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acarew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 佛 不 可 仅 敬 信 一 师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1.2.2008 23:09:47 | 只看该作者
你说到的什么净土在哪里,实际上从地方上看并不是关键的观点。
有人刚刚从道教转向修学佛教,于是向别人问了同样的问题。说六道之外又是什么地方呢?觉得肯定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六道之外。其实道教为了应付佛教的挑战,也模仿佛教天道的种种划分,不但炮制了道教版本的三十三天,而且坚持说无色界天之上还有几重天,就是三清的住所太清境,上清境,玉清境。其实这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净土所闹得笑话而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1.2.2008 23:27:2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劝人向善,我的理解和几位师兄也不太一样啊。

佛教也很赞叹能有慈悲心的人,但是慈悲心为众多善教所共有,绝对不是佛教的决定性特征。佛教修行的关键是菩提心,就是为了一切众生都能解脱轮回的伟大发愿和行为。因此,一个根本不信佛教的人,绝对没有可能升起哪怕是世俗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议。只要心相续中升起过一个刹那菩提心的众生,哪怕一个牦牛,都值得我们顶礼。同时在心相续中升起菩提心的那一个刹那,你的名字意义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已经成为一个大乘的菩萨了。

反之,毁谤心相续中升起过哪怕一个刹那菩提心的众生,也会造业无边。如果对一个发心的菩萨升起哪怕一个刹那的嗔恨心,将要感受在地域中长达一个大劫的果报。正常男士弹指所需要的时间为弹指间,一个弹指间有六十四个刹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1.2.2008 23:2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2.2008 00:07:07 | 只看该作者
佛教似乎不认为有灵魂的吧,那出入轮回的是什么呢?
佛教认为一切皆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2.2008 00:29:00 | 只看该作者
谁说一切皆空是指什么都没有啊???这个理解好象不太合乎汉语常识。。。

我们中国同胞,不能信了外国的教就连中国的语言都忘差不多了。。。
:)

我的理解,所谓空,是指名利,金钱,身外之物,应该放在心之外。请师兄们指点。

[ 本帖最后由 brotheryu 于 2.2.2008 13: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2.2008 12:27:50 | 只看该作者
转自《正信的佛教》圣严法师著
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不。佛教不相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实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
徒,而是‘神我外道’。

当然我不认为此人所说代表佛陀的教导。
但是佛教里宗派过多,自相矛盾的也太多,所以我前面才会问,到底应该以哪个为基础,与此基础矛盾的,是否属于伪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2.2008 12:5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sonal 于 2.2.2008 12:27 发表
转自《正信的佛教》圣严法师著
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不。佛教不相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实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
徒,而是‘神我外道’。

当然我不认为此人所说代表佛陀的教导。
但是 ...


从我对佛教的了解,我觉得佛教是讲神识的(也就是通俗讲的灵魂)。 纵观藏密的生死书中对中阴身的描述和地藏经中业力所感地狱罪报的示现,这个神识是主角。没有神识,那么什么去轮回,什么去极乐?要是那样,就正如民间讲的,死了就一了百了,那么我们还修什么净土?讲什么涅磐呢?所以我觉得佛教所讲的神识和其他宗教或者民间所描述的灵魂有差别。这点问题是需要仔细去研究和感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2.2008 12:54:06 | 只看该作者

佛教轮回说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众生由于恩爱执著、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诸苦恼不能解脱。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名轮回。《心地观经》说:“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轮回又称流转、生死、轮转、生死轮回、轮回转生。《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说:“贪欲、嗔恚及以愚痴,皆悉缘我根本而生。又此三毒,是诸苦因,犹如种子能生于芽,众生以是轮回三有。”[1]《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报恩品〉也说:“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2]《法华经》亦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轮回在三有和五趣的众生,都是被贪嗔痴等生死因缘所困缚,丝毫不得自在。所以,解脱轮回之苦,也就成为人生的一件重要大事,更是救护众生的指导方针了。

质实而言,轮回的本意即是“不稳定”,生活在不稳定的时空当中,世界的美丑和情绪的苦乐,都难以预测,难以把握,难以稳定,难以自如。

从时空的现象来说,每一种生命的现象都具有明显的不稳定因素。时空维度的差别,而导致了对世界观感的不同。而且各种不同的世界观感,可以在生死之际,进行彼此转换,此即生命现象的轮回。

从我们的情绪而言,每一个众生的情绪也都是极不稳定的。内心世界的苦乐感受,也就直接影响了生活态度和人生品味。而这些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品味,又是可以通过观摩、训练来改变的,在起心动念之际,彼此就能互相转换,这就是现实情绪的轮回。

凡夫具有强烈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是轮回生死的众生。佛菩萨解放了这种不稳定,因此是超越生死轮回的觉者。



一、生命现象的轮回

对于我们处在分段生死之中的人来说,三世轮回的道理,是很难明白的。但对生命现象的千差万别,却是可以肯定的。通过现代的科研调查,西方国家许许多多的“死亡经验报告”和“前生记忆事例”,已经论证了轮回的真实性。

站在现实的“我”的角度来看,如果现实这一切可以算作是“真的存在”,那么,三世轮回也应该如昨天、今天、明天一样的存在。生命如同一条河流,有上游、中游和下游,这条河弯弯曲曲,一期生命就如所见到的眼前拐弯的一段河面风光而已,我们不知道它来自何方,去向何处,但它必有来去。在河流的任何地方投下任何东西,这些东西就一定会伴随着河流往下游移动,常人所见到的只是河流的表面,因为常人的生命之河是受了严重的污染,如果清理了生命之河中的种种烦恼污染,便会明白生命中哪些是现在投下去的东西,哪些是过去就投下去的。所以说:“菩萨怕因,凡夫怕果”。从这点上讲,学佛修行就是一项生命的环保工作。临终关怀也是一项使生命更加庄严的绿色行动。

所以,相信三世轮回和因果循环,就是相信生命本身的一种规律。因为生命的内涵要远远丰富于生命的表面形式:表面短暂的,内在却是永恒的;表面错乱无序的,内在却是规矩宁静的。这些都能够在现实的生命中深深地感受到。

对于轮回的现象,在各种经典中有详细的描述,如《法句经》之〈生死品〉中说:“识神走五道,无一处不更,舍身复受身,如轮转着地。”《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观佛三昧经》卷六说:“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身观经》说:“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观念法门》说:“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

从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轮回的主体是“神识”,轮回的动力是“诸欲因缘”,轮回的处所是“三界六道”,轮回的形式是“舍身受身”,轮回的原因是“罪障深重”,轮回的结果是“受诸苦毒”。如此段段分离的生死状况,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分段生死。在神识受业力所驱动的情况下,生命长河中的不稳定情景也就显得那么必然,那么实际。

轮回的主体就是神识,可以相比中国人所说的灵魂(但不同于灵魂),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所以叫神识。《宝积经》说:“譬如风吹动诸树木,发起山壁水涯,触已作声。以冷热因缘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风体不可得见。……此神识界亦复如是,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体现色。”《增一阿含经》卷七说:“吾是神识也,吾是形体之具也。”《药师经》说:“彼自身卧在本处,具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楞严经》卷八说:“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地狱。”解脱轮回之后,神识就被净化了。所以,佛教不主张“灵魂永恒不灭”,而主张生命全体的缘起缘灭,相似相续,不常不断,无我、无我所,没有主宰。

从轮回的环境来说,就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从轮回的现象来说,就是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这是三类六种有情的生命现象,各道众生在时空维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吉凶祸福、智慧贤愚上,也是各不相同。如同电视具有六个频道一样,三恶道纯粹是悲剧的内容,三善道就是喜剧的画面,其背后的导演则只有一个,那就是轮回的主体——神识。轮回的其它因素,似乎都只是各种演员、场景和道具。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轮回中扮演一个喜剧的角色,当然也可以扮演一个悲剧的角色。同时,根据导演的需求和场景的情况,随时可以改变悲剧和喜剧的角色,这就是生命现象的轮回。

在轮回中的我们,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都是极不自由,也不能真正获得永恒的安定。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需要获得喜剧的三善道,而不应去那悲剧的三恶道。因为在善道里,我们才更有机会突破轮回的束缚。所以佛教临终关怀的起码要求,就是在临终者行将选择善道和恶道的时候,我们能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们能够以欢喜的心情去转世(换频道),从而使之有机会再进一步努力,解脱生死之苦。当然,根本目的就在临终或者中阴之时,能够引导他们摆脱轮回的束缚,从而获得彻底的解脱——使他们自己当导演。



二、现实情绪的轮回

除了生命现象的轮回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情绪上的轮回。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就是说明了一切外部环境的存在,也就是我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特别强调了我们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的环境和生命的表现形式,都是随着我们内心世界的美丑好坏来展现的。也就是说,六道轮回的各种情形和性质,实际上都存在于我们的情绪之中。

据说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曾经问志公禅师,如果有天堂地狱,能否带他去亲自一看。志公说可以。当时禅师就对着梁武帝破口大骂,惹得梁武帝怒火中烧,拔剑就砍志公禅师的脑袋。禅师一看,赶紧躲到柱子的后面,大声叫道:“这就是地狱”。梁武帝猛然发现自己上当了,这才立即表示惭愧,并向志公禅师道歉。禅师就从柱子后面出来,大声笑道:“这就是天堂”。梁武帝对此表示非常满意。

这是一种“推因知果”的解答方式。六道轮回的因就是善念和恶念,杀盗淫等十恶是三恶道的因,不杀不盗不邪淫等十善就是三善道的因。只要具有这些善与恶的心念,就会在条件具足的情况下,因缘和合,而得到相应的结果。因此,现前一念心的善和恶,就已经决定了当时体现的生命素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念和情绪,就是如此的不稳定和循环不已,此即现实情绪的轮回。

如果从“依果寻因”的角度来看,那么生命现象的轮回就是现实情绪轮回的外在表现。情绪的轮回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情绪不稳定,而这种不稳定的情景,也直接相对应于六道的性质。亦即在情绪上可以分为六大类,对应情况是:



六道情绪对应表

六道

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道

天道

情绪

无奈

不满

无知

好胜

正义

纯善

表现

嗔恨

贪欲

愚痴

激烈

五戒

十善



每个人都有这六类情绪,而且基本上都没有超出这个范围,不停地重复着这些无奈或者善良,这就是“轮回”的意思。当一个人的情绪经常处于无奈、不满、无知时,他所体现的现实生命就是痛苦的、黑暗的;而当一个人的情绪时常处在挑战、正义、纯善时,他的现实生命也就充满了光明和喜悦。这是必然之理,也是因果缘起的立足点。

在十二因缘的流转门中,无明、爱、取三烦恼,就是轮回的动力,即是现实轮回的主要情绪,即所谓“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因此,对于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就能体现出生命层次的提高。这也是佛教临终关怀之所以要特别对于老、病、死者进行引导的悲心所在。希望凭藉这种关怀,能够使亲人、朋友或者陌生人,都能够获得更加完美自由的生命。因为,轮回的束缚,是完全可以超越的。



三、超越轮回的束缚

既然轮回就是生命和情绪循环不已的现象,具有不稳定性,具有无尽的局限和束缚,那么,消除这种不稳定和解脱这些束缚,也就成为改善生命的终极目标了。所以,解脱生死轮回,就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义趣所在。

六道轮回之所以能够超越,是因为轮回的束缚乃是虚妄不实的幻象。六道都是由于凡夫众生的虚妄分别而导致的,轮回的本身并没有一个永恒真实的自我。轮回主体的神识就是“我执”的体现,这是生命中最大的一个误会!一切都是以“我”为中心,围绕这个被误会的“我”,而造作了各种善恶好坏的事业,随着这些善恶事业的力量,推动这个虚妄自我的主体——神识而上下循环,苦乐纷陈,轮回不已。

那么,只要能够解除生命中的这种“误会”,消除由于误会而产生的“我执”,停止以“我”为中心的一切行为,解放这个被束缚的“自我”,净化生命中的负面因素,使生命呈现其本来面目,就能够超越以“我”为轴心的苦轮,从此彻底解脱生死轮回。

超越轮回束缚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无非是“禅定”与“智慧”。修习禅定就可以消除不稳定的因素,使生命逐渐臻至稳定安详;修习智慧则可以解脱烦恼痛苦的束缚,从而达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洒脱境界,还我生命的真实。在定、慧都到了圆满极致的时候,宁静和光明的佛性,就完全显露出来。此时,我们才算真正有了永恒的皈依。

所以,佛教的临终关怀就是以“超越轮回的束缚”为目的,以适当的方法,使临终者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消除对自我的疑虑和误会。使其在生死危难的关键时刻,得以醒悟,回归自由的生命乐园——净土。

误会消除了,误会引起的六道轮回也终止了;生命觉醒了,觉醒之后的身心世界也没有障碍了。正如永嘉大师所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在知道众生轮回六道,苦不堪言,确实是世间最根本的大事之后,那就应该妥善地解决这桩大事,使人生充满觉悟的激情和超越的智慧,觉悟乃人生之真谛。只有通过对生命的究竟觉醒,才能够免除梦幻颠倒的生死之苦,才能够于大千世界之中来去自如。因此,“以觉为本”也就成为佛教人生观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之标的了。

[1] 见《大正藏》卷三,第644页中。
[2] 见《大正藏》卷三,第295页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2.2008 12:56:56 | 只看该作者

神识不灭的科学观(转贴)

神识不灭的科学观
明果
自古以来,大宗教家、大哲学家等无不坚信灵魂的存在和不灭。例如犹太族的摩西、耶稣,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以及我国的老子和孔子等,都亲证灵魂(神识)不灭,轮回确有。大哲学家如希□的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以及德国的叔本华等,都认定心灵不灭。毕达哥拉斯说:“不洁的灵魂,因为灵气重浊,而堕地狱。”意大利诗人但丁在其著作《神曲》中,也有关于地狱的描述。叔本华也说:“死为物质生命的最后,而不是自己存在的最后”。
  值得高兴的是,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尖端科学家们也正在用他们的科学实验探索灵魂的奥秘。1963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科学家约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获奖论文中说:“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无形的沟通物质,这就是灵魂的构成。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它控制着大脑,就好比人脑指挥电脑,它使大脑内的脑神经细胞发动工作,这种非物质的‘识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英国另一位著名科学家柏颇博士经过实验研究后,完全同意艾克理教授的结论。柏颇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独创的“科学正统的辩证系统”理论,至今仍为世界科学家们所采用。他和艾克理都因特殊贡献的科学成就而被英国女王册封爵位。加拿大著名神经生理学家潘非特博士也认为,人类并不仅是有物质的躯体,必然兼有无形的非物质灵魂。英国基勒学院的麦楷博士说:“至今仍无一种已知的学说和实验足以推翻艾克理和柏颇博士的生物有灵魂的理论”。
  美国加州工学院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史柏理博士,曾经以其分解人类大脑两半球的详细功能学说而获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他说:“人的自我是一种崭新的必要的非物质,只出现于复杂分层结构组织的肉体大脑,控制着大脑的每部分,制约着合计一百亿个脑神经细胞的机械功能的本能活动。”
  全世界很有名的数学家约翰冯纽曼博士,曾经发明精密的数学定理,为新兴的“量子学”奠下基础。他也提出了惊人的新理论:“人体可能具有一种非物质的‘识我’控制肉体的大脑和遥控物质。”
  冯纽曼博士曾被很多科学家誉之为“世上最聪明的人”。诺贝尔文学奖金桂冠诗人汉斯贝德说过:“我有时不禁这样想,像约翰冯纽曼那样聪明的脑子,是不是显示着世界上还有一种比我们人类更超越的种族?”
  著名物理学家菲列兹伦敦说:“冯纽曼的精微量子学说显示出物质上的实物只不过是人类意念所造成的而已,真正的实体是思想意念。”
  伦敦博士此语,与佛经所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及“相由心生”等不谋而合。这正接近了佛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及“有相皆妄”的境界,也正证明了佛经内对于宇宙奥秘早有精微细致的认识了!对照佛经来多看这些大科学家的论著,越来越感觉到佛经是超越太空时代的科学文献!
  1963年诺贝尔物理发明奖得主尤金威格纳博士,这位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大力支持冯纽曼博士的量子学说内涵的哲学部份:“人类具有一个非物质的意识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变化!”
  有些顶尖科学物理学家把冯纽曼的逻辑更向前推进一步,说:“量子学可作为超感能力(心力)的理论基础。”最敢言的科学家之中,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奥立弗柯斯达狄布赫格非常向往于爱因斯坦与朴多斯基与鲁珊三人合创的“宇宙中光速最快”学说(EPR学说),但是他亦倾倒于量子物理学说。
  爱因斯坦与其合创学说者所注意到的量子物理学预言这样说:“当两个双生般完全相同的分子被创造成完全相同物质的特性时,科学家若对它们两个分子之任何一个的观察,就会推动两个分子的另一个的‘立即’反应,纵然那另一个分子可能是在宇宙的另一端!”
  狄布赫格强调称:“爱因斯坦的三氏(三人)学说──光速最快说(没有任何其他速度比光速更快)并不完全正确,这学说无法解释上述的立即反应。”
  狄布赫格将从事一项新的实验,希望击破及推翻爱因斯坦的EPR学说,他认为“宇宙中光速最快”是似是而非的真理。他要用反传统的实验来证明:心力比光速更快!
  狄布赫格认为:两个相同而又分隔于宇宙两端的分子,只有在物体直接接触之时才可适用爱因斯坦三氏的“光速最快”理论,否则,EPR学说是不能解释两分子的遥远无限空间的立即反应的。
  上面一直都是在说明“心力”、“识力”的速度是立即的,而且是最迅速的,比光速更快的,而心力显然是由大脑内的非物质辐射超微波所发出来的“识”与“慧’。1984年,加拿大著名佛学家冯冯先生在香港《内明》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说:“心力速度超过光速。从念佛修禅中获得佛力引导的心力可立即穿越字宙时空;佛力又比心力更快、更强不知有多少亿万倍。”
  如今,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些世界上顶尖科学家已经开始求证心力比光速更快,他们已经逐渐步趋佛经的先见真理。很多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被佛教的真理及禅定所解放的潜能所折服。因在“超级导性”上的先进发现而荣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白赖恩约瑟芬博士,就是一位认真研习佛教经论和坐禅的科学家,他每天都坐禅以求进一步进入客观的真正内明的状况。这位剑桥大学的名教授得过很多著名的科学奖,包括著名的“菲列兹伦敦科学发明奖”,那是奖贺他的初次引起科学界注意的量子物理学的内涵精神,即“心力”与“识我灵魂”。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神经学系及心理系主任史谛文逊博士,根据科学家的灵魂不灭理论,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对灵魂不灭和转世轮回(再生)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研究论证,并出版了著作进行论述。他说:“有确凿的科学实验和现实事例的证据,证实东方古老的灵魂转世轮回的理论是真实的。”
  将佛学与科学同参互证的科学家为数不少。西方著名物理学家F卡普拉菱说:“古老的佛教典籍《华严经》中所叙,与现代物理学理论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事统一场论等尖端科学项目研究的日本著名科学家松下真一,发现佛学中的许多精义与现代一些科学实验所证实的结果极为一致,为此他着有《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一书,其论述令人惊叹!此外,佛教宇宙观中对宇宙的一些定量,宇宙中心说、时空相对观,观测宇宙的四维或多维空间、天文观等,与现代科学的内容及结论极相近似,令人叹服,真是不可思议!正是因为佛法的科学性和现实性,才使西方各国开始重视沸法,重新认识来自东方的智慧和真理。
  正如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所说:“如果有一个能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2.2008 12:59:02 | 只看该作者

请你正确理解中文!

《正信的佛教》圣严法师著
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不。佛教不相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

法师写的是 不相信 永恒不变的灵魂
我感觉不算矛盾吧,也算不上伪教吧。就算有不同的理解,其实也没有不正常的。

你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 本帖最后由 brotheryu 于 2.2.2008 13: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4.12.2024 10:1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