈伸入漂浮不定的轭木孔一样困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0.11.2024 12:0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