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susan-and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伯拉罕------信心的顺服 (迈尔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8 编辑

宁静的安息地--创世记二十—33~34


??每当河流流近巨壑,即将冲泻成瀑泉前,水流总是出奇平静,涟波不兴,水面一片阗寂。这种宁静与瀑流经过崖岩激荡,在瀑底扬起的溅浪、水花,恰成强烈对比。前者容让你透过澄澈的水面,分辨河床上的碎石、岩块;后者的奔腾水势令人耳聋、目眩。

??这岂非我们的生活写照?天父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穿插安息的片断,以预备我们承受将临的试炼。虽然平安未必总有苦难相随,因此我们无需因忧惧未来的变化,压抑对眼前美好赏赐的享受;但是,这点至少是真的:晴天不一定总有阴天相随,但是,悲伤和试炼却总有亮丽的经验前导,或片时,或数日,或多年;每当我们回顾自己的人生,这些经验便构成璀璨的记忆,安慰人心,使灵魂从中汲取力量,装备自己往前冲刺。

??这正是亚伯拉罕的经历。从前章中,我们看见他的全能「朋友」以智能、温柔的手段预备他应付将临的试炼;首先,暴露他和撒拉间的密约,次则割断他与夏甲、以实玛利的关连。现在,藉着这段扎营在别是巴(意为「盟誓之井」)的日子,他的灵命需要接受更进一步的操练。离开基拉耳之后,亚伯拉罕带着羊群,沿着从海往内陆伸展的肥沃河谷缓慢前行。这一整片地域非常适合大家族的放牧。冬天来时,河谷溪流潺潺,又随时可凿地汲水。亚伯拉罕寻得合宜的营地之后,便凿了一口井,这口并至今犹存,井水离井口约四十尺,澄净而甘美。供牲畜饮用的水槽散布在井口周围,以石块砌成的槽沿经汲绳长年的摩擦,多见凹损。这些槽石或许便是按照亚伯拉罕的指示凿成的,虽然后来的阿拉伯工人曾经改砌过。

??亚伯拉罕安营不久,亚比米勒便在军长非各的陪同下前来棚区拜访,希望与他签定和约,世代遵守:「我愿你如今在这要指着神对我起誓,不要欺负我与我的儿子,并我的子孙」(创二十一23)。和约未签定之前,亚伯拉罕提出一件至今犹在中东引起争论的事。亚比米勒的仆人霸占了一口亚伯拉罕的仆人凿出的井。亚比米勒得知此事,立刻加以斥责,声明并非出于他的指示。达成的和约中因此含有一项条款涉及这口日后极其闻名的井。当时尚未使用书写记事,但亚伯拉罕给亚比米勒的七只母羊羔便足以作为有形的凭据,历久指明这井归亚伯拉罕所有。正因这严肃的盟约是在井旁订立的,这井被称为「别是巴」——亦即盟誓的井,或「七物之井」,用以记念作为盟约凭据的七项礼物或牺牲;直到如今,这井仍以此闻名于世。

??为了进一步记念这盟约,亚伯拉罕在井旁种了一棵垂丝柳树,它那终年的翠绿,在附近单调的景观中,尤其醒目,因此得以不断提醒该地的居民这项盟约的存在。他并且在那要立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永生神的名。于是,「亚伯拉罕在非利士人的地寄居了多日」。这是一段多么漫长而快乐的日子!以撒在亚伯拉罕慈祥、悉心的呵护下,由童年、青年而渐向成年茁壮。老年得子的亚伯拉罕从这爱子获得的喜乐,不是言语能尽述的。「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持久的喜笑似乎已生根在这家中,照亮了这对老迈夫妻的暮年。谁能预料他一生中最大的试炼就在眼前,万里晴空转眼间雷电交加,一声轰击正威胁要毁掉他一切的快乐?

??那等在前头的,我们无人知晓,却知我们的一生已被神用慈爱量定;他连自己的爱子都不吝惜,立意将一切白白赐给我们。这里头有一道圣经无法解答的问题:有什么事是神不能为爱他的人成就的?凡他们所需的,无论是爱、眷顾、或智能,他都从不吝惜;然而,有了这一些,他们都仍需捱受巨大的苦难。有时,我们似乎忘记神是以火炼去杂质的神:除非用痛苦加以管教,附着在我们本性中的渣滓极难析离出去;而复活与升天的惟一途径是客西马尼园、十字架和坟墓。若非爱我们,希望我们拥有最丰富,最甜美的人生,谁敢引发这么剧烈的痛苦?「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来十二6)。让我们为将临的试炼装备自己吧!像亚伯拉罕一样。



—、让我们住在井旁。

??当今的基督徒有个倾向,就是夸大与自己蒙恩经历有关的某些特殊地方或景象,并从之获取供应,加以储存,作为日后维持之需。他们往往忘记,每年前往井泉朝圣一次并非惟一的途径,他们原可长居在井旁。

??这口井的水诉说着属神的生命,它不仅存在于主耶稣基督里,并且储存在神话语那不可测度的深渊中。这口井虽然深,信心的水桶却能触及它宝贵的内容,汲水供应饥渴的心灵。

??灵魂所能获得的最大祝福是养成习惯去凿井通泉,为自己汲水。我们太惯于喝别人汲来的水了;为自己汲水的这门神圣功课,入们的人甚少。

??我愈来愈相信基督徒若不妄图一天之内囫囵吞枣地读完数章圣经,转而细细品读经文,参考旁注,分析上下文,比较相关经节,努力全面捕捉神对某一论点的思想,他们当能经历得更丰盛,对圣经产生更鲜活的兴趣,更少倚赖人和物,对永生神的话有更真实的享受。让我们实际体尝基督的话吧!——一「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亲爱的读者们,请敞开心怀接受圣灵的教导,不到对圣经具有深刻的认识和喜爱,绝不罢休。当祈求内住的灵,使古老的神迹能重现在你身上:「当时,以色列人唱歌说,井阿!涌上水来,你们要向这井歌唱」(民二十一17),于是,「那时……在旷野必有水发出,在沙漠必有河涌流。发光的沙要变为水池,干渴之地要变为泉源」(赛三十五6一7)。



二、让我们藏身在约里。

??因着亚比米勒的盟誓,亚伯拉罕得以免于忧惧。信靠神的灵魂藏身在神永存的约中,这约既然「凡事坚稳」,我们的灵魂便应得享安息。有些基督徒怀疑自己是否已获得永世的救赎,深怕从恩典中滑跌出去。对这样的人,以下的建议特别恰当:「要住在盟誓的井旁边。」

??太古之初,永生的父与他的儿子立约,这约的内容似乎是这样的:他的儿子,我们的主,立誓完全顺服,为了救赎一切相信的人,愿意自己入于死地;另一方面,父神应许说,凡信他的,将免于律法的审判,罪得赦免,成为他家中的一员,蒙受永远的救赎。以上虽然只是粗略陈述那连最高级的天使都无法测透的奥秘,然而,以人有限的语言来说,却已勾勒出极重要的真理,连最软弱的信徒都可从其中获得庇护。

??问题是你相信耶稣基督吗?简言之,你是否愿意让圣灵在你里面培育出对人类救主的信心?在信心的事上,你的意志是否站在神的这边?你是否准备好舍弃任何阻碍你单纯信靠基督的事物?如果是的话,你便能享有神约中一切的福分。你的信心也许软弱,或者尚在萌芽阶段,但是正如方舟拯救了小松鼠,也拯救了大象,神的约也同样庇护了软弱的信徒和信心的伟人。

??倘若我们信,这一切将成为事实:我们将获得赦免,名字被镌刻在得救者的名册上,并且成为神家中的人,神永恒的生命将涌溢在我们里面。「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赛五十四10)。在许多噬心的悲痛中,这岂不成为我们的安慰?任何事物都无法断除我们的灵魂与永生神之间的盟约。「我家在神面前并非如此,神却与我立永远的约。这约凡事坚稳,关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岂不为我成就么?」(撒下二十三5)。

??当享受神所赐给你的一切美好事物。栽下你的树,在其荫底乘凉,食用它的果实。倾听你里头的以撒发出的悦耳喜笑。不要为未来忧惧,只要信靠神伟大的爱。住在井边,藏身在约里。这样,当试炼来临时,你便能以平静、坚稳的灵迎接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9 编辑

最大的试炼--创世记二十二2


??只要人类还活在世上,他们对亚伯拉罕献以撒这故事的兴趣将永不消灭。综观历史,只有一幕情景,其悲壮凌驾在这故事之上。那便是神舍了他的独生爱子,将其交付死亡。神与他的朋友亚伯拉罕承受了同样的哀恸,其程度却有过之无不及,因为神以无限的爱在最危急的关头介入阻止了亚伯拉罕的手,使他的朋友免于遭受他自己未曾规避的丧子之痛。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更好的翻译应为「神把亚伯拉罕摆在试验中。」撒但试探我们,为要挑动我们心中的恶;神试炼或试验我们,是为了启发我们一切的良善。信徒蒙召去经历猛烈的试炼之后,那些干扰他灵命发展的罪恶将——脱落、萎缩和消失;同时,一些潜在的德性——」因恩典而生,却尚未操练成熟的美德——一将呈现出来,接受它们应得的承认,获得除试炼之外别无它法可陶冶出来的坚忍和影响力。的确,在悲恸的洗礼下,我们会说出一些激昂的话,采取一些超然的立场;这些话和立场原是我们作梦也想象不到的,却因此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再也不会消失。每当回顾,一面不禁诧异自己何敢这般英勇,一面却也毫不后悔,因为这段壮烈时辰所留下的回忆,将成为宝贵的基业,成为扩展人生视野的了望台,由此可以往上爬升到正招手迎迂我们的更高境界。

??日常生活的一般事件,以及一些特殊、罕有的危机,都是神所安排的机会,要我们藉此不断操练、强化基督徒应有的美德。那能儆醒,在日常各种经历的挑战下逐一彰显美德的人,是有福的。我们若时时在试炼、忧患和迷惘中,寻找彰显基督徒美德的机会,将不难发现这些处境原是神遣来的马匹车辆,正等着载我们驰往步行永难登临的高岗。

??无论试验或大或小,神在降下它们之前,总先装备我们。受试验的当儿,他「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因此试验乃是出于神对我们的信心。神在容许大试炼磨难我们之前,总先差下许多细微的麻烦锻炼我们,就像鼓舞我们攀登终年积雪的高山之前,必先促使我们爬小山;总先教我们涉过浅滩,才让我们游向大海。所以经上说:「这些事以后,神要试验亚伯拉罕。」

??此外,神经常藉着更新、更有福的启示,预备我们迎接试验。创世记第二十一章的结尾记载:「亚伯拉罕……求告耶和华永生神的名。」以前,他未曾从这角度认识神。他知道耶和华是「全能的神」(创十七1),却不知道他是「永生神」。耶和华本性里永不改变、自有永有、超越变化和时间的特色,约当此时,以一种新鲜、生动的方式,遽然向他开启。谁能忘记初次眺海时,那片辽阔而澄澈如镜的水面?正当先祖亚伯拉罕站在井旁,在自己手植的柳荫底下,用这名向神祷告时,他的灵魂被一系列崇高、神圣的思想所震慑。对他,如同对我们一样,神的新名带来更多的能力,使他得以面对等在前头那令人惊愕的哀恸。

??试验突如其来。诚如我们已知的,这时,亚伯拉罕的生活样样顺利——亚比米勒向他求和;井权得以确保;以撒讨他欢喜;永生神是他的朋友。「噢,快乐的人啊!」我们会这样为他欢呼:「你已进入了你的比勒地(the land of Beulah,赛六十二4,意为「有夫之妇」);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阳光照耀你未来的岁月,有成串的福气为你存留。」事实却非如此。就在这时,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试验如晴天霹雳降临。天国的直达列车,常常不经警铃或信号的通报,便驶入灵魂的月台。我们应当时刻警觉,因为就在想象不到的时辰,人子要以想象不到的身分再来。

??这试验摸着了亚伯拉罕心中最脆弱的部分。它关系到以撒。在他四周,再没有任何事比关乎这位应许的后裔、晚年生得的儿子、他生命中的喜笑,更能对他构成试验。那受到试炼的,正是他的爱。因着对神的爱,他付出许多——不计任何代价,他把神放在首位,乐意牺牲一切;为此,他曾经抛却哈兰,情愿到处流浪,只望至终能成为神家中的人;为此,他放弃了寄托在以实玛利身上的希望,把他像赎罪山羊般驱逐到旷野,再也不容许他回来。然而,如果问他是否觉得自己爱神胜过一切,他恐怕不敢说是。爱是不能凭感觉衡量的。衡量爱最准确的方法需看一个人愿意为他所爱的付出多少。「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神深知亚伯拉罕爱他有多真、多强烈,并且爱他胜过一切。所以,便把他放在至极的试验中,好让所有的人知道,有人能够爱神如此深切,甚至胜过自己衷心所爱的。你愿否这样爱神?且告诉他,只要他在你里头兴起这样的爱,你愿为他付代价。同时,且记:起初它虽然会要求你把自己的以撒献上,好让你坚守立场,向世人表明你的选择;然而,你既把所爱的献上,它将从祭坛再归还给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把他献为燔祭」(创二十二2)。

??这也是对亚伯拉罕信心的大试验。以撒是应许之子,「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透过一再的强调,这孩子被指为连接这对年老夫妇及神应许给他们的无数后裔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环。现在,作父亲的却被要求献上儿子的性命,这对他的信心是何等巨大的试验!神如何一面遵守自己的诺言,一面却要让以撒丧命?这真是人无法了解的。如果以撒已有儿子传宗接代,难题便不存在。但若以撒无子而逝,那后裔将如星如沙般不可胜数的应许,如何透过他成就?然而,正如希伯来书告诉我们的,有一思想充满了这位老人的心:「神是全能的。」「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来十一19)。他确知神会遵守诺言,自己无需问为什么,只要顺服。神曾经使绝了生育能力的撒拉年老得子,岂不能再从死中兴起生命?无论如何,他必须勇往直前,按着神指示他的去作,信靠隐藏在神手中那永不枯竭的能力。噢,这是何等的信心!全然信靠神的话语,确信神会按着自己所应许的成就;虽然环境似在危害应许的实现,他却定睛在神话语屹立不移的信实上。这种习惯并不难养成,为何我们不起而操练?让我们一步步踏越沙石,直到远离人智筹算的边岸,倚靠在全能者不可见却可知觉的膀臂上。

??这是对亚伯拉罕顺服的试验。神的话必定在夜间的异象中临到他,第二天清晨,他便上路了。前一天晚上,当他躺下休息时,丝毫不知天一破晓,就需为此任务动身;一旦获得神的启示,他立即行动。倘若他被日常琐务耽延,尽量推拖,别人也不会怪他。但是,这个英勇的灵魂没有因循苟且的陋习;他已惯于立即行动,这是任何有志成圣的人必须养成的习惯之一。「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创二十二3),不让人为他备驴、劈柴或干扰他的即时动身。「他备上驴……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即时行动成为他的保护,当仆人开始一天的工作,成群的牛羊被赶往各处放牧时,亚伯拉罕已在路上了。他并未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任何人,连撒拉也不例外。他何必告诉人呢?当这段短而难捱的旅程结束后,他和童子自会返回棚区。「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

??这试验并不与亚伯拉罕天然的本能相违背。首先,他太熟悉神的声音了,不至于在这关键时刻误认它。同时,他确知神有办法保全以撒的性命,虽然不能预知用何办法。此外,这种献祭在当时颇为普遍,从来无人明确教导他神并不喜悦这习俗。读经时,我们必须牢记,早期神的众仆人无不或多或少受到当时流行的宗教观念所影响;同时也不应苛责他们由于启示未明而有的错误观念,这些观念的驱除,有待于福音如正午一般明亮的光照。迦南地古老的信仰奉守一项原则:人必须为自己的罪过献上首生的儿子,亦即以身体所结的果赎清灵魂的罪。人对罪的恐惧及想要安抚神的欲望,透过可怕的方式,无可抑压地表现在摩押、腓尼基、迦太基的祭坛上,甚至以色列的历史中。当时为人父的并非不比现在的仁慈,而是对不被赦免的罪存有更强烈的恐惧;他们战兢在不认识的神面前,将嗜血和喜爱人受苦的欲望转嫁给这些神;为了平息神可怕的要求,什么代价都不为过,其实这些要求原出于他们的无知、迷信和对罪的敏感。

??也许亚伯拉罕近来曾旁观过这种祭典,心想自己能否把以撒献上,一面也诧异神为何从未这样要求过他。所以,当神说:「带着你的儿子,把他献为燔祭」时,他并不十分惊讶。后来,他才知道虽然神向他要求与异教徒献给他们假想中残暴的神同样多的爱,他却不容许以人或献儿为祭。除罪需要更伟大的祭。因此亚伯拉罕的顺服达到某一程度之后,便被断然制止——好让后人知道神并不要求、容许,或接受流人血的祭,尤其是一个聪明又高贵的童子的血;这种祭是他所不喜悦的。

??且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有与亚伯拉罕同样的心志?是否肯松手放开自己所珍惜的事物,爱神胜过一切?是否愿意不计代价顺服他?若神有此命令,连最光明的前途也愿割舍——因为确信他绝不会失信或欺哄我们?若是这样,求神把这心志赐给我们,为着他的荣耀,也为使我们的信心得以成熟,保守我们在它里面。

??那三天沉静的旅程,对亚伯拉罕而言,不知是番什么滋味?迅即采取行动总比终日、甚至终年的等候来得容易;然而,也是因着长久等候神,灵魂才能练就高超的勇气,坚守远大的目标,为后世留下神圣的榜样。尽管始祖的心这时被自己特有的哀恸所充满,情势要求他把内心的伤痛隐藏在平静,甚至高兴的外表下,以免他的儿子或仆人识透他内心的痛楚。

??终于,到了第三日,他远远望见旅途的终点。神曾告诉他到时会让他知道当在那座山上献祭;也许就在这时,某一信念蓦然临到他:那耸立在远方云表之上的峰顶,将是他以至极的行动证明神在他灵里居首位的地方!可信度颇高的传说总把这片摩利亚山区与日后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和所罗门圣殿的殿址相比。这真是奇妙的巧合,亚伯拉罕伟大的顺服行动就发生在成千祭牲血流成河的地方;这恰好指出他的献祭正预表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

??那座特别的山头一映入眼帘,亚伯拉罕便对他的仆人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在此,「拜一拜」这字词具有何等的意义!它反映了先祖的心情。这时,占据他心田的是那位命令他为此悲凄任务跋涉前来的神,只有他配得颂赞和敬拜,配得他为之献上如此重大的礼物。那能充满人心的最为崇高的情操激荡在他全人里面,彷佛他以最昂贵的至宝献给这位伟大、荣耀的神并不为过——他乃是为之生,为之死的惟一目标。

??「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亚伯拉罕离开仆人之前,对他们这样说。我们必须强调这番话是出于「确信」,不只是无心的预言:是屹立不移的信心所具有的把握,相信神必介入保全他的儿子;如果需要的话,至少让他从死里复活。无论如何,亚伯拉罕确信以撒和他不久就要回来,因着这确信,可能阻扰这项行动的犹豫心理才被挪除;这确信也因此成为不朽的见证,说明信心可以何等不屈不挠地倚靠神的应许。神必须遵守他的诺言。虽然他要求你去作一件似乎可置你于死地的事,只要你敢去作,将会发现自己不但获得了神的应许,也获得了冠冕和神爱的标记。

??亚伯拉罕的举动影响了他的儿子——一以撒感受到了父亲的灵。我们不知道他当时几岁,但至少必大到能忍受长途跋涉的艰辛,能将父亲摆在他肩上的柴扛上山。年少的他何等乐意背负这些燔祭的柴,正如后来的那位古利奈人西门背着基督的十字架直到骷髅地。也许亚伯拉罕并非首次带以撒同行献祭;但这童子一路上兴致勃勃的神色,入眼是幅何等美丽的景象——一「于是二人同行。」

??过去的献祭,亚伯拉罕总带着一只羊羔;这一回,诧异的以撒老惦念着他们献祭的东西里为何独缺必备的羊羔;他单纯地问:「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那里呢?」这对深受试验煎熬,犹尚不敢吐露内心秘密的亚伯拉罕,真是锥心之问,巴不得找个借口把它敷衍过去。于是,以先知特有的洞见,掺合着对神不移的信心,这位父亲答道:「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二人又往前同行。

??亚伯拉罕为何不把事实全盘说出呢?我们都有自己所爱的人,一想到可能失去他们,心中会连打寒噤。眼见爱子脸颊失去红润,或者自己生死与共的伴侣饱受疾病凌迟,谁不会心碎?亚伯拉罕所遇的试验却比这些激烈。亲爱的人与世长辞,是我们尽力都挽回不了的,亚伯拉罕的情形更是痛上加痛一—他必须亲手杀子。以撒见他的最后一眼将是一双举刀下击的手;即使这童子能从死里复活,重新归给他,年少的心会怎么想呢?我的父亲竟然忍心杀害我!

??秘密终于掩抑不住了。「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你是否看见这位老人缓缓拾集着石块,大老远把它们搬聚在一起,恭敬、准确地排列成堆;然后小 心翼翼捆柴成束?最后,事事都齐备了,他才转身向站在一旁诧异的童子坦承一切。若有圣灵相感,你应能隔帘洞见这感人的最后一幕——为父的宣布他的使命,于是,一阵哽咽,亲嘴,泪眼滂沱,儿子立刻顺服一—虽然他已长大到可以反抗了;接着便是捆绑他柔嫩的身躯,这倒是毫不费力,因为年轻的他已学会顺服的秘密;最后,把他举放在坛上,置于柴堆上。这幕景象必赢得了神的屏息注目。它证明了为着爱神,人所能作的极限;童真的信心并由此流露出来,震慑了永生神的心,使他深受感动。你我是否这般爱神?对我们而言,他是否胜过最亲爱的人?如果他们站在相反的一边,我们愿舍弃一切跟从他吗?你想你能,可知这是极其重大的事?属灵高峰上的空气——稀薄到令人无法舒畅呼吸。主的话这样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十37)。

??刀刃高高举着,在晨光中闪闪发亮;神却不容许它落下。它开了脱离试炼的路。「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地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这颗饱经试验的灵魂赶紧抓住可以中止献祭的机会,欣然把高举的手放下,说道:「我在这里!」深愿我们时时活在儆醒的灵里,好让神能随时找到我们,而我们能随时满足他的心意。终于,拯救的声音临到了:「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创二十二12)。

??当我们把自己上好的献给神,让它经过火的熬炼,随神调配时,神会将之炼成精金还给我们,甚至比原有的更丰盛,像约伯的产业一样。然而,极有可能的是,他经常不动声色,直到我们已全然绝望。「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为「耶和华必预备」。这名成了格言,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这话千真万确。只有来到献祭的山上,才能看见神的预备。往往惟有我们已经束手无策,神的拯救才降临。惟当我们的以撒已摆在祭坛上,刀即将砍下,神的使者才介入化险为夷。

??祭坛旁有丛稠密的小树,亚伯拉罕抬起头来环视四周,看见有只公羊两角扣在那里。再也没有比这更及时的供应了。他全心充满感恩,赶紧捉住公羊,用它代替儿子献为燔祭。这里面隐藏了代死的真理,我们从而得知必有一生命舍了,另一个生命才能保全。根据早期一位基督徒作者的说法,这里头尚隐藏了一道更深的奥秘——一以撒代表基督的神性,公羊代表他的人性,后者为了洗清世人的罪,成了牺牲。我不敢肯定自己是否完全接受这解释,因为基督的牺牲之有价值,乃因他的神性运行在他的人性里;然而,这奇妙的故事的确处处预表着加略山的奥秘。

??亚伯拉罕的举动使我们对神为拯救世人所作的牺牲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以撒的顺服,他那躺在祭坛上,裸着脖子甘心受宰割的景象,使我们彷佛目击基督顺服以至于死。以撒的回生,有如从死地归来——按着他父亲献祭的计划,他已经被死亡笼罩三天了——正预表基督从约瑟的坟中复活。然而,事实比表样犹为惨烈。受苦的以撒确知父亲的同在;基督,却失去对父神之爱的知觉,感觉到自己被它舍弃。亚伯拉罕尽其所能减轻以撒的痛苦;基督却饱受兵丁卤莽的欺凌、文士和法利赛人严词的咒骂。以撒免了一死;基督却喝尽了死的苦杯。

??在他们离开山头之前,耶和华的使者再度对亚伯拉罕说话。向来,神只是应许;现在,他却起誓,既然他无法指着更大的,便指着自己起誓:「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二十二16一18)。人啊!切勿认为这只是亚伯拉罕特有的经历。须知神以此为本,同样对待一切愿付代价顺服他的人。你耐心忍受试炼以后,将能获得应许。何时献上至极的祭,何时便能蒙受至极的福,使你的灵魂欢腾。神水流充沛的河,将溢出两岸,向你浇灌富足与恩典。的确,那为了神而敢把两脚踏在云雾中的人,没有什么事是神不会为他作的;当他把脚踏稳之后,往往发现脚下原来是盘石。

??凡相信的,都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虽然我们是外邦人,与他之间且隔了许多世纪,却能继承他所赢得的祝福;若是跟从他的脚踪行,更要如此。只要我们求,就能有分于那福分。后裔的繁滋要藉着作工得果效获得实现。胜过仇敌的应许将使我们能随时胜过试探。当我们前往世界每个角落传讲救主为人代死的故事时,便要使地上万国因我们得福。

??从山上,亚伯拉罕遍览如山谷般伸展在眼前的未来世代,远远望见基督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约八56)。他心中充满新的亮光,脸上洋溢新的神采,一路向以撒诉说那临到自己魂间的异象;走着走着,又回到仆人等候的地方。「他们一同起身往别是巴去,亚伯拉罕就住在别是巴。」那异象所发的光芒照耀着他生活的周遭,使他生活中的一切平凡都变为神奇。每当从献祭的高峰回到现实生活的平野,我们也应该有同样的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9 编辑

第一个住进麦比拉洞的人--创世记二十三4、19


??亚伯拉罕牵着以撒走下摩利亚山后,一共还活了六十余年。记载在创世记第二十三章的事发生之前,这六十年已过了二十余年。二十余年平静的岁月如斗岩中的平谷夹在两章之间,其中所发生的事我们并不知晓。可能年年没什么变化,极少有事故打破单调的平顺。亚伯拉罕的生命之河已越过上游的急湍和险峡,现在则漫衍成浩淼的广川,辽阔、静寂的水面波澜不兴。

??亚伯拉罕寄居的地方穹苍蔚蓝,终年长夏,四季如一;气候的一致恰可用以比拟这位先祖生活的简仆、划一。出入放牧;家中仆从持续不断的出生、婚嫁、死亡;与邻族间偶尔的礼尚往来;特别节庆的献祭——这些是平静生活中最热闹的片断,与繁琐的现代生活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两相比较之下,有什么值得我们自夸的?的确,当时没有铁路、电报、报刊杂志、和不断的新闻交流;但因时间不受琐事切割,人们的生活也许更充实,理想和目标更能实现。

??亚伯拉罕家中每一成员彼此间的关系也许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他们长久生活在一起,彼此作伴。游牧生活的步调使他们有足够的闲暇发展出亲密的个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因此同生共死,若丛林中的树枝桠交错,不是人的巧智可以理清的。所以,当一熟悉、亲爱的音容因死亡而消灭时,必留下一永难填补的空白。因此,我们对撒拉的去世——亚伯拉罕六十年余生中最主要的事件——在这家中所引起的重视,实在不必感到诧异,也不必因圣经将他的死亡和埋葬记述得如此周详而觉不耐烦,因为透过这些记述,我们得以察知二十余年来亚伯拉罕有否任何改变。



一、首先我们应知察亚伯拉罕的眼泪。

??「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撒拉气绝时,亚伯拉罕似乎不在家,也许在别是巴;但他,马上赶回,「为他哀恸哭号。」这是我们首次读到亚伯拉罕流泪哭泣。当他越过幼发拉底河,永远远离家乡时,我们并未读到他潸然落泪;罗得被俘时,也没有他闻讯泪下的记载;他似乎也未曾以泪濡湿摩利亚的山径。然而,这时撒拉的尸体僵躺在他面前,他的悲伤便决堤而出了。

??不同的到底是什么?「遵行」神的旨意和为其「受苦」的确不一样。只要尚能为神作事,不管是奔波、征战或献祭,我们总可抑住眼泪,坚忍承受一切。繁忙的事务使我们忘记悲愁,但当曲终人散,再也没有什么需要费神的;当只有无言的死尸相伴,不再要求我们什么;最后一件事办完了,最后一朵花插上了,最后的触摸给了——泪水便潸潸而下。

??亚伯拉罕的眼泪并不足奇。百年来,撒拉是他的人生伴侣,且是与幼年的家乡惟一的联系。每当提起他拉和拿鹤,提起迦勒底的吾珥和哈兰,只有他能发出共鸣。百年前同他息难与共,到处飘流的人,还留在身边的,只剩下他。跪在他身旁时,回忆如潮袭来,使他想起两人共有的计划、憧憬、惧怕和喜乐。记忆中,他是年轻娇美的妻子,人生之旅的伙伴,不能生育而苦待夏甲的女人,法老和亚比米勒的俘虏,以撒的慈母;每一桩记忆都足以引发一波眼泪。

??有些人耻笑眼泪,说它代表儒怯,不顺服,原不合基督徒的身分。他们以冷酷和敬虔的自苦劝慰我们,要我们以严峻、无泪的面容接受令人激动的遭遇。这与福音或圣经的精神并不相合。我们固然不接受病态的温情,却也怀疑一个不会落泪的人是否能爱;因为悲伤正是爱的表现——当人遭遇丧偶,丧亲之痛时,若心中有爱,最自然的表现便是流泪。信仰不会使我们失去人性和自然的感情,它会净化、提升人禀赋中各种天然的情感。耶稣哭了;彼得哭了;当想到他们再也不能见到使徒保罗时,以弗所的信徒抱着他的颈项哭了。基督站在每个哀哭的人身旁说道:「哭吧!小子,哭吧!因我也哭了!」

??眼泪舒解脑中的灼痛,如倾盆大雨舒解带电的积云。眼泪宣泄心中的愁苦,如泛滥的溪流减轻水坝的压力。眼泪供给上天原料以编成灿烂的彩虹。生命可把眼泪化成宝饰,如蚌能因伤痕吐纳成珠。但那哀悼亡者的人,若不需为曾有的残酷或恶言自责,便是有福。目睹丧家站在待埋的棺柩旁痛哭失声,我们难免不明究里。他们的悲伤往往纯粹出于亲情,有时泪中却交织着难言的悔恨:「真希望我不曾这样待他,能把过去的话收回,有机会表达我藏在内心的爱。当时应该竭力控制自己,对他温和、慈爱些。噢!给我一个小时用来解释、认罪、赦免吧!」切勿让同样的悔恨掺和在我们的丧亲之痛中;让那些激荡在我们胸中却常遭压抑的高贵情操能及时表达出来。

??读者中若有人哀痛逾恒,让他记住,那感觉上难以平伏的,必须用意志去平伏;在伤心的事上把自己的意志靠在神这边,祈求神按着他的旨意接纳并调理这件事,须知神为我们所量的地界座落在佳美之处。顺服神的旨意,这是它所有的要求;若神许可,他会平伏你所有旁生的思想,把你全人带进甘心接受的境界。「我的神啊!我乐意遵行你的旨意。」[他虽击杀我,我仍信靠它](伯十三15,另译)。



二、其次我们应察知亚伯拉罕的自白。

??「亚伯拉罕从死人面前起来,对赫人说,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创二十三3~4)。悲伤使人真情流露。一切顺利时,我们将秘密藏里起来;一旦忧愁把遮幔扯开时,内室里的秘密便显露出来。把亚伯拉罕看作伟大、富有的族长,我们便无法识透他内心的想法。他在这地已住了六十二年,此时必不再有初来时那种孤单的感觉,或许已像邻近城邦的王子们一样安居乐业。一切也许如上所料,但当他失去心爱的撒拉时,你却听见他在悲伤中道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

??这句话极值得注意,也是他的后裔从未忘记的。论到应许地时,神藉着摩西对以色列民说:「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二十五23)。当大卫和他的百姓预备为耶和华建造华美的圣殿时,他代表发言说:「我算什么,我的民算什么,竟能如此乐意奉献?因为万物都从你而来,我们把从你而得的献给你。我们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与我们列祖一样。我们在世的日子如影儿,不能长存」(代上二十九14一15)。此外,他又在诗篇中恳求:「耶和华阿,求你听我的祷告,留心听我的呼求。我流泪,求你不要静默无声,因为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诗三十九12)。亚伯拉罕的这番话深深镌刻在以色列民心中,以致使徒用它作为民中所有信心伟人的墓志铭:「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来十一13)

??那使亚伯拉罕长年秉持这精神的,是什么呢?惟一的答案是:「要找一个家乡」(来十一14)。这家乡是日头未照过,地上的河流未灌溉过,露水未滋润过的。那是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它是一座有根基的城,由神建造、经营;那裹不需太阳或月亮,因为耶和华神和羔羊就是光。自出生地连根拔起之后,亚伯拉罕再也不能生根于任何地上的家乡;他的心灵经常保持觉醒,切切企盼神的圣城,只有在这天家中,像他这样尊贵的灵魂才能遇见自己的同侪,才能获得安息。他拒绝苟安于次好的,所以,神被称为他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为他预备了一座城。这么超拔的灵魂真令我们惭愧啊!属灵光景良好时,我们自称是「天上的国民」;但往往与人交谈的内容却不是天国的事,而是日常现实的琐务。我们宣称在寻找一座城,一面却兢兢业业在世人中为自己营谋笃定的地位;扬言视万事为粪土,但一耙在手,拼命攒聚地上财宝,其急切的情态正暴露出信行不一的虚矫。



三、我们且应察知亚伯拉罕的信心。

??人们惯于把死人埋在祖坟近旁。前代的坟茔往往成为后代凭吊的遗址。所谓落叶归根,许多民族喜欢回到祖坟所在地安渡晚年。美国人极爱到英国访谒祖先偃躺着的教堂墓园。犹太人年迈后总选择回到巴勒斯坦,以便死后能埋葬在那掩埋着祖先遗骨的乡土中。亚伯拉罕起初也想到远方哈兰的那座坟,其中掩埋着他拉和哈兰。他应把撒拉运到那儿吗?「不!」他想:「那地方再也与我无关了。惟一与我有关的士地,便是目前寄居的这块地。以后我的子孙要生于斯长于斯,由此繁衍出去,像海边的沙,夜空的星。因此,我应该把坟茔——撒拉和我安息的地方——设立在这地的中心,作为后世子孙聚集的中枢。正如神已预言的,经过四百年的受苦和煎熬,他们要再回到这里。为了迎接他们日后的归来,我应确保这地的主权;神所预言的必要成就!」

??何其美好啊!亚伯拉罕因着对这事的信心所采取的行动,以及他拒绝从人,只肯从神的手中接受这地为礼物的结果。邻近地域的众首领一听他的请求,随即奉上他们的坟地让他自由选择,同时特别指出他们当中无人会保留自己的坟地不给像他这么尊大的王子。后来,他托他们为他向琐辖的儿子以弗仑求购田头上的麦比拉洞,以弗仑自愿在同族的人面前将这洞送给他,亚伯拉罕拒绝了。这是神要送给他的礼物,日后也全是他的,这时他却乐意为眼前的使用权付出合宜的价钱,除了他那全能的朋友之外,他不愿从任何人白白接受这地为礼物。

??因此,经过几番礼让的交涉,按着至今仍盛行在东方人中的庄重作法,「于是,麦比拉、幔利前,以弗仑的那块田,和其中的洞,并田间四围的树木,都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乃是他在赫人面前,并城门出入的人面前买妥的,(创二十三17一18)。当时,人的见证与今日的法律文件具有同等的约束力。

??在那里,亚伯拉罕埋葬了撒拉;以撒和以实玛利埋葬了亚伯拉罕;以撒和他的妻子利百加也葬在其中;在那里,雅各埋葬了利亚,约瑟埋葬了他的父亲雅各;直到如今,在回教徒出于嫉羡的守护下,他们的遗骸仍未受历史变迁和风雨的侵害,依旧安然沉睡在那里,等候着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以更伟大、显赫的规模实现的那日。

??神的应许尚未完全实现。亚伯拉罕的后裔「不过暂时」(赛六十三18 )拥有应许地。曾有一段长久的日子,这地为他们的仇敌所盘据;然而,不久神将再次从各地招聚他的选民回到这地。蔑视神的异族再也不能蹂躏那些神圣的古迹;而群山万壑,和巴勒斯坦的牧原,又再度归给神的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9 编辑

对呼召的反应--创世记二十四58


??让你的想象溯回三千八百年前。柔和的斜晖洒在幼发拉底河灌溉成的肥沃牧原上,照亮了点缀着牛群、羊群、屋舍和村庄的整片景观,以其特有的斑斓为小城哈兰镶上了金边。这哈兰城是百年前他拉从吾珥北来歇脚时创立的,歇脚之??后,决心不再往前行;那时,他拉尚为么儿的去世伤痛,便以他的名为这新的聚落命名。此后,房舍陆续起造,外围也筑了一圈东方型式的城墙。后来,他拉死了,原先的游牧行伍在神的命令下再次出发,穿越沙漠,前往未知的应许地。只有家中的一支——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这房——继续留住原处,由拿鹤的儿子彼土利当家。本章所要叙述的事件发生时,彼土利的妻子还活 着,他们有个儿子名叫拉班,女儿名叫利百加,正值豆蔻年华。

?? 在眼前这片牧原景观中,我们的注意力落在少女利百加身上。他年少的岁月都在这古城里用过。虽然身为族长的女儿,他却未染上今天许多家世良好的女子惯有的娇慵、散漫,他勤于劳动:腌制肉食,放牧牛羊,就像日后他的侄女拉结在同地所作的一样;他把水瓶摸在肩上的姿势更是优雅动人。小城里所有人他都叫得出名来,也听人提过那些在他出生前便横越沙漠往远方去的亲人。许多年了,他们音讯全无。他从未臆想过世界有多广大,他所住的小城在地球的那个角落。即使在最狂放的梦中,也未曾想象会在这小城以外的地方终其一生。他步履轻巧,仪态窈窕,心思纯洁,亲切又大方,如圣经告诉我们的,他容貌极其俊美——这么年轻的女子怎么也想不到如神所命定的,不久自己就要被带离宁静的家园,栖身在黄沙之外的辽阔世界。

??一个特别的黄昏,有个外地人歇脚在城外的井旁。随着他的是体体面面的一队骆驼行伍,共有十匹,每匹骆驼满载物品,一副风尘仆仆的神色。这队行伍等候在那里,彷佛不知下一步该如何。领头的那位也许是以利以谢,亚伯拉罕的老管家;此番他受主人之命前来,要完成一项严肃的任务。亚伯位罕这时已相当老迈了,儿子以撒年庚四十,老人家希望见到儿子娶得合宜的家室;虽然他从未怀疑神对他后裔的应许,却渴望能亲手拥抱孙子——连接他和后代的第二环。于是,他要求自己所信任的仆人立下一双重的誓约:
    第一,不可为以撒娶附近迦南地中的女子为妻,而要往他的本地哈兰去,从他的本族中为以撒娶妻。

    第二,决不可带以撒回哈兰去。这誓约的成立乃出于亚伯拉罕的信心:带他离开本地本族的神必会差遣他的使者引领老仆人,助他达成任务。

??天将晚,「众女子出来打水的时候」,这位忠心的老管家带队抵达城外的并旁。他呼求耶和华,称他为「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愿他施恩给主人,使自己能遇见「好机会」,顺利完成任务。他的祷词透露着何其美好的单纯和信靠,正反映出那因着亚伯拉罕与神同行而弥漫别是巴井旁整片棚区的敬虔。今天,主人们若将雇人当作灵魂而非帮手看待,又顺着他们对雇主特有的尊重,于朝夕相处间以身作则加以感化,恐怕佣人们的许多缺失都能避免。可悲啊!基督徒家中的佣人常觉得主人的信仰对他们并无吸引力,因为只是口里宣告,却少身体力行。

??生活中的每件事我们都有权向神倾诉。对数过我们头发的神而言,再琐细的事也不算微未。一天若不祈求神赐下「通达的道路」,这天便算白过。清晨或黄昏来到井旁时,且把当天的事务交托给神,相信他必引领。倘若平常如此,更何况那些对未来的道路具有决定性的日子?向神祈求兆头并无不可,亦即恳求他藉着日常的境况指示他的心意,再以从他来的圣灵加以印证,使那已经镂刻在我们良心上的感觉更加具体化。我们固然无权要求兆头以便满足病态的好奇心;却可要求神以外在情况来指示他的心意。是圣洁和喜乐的灵引领这位敬虔的仆人向神提议:前来汲水的女子若有爽快、热诚地回应他索水要求的,他便是神为主人的儿子所预定的妻。事情就如他所提议的发生了,就像发生在一切似孩童般单纯信靠神的人身上——「话还没说完」,答案就出现了。

??接着发生的事不必再细述了:献上贵重的首饰当聘礼;老管家低头敬拜神,承认神在答应祷告中所流露的慈爱;女子快跑回家;母亲和哥哥望着华丽的礼物赞叹;喘着气叙述意外的巧遇;拉班熟络地前去迎接来客,一看满载的骆驼队,欢迎声更加热切;卸下骆驼,喂草料,拿水给来客和随行的人洗脚,并摆出食物让来客吃;来客不吃,要等把事情说明白、办成后再吃;以煊赫的措词诉说亚伯拉罕的昌大;叙述沿路神的带领,指出利百加就是神所指定的;请求他的亲人以慈爱和信实接受这件婚事;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老管家高兴得俯伏在地敬拜神一—「看哪!」他们说:「利百加在你面前,可以将他带去,照着耶和华所说的,给你主人的儿子为妻。」

??当下,来客从行李中拿出金饰、银饰,并衣服给俊美的利百加穿戴;他的母亲和哥哥拉班也得了合意的宝物。然后,他和随从们才「吃了、喝了、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辞却了善意的挽留,亚伯拉罕的管家立即动身回去,带着利百加和他的乳母;利百加坐在骆驼上,全人里覆在少女的梦想和惊叹中,家人祝福的声音透过清晨馨香的空气回荡在耳际:「我们的妹子啊!愿你作千万人的母,愿你的后裔得着仇敌的城门。」

??且让我们按下不表这个有圣灵和真理运作其间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世记中,这段叙述文体是最为华美、婉约、谧静,充满了使四海融为一家,使每个角落的人都受感动的自然笔触。现在,且让我们进一步引申出两三项教导,
以阐明神的呼召,以及灵魂对其应有的反应。



—、给蒙神呼召之人的教导一让祷告全面渗透我们的事工。

??这位老仆人像他的主人一样,若未祈祷,就不往前一步。并非说他总是出声祷告;当他站在井旁时,没有人知道他在祷告。他也未任意指使神,而是把整件事交托给他,因他已向亲爱的主人证实它是值得信赖的朋友。这差事的确艰难,种种情况似乎尽皆不利。一个年轻的女子肯离家跟他这位陌生人远渡黄沙去嫁给素未谋面的人吗?「这女子也许不愿同我离去!」即使他愿意,他的亲人恐怕不愿意;但是,他祷告,再祷告,神便赐给他通达的道路,使他达成任务。

??有时我们会被差遣去作一件不可能作成的事。从人的角度看,这项任务必然失败,但信靠神的人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失败」这个字。默默祷告的馨香从他们的心中发出,上达神的面前。看来绝望当头的事,反而能够成功。基督的工人啊!开始任何事工时,无论是服事个人或教会,请务必祷告:「使我今日遇见好机会!」

??我们也必须等候神的指示。亚伯拉罕的管家提出一项要求:若有女子是神为以撒所预定的妻,他必须主动打水给骆驼喝。有些人或许认为这要求有点琐碎,其实却是对女子的性情最准确的考验。它流露出一种出自内心的诚挚,超越传统礼节的要求;又指出一种绝不高傲的个性。这种细微、不经心的行为岂非反映性情的指标?常常神的仆人之所以犯错,是因为拯救灵魂的作法过于卤莽;往往未曾活在神的旨意中,或寻求神的命令,也未等神开路,便冒然从事。须知我们并非总能了解那环绕着人心的庄严奥秘、那灵性可能沦落的深渊,以及感性如何厚厚蒙受尘俗和冷漠的遮蔽。只有神了解这一切;我们应当极尽智能仰望、信靠,等候它开路让我们得窥人心的堂奥。在这事上,神不会失信;我们祈求,他必垂听、应允。

??让我们多多赞美主。老管家说起他主人来,真是滔滔不绝!他没有一句话提到自己,或以任何方式自诩,乃是专心致意地陈述身在远方的主人的成就。这岂不也是使徒们的特色?他们传扬主耶稣,不传扬自己;他们的讲论有如透明的无色玻璃,单单让基督的荣耀穿透。噢!我们是如何在推销自己,以致人们离去时所赞许的,无非是我们。让我们的自己从讲论的主题中消失吧!当我们的举止彰显出基督性情的美丽时,我们的信息应为:「耶和华神已经大大赐福了基督,我们的主,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使他从死里复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和一切有名的。他配得权能、富足、能力、尊贵、荣耀和祝福。」倘若你的话语获得喝采,务必将一切荣耀归给话语的源头——一神。



二、关于呼召的本身。

??在这故事中,一位朴素的女子蒙召嫁给地上一位富有、高贵的贵族子弟。呼召的临到与他的价值、财富、或美貌无关,乃因亚伯拉罕心中的意愿和拟议。同样的呼召要临到每个听见福音的人。在穹苍深处,伟大的父神居住在其中,他有一个儿子、是他独生的爱子。他立意在人类中拣选多人出来,组成一个教会,永久许配给他的爱子为妻。这样的呼召临到你,非因你配、或富有、美丽;乃是它心意的策划。它多么希望你能甘心舍弃一切所眷恋的;这便是他的信息:「女子阿!你要听、要想、要侧耳而听,不要记念你的民,和你的父家,王就羡慕你的美貌,因为他是你的主,你当敬拜他」(诗四十五10一11)

??罪人哪!倘若你遵从了这呼召,便要失去自己的名,而换上他的名;穿戴上他的华美宝饰;分享他的富足;与他同坐在宝座上;一切全是你的。你愿与这人同行吗?愿离弃一切,成为基督的人吗?愿将心献给肉眼看不见的爱人,永远属于他吗?来吧!让为耶稣求亲的圣灵(像亚伯拉罕的仆人为以撒求亲一样)护送你,带领你到耶稣那里。



三、如何面对这呼召?

??我们必须为它预备居所。「进来吧!蒙福的主,为什么站在外面呢?我已经备好了房子和寝室。」主回答说:「客房在那里呢?」客栈没有房间让基督容身,但我们必须在心中为它预备居所;至少我们必须愿意让他为自己预备居所。

??我们必须作见证。「女子跑回去,照着这些话告诉她母亲和她家里的人。」一旦你听见呼召,接受了应许的宝饰作为基业的凭据,就须回家告诉亲朋,诉说神为你成就的大事。

??切勿因循苟且,接受肉体和血气的怂恿。人情和处境都有可能耽延我们动身走天路。这是撒但的诡计,为要破坏我们和基督间永远的结合。绝对不容耽搁或延期。当被问:「你愿与这人同去吗?」务必立刻回答:「我去!」

??旅途漫长又劳累;但一路上女子的心深受忠仆的描述鼓舞着。她那一篇篇有关未来的家以及自己将与之结漓的那位男子的故事排遣了长途跋涉的无聊。这男子,「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虽不得看见,却因他就有说不出来的喜乐。」是的,她已经爱上他了,切切盼望与他见面。

??见面发生在日暮时分。以撒出来在田间默想,心中隐隐悼念着母亲,一面企盼他的新娘到来。当他举目往牧野一看,哇!骆驼回来了。两颗年轻的心灵已交溶在一起了。多么令人雀跃的初见啊!利百加忘掉了旅途上所有的艰辛和远离亲朋的怆然。这岂不是那最美时辰的写照?当满有恩典的圣灵引领我们来到主的身旁,面见这位所有圣善的心所爰慕的新郎,我们将永远与他同在,永不分离。

??寂静的家园历经二十年之久才有了孩童笑闹的声音;先祖亚伯拉罕足足饱享了十五年儿孙绕膝的快乐。年老的他沉缅在过去中,把其中发生的故事——讲给孙子们听。有一则故事是孩子们百听不厌的,那便是他们的父亲曾经爬上摩利亚山的巅峰,在那里起死回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10 编辑

归到列祖那里--创世记二十五8


?? 世间再也没有一个人比亚伯拉罕,更广泛地在各族与各时代中,激起人们的敬意。敬虔的犹太人希望死后能安息在先祖亚伯拉罕的怀里。成千上万的人把作为他后裔的身分视为进入天堂的许可证。使徒保罗和雅各的教导虽各有侧重,却一致鼓励亲眼见过主耶稣的早期基督徒效法亚伯拉罕。中古教会在旧约人物中单单将他封为圣徒,乃是出于集体的赞同,而非教会的谕令。回教徒尊奉他,仅次于默罕穆德。使他受到普世尊祟的原因是什么呢?非因一整个民族的伟大行动由他领头开始,或因他英勇又明智,拥有大量的财富;历世历代以来,他之所以成为众人敬仰的目标,乃因他崇高的信仰生活。

??他的性格建立在强而有力的信心上。「亚伯拉罕信神。」凭着这信,他离开本乡本土,前往虽有应许,却未得明示的地方。凭着这信,他让罗得选择自己认为上好的,因为他确信神为信靠他的人所预备的,远超过人自己所能营谋的。凭着这信,他长年等候,相信神会赐给他应许中的后裔。凭着这信,他过着游牧的生活,终生住在帐棚中,决意不再回到起初定居的城乡。的确,他的灵魂热切盼望神的圣城。凭着这信,他献上以撒,埋葬撒拉。

??他的信心并未止于己有,反之,它结了许多果实。若接着新约所列举的信心果实加以查核,我们会发现他——彰显彼得后书所举出的一系列互相连贯的美德,它们就像一座黄金阶梯一样,横跨天地之间,沟通了天人两界。

??他有了信心,又加上德行(或作豪壮的勇气)。有什么比他迅即武装仆人作战的举动更英勇?他率领一队仓促成军的牧人突击训练精良的亚述军,一举击溃他们,使他们四散如狂飕中漫天飞舞的糠枇;然后,他大有掳获地沿着约但河谷凯旋而归。

??有了德行,又加上知识。终其一生,他都在神的学校中作学生。一年又一年,关于神性情的新启示一次次临到他。有关神及其神圣性情的知识,起初对他原为未知之域,这未知之域在他视界中逐渐扩大;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与神的交谊更加密切,终于爬上信心的巅峰,从那里俯视神本性的长阔高深,遍览它的汪洋、山脉和平野。

??有了知识,又加上节制。他的自驭功夫充分显示在拒绝所多玛王的献礼上;当罗得的仆人兴风作浪时,他也克制了自己的脾气。最能自制的人,也就是最刚强的人,能够完成懦弱的人无法承担的事。那因着身为神的仆人而具有自制能力的人,个性最是迷人;因为他懂得治理自己,便能正确督导他人。

??有了节制,又加上忍耐。论到他时,新约说道:他「恒久忍耐」(来六15)。长年毫无怨言等候神的时间临到,这忍耐非比寻常。他存心安静,不从世界支取安慰和帮助;正如诗人所形容的:「我的心平稳安静,好象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我的心在我要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以色列阿,你当仰望耶和华,从今时直到永远」(诗一三一2一3)。

??有了忍耐,又加上虔敬。他最显着的特性之一是虔敬——一时时感受到神的同在,对他存一颗爱与敬虔的心。他在何处扎营,便在该处筑坛。示剑、希伯仑、别是巴都透过这标记见证了他对神的敬畏和爱。每遇困厄,他的自然反应便是求助于神,像儿子求父亲一样;他与神之间圣洁的交情使他如今仍被东方人称为「神的朋友」——他最为配得的这名称几乎掩盖了我们所熟知的「亚伯拉罕」。

??有了虔敬,又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些对神敬虔的人却缺乏对亲人的爱。亚伯拉罕并不是这种人。他是个充满温情的人。在他平静的外表和俨然若王子的神态内,跳动着一颗温暖、慈爱的心。请听他那热切的呼喊:「但愿以实玛利活在你面前!」神自己也为他对以撒的爱作见证:「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亚伯拉罕的性情因此可以比拟为崇山峻岭,其巅峰耸入风暴袭击不到的云层之外,与诸天对话;其山腰布满森林和草原,有农家楼居,活泼的孩子们在嬉笑声中编缀着挂满胸前的花圈。

??有了爱弟兄的心,又加上爱众人的心。待人接物时,他慷慨、坦诚又大方;毫不计较地为麦比拉洞付出巨额的价钱;丝毫不倨傲的他,和蔼、谦让,常常爽朗畅笑。由于与神建立起正确的关系,他那安详、高贵的心所含蕴的和煦光辉,便能照暖周围的人。

??所有这些信心的果实都充充足足的蕴藏在他里面。因此,他从不贫瘠、不结果子;这些美德确立了他的蒙召和受拣选,也将他预备妥当,得以丰丰富富进入神——一我们的救主——一那永存的国。希腊原文「n入ovqlu,56*口*叭」(丰丰富富的进入)具有非常深厚的寓意,按字面的意思着,是指满载掳物凯旋回归本城的英雄受到盛大的欢迎,其中有合唱队的颂歌,万民腾欢的喝采;另外它也意味着神所喜悦的灵魂,在天堂门前将要接受的迎迂——一其隆重、热闹,处处散发皇室般的威仪,恰如历代以来那些功业彪炳或擅长在同伙中激起赤胆忠诚的人所获得的殊荣。谁最配得这么盛大的迎迂?当然是亚伯拉罕,他活了一百七十五岁,「寿高年迈,气绝而死,归到他列祖那里。」

??「亚伯拉罕气绝而死」。他面对死亡毫不抗拒,未尝眷恋人世,乃是乐于归天;当天使前来呼唤时,他毫不挣扎地欣然就道,灵魂回到它的源头——一神的身旁。

??他归到列祖那里(列祖原文作「本民」)——这并非指着他的躯体,因为他并未葬在祖先旁边,而是与撒拉同埋。这当然指着他的灵魂。各族的先祖们对未来所知或少,却觉察到有个他们本族聚集的地方,在那里,所有敬虔和圣洁的灵魂要——归回,与他的本民团聚;他从其而生,承受其名号,与其具有相近的志趣和情操。

??何等感人的死亡交响曲!死便是与我们的同族团聚,进入一个伟大族类聚集的世界,每个前来的人都有欢呼相迎。你的列祖在那里呢?我相信他们是神的子民;那么,与你同名,站在彼岸迎接你的人比此刻围绕你身旁的人要来得众多;其中有多人是你不认识但却认识你的;多人是你珍爱却暂时失去的;又有许多,若少了你,喜乐便不能满盈的人。他们在那里成队成列欢迎你。切勿让他们失望呵!且记,如果你的列祖是神的子民,你若不先在信和爱中归入基督,就不能回到他们那里去。

??高贵的亚伯拉罕确信成圣的灵魂必在另一个国度蒙受悦纳。天堂并不是个充满囚房的牢狱,它是个家。家中岂无衷心的悦纳和眷爱?只要读到大卫前往他的爱子那里,保罗盼望与听他道而悔改的人再相见,妇女和门徒们能够从基督荣耀的复活身躯上认出救主的形像和慈爱一—我们便与先祖一起相信:死亡其实是与更深层意义的亲族团聚。属灵的亲和感能沟通所有的世代和永世,能在世界每个角落发现自己的同类。

??「他两个儿子,以撇、以实玛利,把他理葬在麦比拉洞里」——这两个人大不相同。以实玛利是使女所生的,乃是律法之子;以撒是正房妻子所生的,乃是应许之子。以实玛利野蛮又跋扈,脾气像「野驴」;刚愎自用的他,傲慢、独来独往,有仇必报;以撒则沉静而退让,温和而顺服,甘心背柴、受捆,让出井泉,将管家的权柄交给妻子。然而,这些差异在哀悼的时刻里全被抹除了。从沙漠中赶来,带着大队孔武有力的壮汉,以实玛利与他父亲的另一个儿子复合;后者迥异于他,取代他继承了家业,这一切的差别都在那时辰里化解了。

??无数邻近区域的族长们聚集在墓穴旁,向这位长久住在他们中间的尊大王子致最后的敬意。在妇女的哀哭声和至今犹流行于中东地区的悼亡曲中,这位不计一切代价信靠神,越过漫漫黄沙,往远方朝圣的人,遗体被一队忠心的仆从抬着,越过一大片静穆的帐棚,隆重地葬在他贞节的妻子撒拉的骨骸旁。在那里,他们安睡到如今,当主再来的时候,将被提升天。

??神从极其平常的本性中塑造出一个可以与他像朋友般交往的人物,和一个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的生命。当人把自己的心和生命如土壤般全然交托给神时,他可以从其中随意栽培出任何谷实。我们为什么不把自己完全交给这位神圣的垦殖者,请求他以自己那可喜悦的良善并大有权能的信心充满我们?让我们完全信靠神,随时彻底顺服它;当年日逝去,必有果实可以荣耀在至高之处的他,我们的日子也将发出永不止息的赞美。



------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2.2024 05:0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