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acarew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 佛 不 可 仅 敬 信 一 师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2.2008 13:07:59 | 只看该作者

佛教不立灵魂说

最近有朋友在论坛上发帖子,询问是否有办法是自己的灵魂在死亡之后粉碎而不连累别人。看到这样的帖子,我心中非常地沉重。有师兄以佛教藏识、中有等就是灵魂的观点给予了一点的解释。随引起了我的一点想法。

    灵魂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之要素,能主宰人类之知觉与活动。据近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研究,几万年前人类就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之观念。然而,大致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之灵魂观始趋向非物质化之‘精神统一体’。例如某些宗教、哲学相信灵魂可以独存于肉体死亡以后,进而视之为不朽的精神实体。 许多宗教、哲学、社会学承认灵魂的存在,然论及其特质、本源、究极,则有极大之分野。有主张其与精神或心意等同义者,如灵魂生活与精神生活、心意生活等义无有分别。而主张灵魂说者,若自其所说之身、心关系而言,则立足于二元论;若自精神之体、用关系而言,则立足于实体论。近世哲学出现现象论、现实论、唯物论等学说,则大抵反对灵魂存在而否定其为实有。

  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释尊对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佛教系由实践之主体而重视心的存在;此一存在论,为彻底立于心、物二者相关的立场,并不视一方为不灭之实体,另一方为生灭之假相,而认为心、物二者皆空,无自性可得。在佛教轮回转生之说中,有一个概念,叫“神识”。所谓神识者,即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如《宝积经》上说:“譬如风吹动诸树木,发起山壁水涯,触已作声。以冷热因缘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风体不可得见。……此神识界亦复如是,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体现色。”《增一阿含经》上有言:“吾是神识也,吾是形体之具也。”《药师经》经说:“彼自身卧在本处,具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楞严经》说:“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地狱。”等等。

    近代有学者为方便大众接受,就说佛教“神识”这个概念相当于灵魂说。但更有大德认为如此有混淆佛教根本法义之处。一切佛法皆以因缘法为基础,贯穿于其中的就是三世因果的相用。人肉体死亡之后,佛教认为依然有业随身,这里的业随身,就是指个人的神识。所以,这个神识也是一个个人善、恶、无记业的因果体,无形无相,随业显形,随业成命,自受业报。神识随自身业报的消增改变而改变,个人的业报个人受,轮回道上独自承担,别人是无法替代的。这与世间学说所说的灵魂是不灭的、不变的、有形的说法是有根本区别的。这也是佛教不同于一切世间学说的根本所在。依此众生就有了改变自我命运的机缘,这就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也是一切事实的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2.2008 13:08:35 | 只看该作者

印光法师开示-谈中阴身

白话:凡夫居士 译

谈中阴身

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灵魂。所谓中阴身七天会死生一次,四十九天之中一定会投生等说法,不可以执着。中阴身的死生,是就众生无明心中,所出现的生灭之相来说的,不可以呆板的用世间人的死生之相来论。中阴身的受生,快的话一弹指之间,就会向三恶道或六道中去投胎,慢的话会到四十九天,甚至超过四十九天。

刚死的人,能使认识的人,在白天或晚上见到他们,他们与生人接触,甚至交谈,这种情形不仅中阴身可以,就连已经在善道或恶道中受生的人,也能在朋友及亲人的面前现形。虽然说这是本人意念的示现,其实此权力是造化主所操作的,因为祂要告诉世间的人,人死了之后,神识是不会息灭的,善恶的果报不是假的。否则阳世间的人不知道阴世间的事,则人死了之后,形体就朽坏,神识就飘散的瞎眼之论,一定会使很多人群相附和,这样就会使世间的人,全都陷入没有因果,没有来生后世的邪见深坑之中,会使善人也不警惕努力的修行品德,会使恶人更加穷凶恶极的造恶了。虽然佛陀说善恶有报,但是不能证明,谁肯相信呢?

现在由于亡故之人现形来告之,所以证明佛陀没有说谎,果报确实是有的,因此不但善人更加做善事,就连恶人的心,被这种情形与因果的道理折服,而也不致于太过恶劣。天地的鬼神,想要人们明白这些事,所以会有死亡的人在阳世间现身,阳世间的人到地府去判案子等事,这些都是用来帮助佛法,协助世间人事的治理的,此种道理甚是微细,然而关系很大。这种事,古往今来的书上有很多的记载,不过书上都没有说明这种权宜法的原因,及这种事所带来的利益。

中阴身虽然离开了身躯,但是依旧有身躯的知见,由于有身躯的知见,所以就认为需要衣服及饮食来滋养此身,这是因为凡夫的业障深重,不知道五阴本来就是空的,所以仍然认为自己与世间人没有差异。如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则当下就能脱离此身体而无需依止,这时就能五蕴都空而诸苦都消灭,真心显现而万德圆彰了。亡者的境界并非都相同,所以生者不妨随个人的知见来为他们办理资生之物,譬如焚烧冥衣,生者存着给亡者衣服的心就可以了,至于衣服的大小长短,岂能刚好?只要生者有这份心,而死者也领这份情,如此所施所受就适宜,由此可见一切诸法,是随着心念转变的大道理。

死亡之后,尚未到六道受生之间,就叫做中阴身,如果已经到六道受生,就不能叫做中阴身,至于他们附在人的身上,讲说苦乐之事,这都是神识的作用。投生一定是由于神识与父母的精子与卵子和合的,在受胎时,神识就已经住在胎中了。有人出生时,才被人见到他进入母亲的房中,这是因为父母行淫时,有其它人的神识代他受胎,等到要出生时,本人的神识才来,而代替的识神就会离开。

欲海回狂第三卷第十二页中,第八、九、十、十一、十二行中,也曾经问过此问题,书中原来的回答不太合理,我已经替他改正过来,你可以查看。原来的回答是说:「譬如鸡的蛋,有的有受精,有的没有受精,没有神识托的胎,就好像没有受精的鸡蛋。」要知道没有受精的鸡蛋,即使鸡孵了,也是不会生出小鸡的,因此怎么能用此来比喻呢?我只希望把这个道理讲明白,所以就不避讳替作者改过,而把原因告诉你。

圆泽的母亲,怀孕了三年,就是这种情形,不过这是就一般情况来讲,要知道众生的业力是不可思议的,譬如净土之业已经修成的人,色身尚未亡故,而神识就已经出现在净土,而恶业深重的人,身体虽卧病在床,神识则已经在地府中受到罪罚了。有人的寿命虽然尚未尽,而神识确已经投生了,因此当他将要出生时,全部的心神才会附到胎体中,这种情形也并非完全没有,不过代为受胎的情形是比较多的。三界的诸法,都是心所变现出来的,众生虽然在昏迷之中,然而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之处,正是心力不可思议之处,也是诸佛神通道力不可思议之处。

最近十几年来,我的眼力不能用,所以没有变法广引经论来证明,不过我所说的道理,都不是自己想出来的知见,因为这样是有罪过的。生死,是众生的大事,因果,是教化众生的大权宜之法,希望阁下能多多宣讲因果报应之事,以便成为你转烦恼及生死,成为菩提及涅盘的一大助缘,这样法门就有幸,众生也有幸了。

原文:《印光法师文钞》上册,页二一九,复范古农居士书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2.2008 13:10:24 | 只看该作者
说了这么多,希望你能对佛教所提及的神识有所了解。欢迎你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不管你是佛教徒也好,不是也好,探寻生命和人生的真谛是每个人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2.2008 13:21:09 | 只看该作者
我实在不想和你破口对骂。
你口口声声说自己修为不够,那就不应该随口乱说。你应该管好你的口舌,还有你打字的手指。

我来好好的问你,永恒的东西是不是就是不灭的东西?
不灭的东西,至少从产生之后算起,那么就是永恒的吧。所以不灭等于永恒,这个没有错吧。
既然是不灭的,其中必定有不变的东西,不然什么都变了,岂不是就都灭了?
既然佛陀也承认灵魂(神识)不灭,那就是有永恒的灵魂了。
这岂不是和xx法师说的有矛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2.2008 13:31: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sonal 于 2.2.2008 13:21 发表
我实在不想和你破口对骂。
你口口声声说自己修为不够,那就不应该随口乱说。你应该管好你的口舌,还有你打字的手指。

我来好好的问你,永恒的东西是不是就是不灭的东西?
不灭的东西,至少从产生之后算起,那么 ...


哈哈,那就让大家看看一个基督徒怎么样来佛教版骂人吧。

永恒 和不灭 
的意思,你自己查字典去找吧。

我的确修为不深,所以回复的时候,可能带着一些不好的情绪。

师兄的修为高,可以耐心回答你,我先闪了。
:)

[ 本帖最后由 brotheryu 于 2.2.2008 13: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2.2008 14:51:24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不灭和永恒的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我没有看过原来的文章,也不能断章取义的说明究竟法师的永恒是就什么方面来说的。如果理解成这样,永恒就是不能包括变化。比如某些外道认为人死后的灵魂永远保持不变,或者永久在天堂里,或者永久在地域里受苦。这个当然是外道的误解,法师反驳的灵魂永恒可能是这个意思。

佛教讲的神识不灭,纵然这里把神识勉强理解成灵魂,那也和灵魂永恒不同。不灭不否认形态的变化,可以在轮回中变化形态,可是不会消失。所以和一个永恒的灵魂分明不是一个意思呀。

[ 本帖最后由 横眉冷对波旬魔 于 2.2.2008 18: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2.2008 15:04:1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空性的甚深见解,不是用日常的语言能说清楚的,藏传佛教的波若论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但并不是可以任意解释。

你说的佛教很多宗派互相矛盾,我也对你的表态持反对态度。你不妨仔细想一想,古今中外有多少能人研究佛经,难道我们真的比他们聪明很多马?佛经怎么能让一个基本不了解佛教的人轻易就否定了?

所以佛陀说的很对,我们有时候必须要从自己的傲慢心上找原因。如果自己潜意识里觉得佛经就是那么回事,我随随便便弄一弄就反驳了,那就太主观臆断了。换句话说,如果众多的宗派真的有不同见解,那也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佛经,很多时候没有对错的差别。至于某些有争议的宗派,其关于教理的分歧也远远不是我等之辈能轻言对错的。

高僧们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很多时候不得不用比较粗浅的文字作答。如果在描述上有些不同就叫矛盾,那就不是一个真正客观的态度了。

[ 本帖最后由 横眉冷对波旬魔 于 2.2.2008 18:30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2.2008 15:39:54 | 只看该作者
很希望大家都来讨论,不管是佛教徒还是其他宗教信仰者。可以各抒己见,但是不要针锋相对,更不要采取敌视的态度和口气。我不希望这种火药味在佛理人生板块出现。所以希望大家心平气和讨论研究。静中求真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2.2008 16:0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横眉冷对波旬魔 于 2.2.2008 15:04 发表
所以佛陀说的很对,我们有时候必须要从自己的傲慢心上找原因。如果自己潜意识里觉得佛经就是那么回事,我随随便便弄一弄就反驳了,那就太主观臆断了。


这点我完全同意。人总是把自己的愚昧当作聪明。如果不能谦卑下来,就会和真理擦肩而过。
没有看过就作出评价正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只是佛经太多,即使要看也不知道从哪本看起。

我不知道这位法师对佛经的研究有多深,然而这位法师的文章里对其他宗教经典的看法是在太过粗陋,带着极深的偏见和傲慢,不免让人怀疑他研究的到底是哪些经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2.2008 16:37: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sonal 于 2.2.2008 16:01 发表


这点我完全同意。人总是把自己的愚昧当作聪明。如果不能谦卑下来,就会和真理擦肩而过。
没有看过就作出评价正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只是佛经太多,即使要看也不知道从哪本看起。

我不知道这位法师对佛经的研究 ...


你对法师的评价也有可能是基于你对他的文字不是很理解,因为他也许年龄大了,用的汉语还是有很多文言的成分。所以你有时也很有可能不是很理解,或是理解错了。

所以可以来交流一下。师兄们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9.2024 00:3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