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欧洲新报 于 6.10.2009 15:39 编辑 5 x/ E5 q' I2 u3 {
: z/ T) O7 F5 w- K; q 虽然遇到的求助者很多,但这一次,对我的触动尤其为大。从那天背上这个“包袱”起,我就一直在求索着解法。无非是想让那个陌生的孤独少年一路安好,让他的父母平静释然;当然,也为自己沉重的心理负担找一个释放的出口。
# X, u0 Y, B* _+ p3 K% M( z _% o求 助
; `% n+ x+ U3 L( s! V5 Z$ u# D& u9 m, f) Y9 V0 H: y9 k
" n* |5 Q9 g4 w/ t P/ o
同事将电话转过来时,我从他们简短的交谈中已经料到,是一个棘手的问题。8 [+ l+ d2 P1 D ^
0 x7 f5 u* F( Z* _* Q* _& `: s9 T9 q6 s
果然,电话那端是一位陌生的女性。只不过,这一次不是要我充当“知心大哥”,而是升任了“知心叔叔”;因为,她希望我帮助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儿子。* E( h6 L( _+ y4 Z. W
; h+ I4 K' g; c( r, h
, W& Q1 P/ F8 r& L D7 [" f$ k: z7 T
“范主编,帮帮我!每期都读《新报》,也常常看到你们联络专家,解决了一些人的心理、生活问题。我儿子无论如何都不愿呆在德国,并且给我敲定了最后期限:后天之前一定要给他订到回国的机票,否则,孩子说彻底崩溃掉了……可以帮我找到心理医生,或者你们见多识广、能开导一下孩子呢?”女士的语气焦急、无奈。
4 X. a) J( ?5 W$ c# ?+ h5 L
; a4 |1 O5 M* E u7 z
+ j3 ]2 r* X2 w9 j$ j, p 从她的叙述我了解到,她有一个12岁的儿子,最早生活在中国,后来他们稳定了就接孩子来德国团聚;但由于她与丈夫离异,同样在中餐馆奔忙的双方都没有精力来照顾孩子,所以只能把孩子送回中国老家,委托给年迈的父母照料。目前双方又都组建了各自新的家庭,考虑到生活环境和未来前途,又把孩子接了回来。但没想到,孩子回来后根本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父母亲人都忙于餐馆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亲情越发淡化;近来发现孩子情绪暴躁、易怒、厌学,总是一个人躲在家里郁闷着……
" M" N; g' P, ^* b5 N9 h# ]
3 z8 w8 T) |* R1 N7 B! Q8 L& X: m9 _' z) F2 x' U
“我们做餐馆的,接触德国社会有限、语言也不灵光,碰到这种情况,除了心里着急、真不知道怎么对待。我已经给他预订了后天的机票,但还是希望他能够留在德国,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你们打了电话。”母亲补充说。“能不能让孩子给你打个电话,你跟他讲讲道理?”0 M3 ^9 o- X6 N9 |' Y! H" h f
* q/ I: {8 P" Q) ^0 u$ D6 v
8 ^. T7 H' i7 _5 P/ c: b9 V9 c “能!”我没过脑子就给出了答案。也许,没有金刚钻、不该揽这“瓷器活儿”;但又能怎么样?任由这个饱受挫败的孩子逃避回去?回国以后又如何呢,远离亲情、孤独黯淡地独自成长?
* o: D% \' L0 M! {. `2 U; ?: r: h/ T5 s/ a: H L& V
9 x2 x" I3 I/ [- i- C
午餐的时候,我在想,现在的中国孩子都被宠坏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动辄就搞出惊天的大动作,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估计这孩子也是个“恶霸少年”,搞得父母如此没脾气,需要求助于他人帮忙说服。( S @' C- `/ W
2 K p+ Z) I X2 b6 w
) L2 S% E; l/ F3 T “喂!你是我妈妈说的那个范叔叔吗?”一个少年稚嫩的声音,还算和气、甜润; L7 j0 U" _( D
“是的。你是那个想要离开的孩子吗?先告诉我你的名字吧!”: \/ V, w7 m9 C" r/ T8 `9 W+ ?
“吉利!也就是Gilly的音译。”% g, {: I6 Y8 G- Y, V" s
“你好,Gilly。我们做个好朋友吧!我不会像你妈妈、爸爸那样说服你留下来;你大了,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无论去留,我都尊重你的选择。但决定之前,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你遇到的问题、把它解决掉;然后,不管你要走要留,就都会很开心。你有一点时间给我吗?; q6 a5 A+ A& L3 D- k4 q
“那好吧。反正我也没事做。”
% a* _- D; D: P2 I# p: B# u7 C5 Q0 `9 Q; c2 W2 D8 T
我们就此拉开了话题。虽然不是心理学者,但天生的敏感和多年的传媒工作阅历让我善于洞察对方,继而妥帖顺畅地沟通。记得大学时恩师曾经玩笑地“忠告”:你要不当记者,就去做骗子,干别的浪费了!“喜欢吃什么呢?”“我喜欢甜食————就是那种甜甜的、糯糯的小点心。”;“养狗了吗?”“以前在中国有个小狗,但在这里爸爸不让我养,说没有人照顾。”;“想回中国,是不是因为那里有个女朋友啊?”“哪里啊!我才这么小,没有女朋友;再说,中国学校里的男女生都不说话的!”……大约半小时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也随机切入了正题。
7 m' \' h# N' P! W: f, s+ w- { a
3 d( a9 \2 ~/ G4 } “每天早上我起来,爸妈他们还在睡觉;每天晚上我睡觉,他们还都没有回来。爸爸、妈妈 ,还有新的阿姨、叔叔,对我都很好,但我还是很烦。在学校里,德国同学不理我,当然我也不会理他们;老师的提问,我明明知道答案,但怕自己德语不好,所以永远也不主动回答。其实在中国,我是个很好的学生,怎么到德国就变成了这个鬼样子。喂、喂!叔叔,你在听吗?……”: U6 p4 @# l) d8 [. y
( k3 X& a2 C' h# v' n; L9 q" U8 B6 e
# p2 s- c2 t3 s8 c 我当然在听,而且,还一边琢磨该如何帮助这个少年。电话那端的Gilly,完全脱开了我武断的形象,他聪颖活泼、懂事明理,只是破损的亲情、差异巨大的文化背景给他尚且稚嫩的心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以至于陷他于今日这种逆反、抑郁、厌学、甚至厌世的被动境地。在他的网络空间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些“证据”。他在一篇题为《大病一场》的博文中这样写道:“好多天了。每天睡到三四点就醒过来,我已经到极限了。就像上次抽血以后,无力的坐在大街上,这种熟悉的无力感。所有人都和我说,别那么操心这些,可是我能不操心吗?一切都晚了的时候,你们开始重视我的心理状况了,可笑!如今你们自己也两难了,把那个选择权抛给了我,可悲!我知道,你们也累了。可是最累的人是谁?学习上的压力,心理上的压力,全都是我一个人在顶着……我能做什么?我只是个你们说大不大,说不懂事也懂事的孩子。” 而在另一篇日记《我对寂寞的定义》中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生活场景:“放学后,戴上耳机,这个世界就与我无关了。慢慢地,慢慢地往家走。不知什么时候,后面有个人喊我。他说,原来你也住在这附近啊?我和你一起步行吧。————明明应该感动的,我却在想:你可不可以快点消失!……”读到这些触及心灵的文字,又怎能让人& @7 y- V6 {. w9 c- F
心安理得地袖手旁观?!5 r4 l. p' M/ x' S+ f4 x" y
$ F# g2 P0 g9 \& X* {7 `5 \( e 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忙碌中抽空与Gilly聊聊天;虽然,他还是天天一个人寂寞地煮意大利面加番茄酱,但我力图通过几句调笑为他单调的生活加点佐料。终于,Gilly妈妈告诉我:他决定留下来,好好学习德语、融入这个社会。很快,他妈妈为Gilly找到了一家不错的私立寄宿学校,Gilly面试过后也很满意,只是唯唯诺诺地告诉我:叔叔,以后不能打电话了,因为学校周围方圆2公里都没有手机信号。
5 o7 y2 s' I1 z
2 q0 ]: W2 r5 J7 ]& u 回国公务,半个月没有联络过Gilly。回来后抽空问他妈妈,正巧他病了、赖在妈妈身边。与他的对话中,我看到了意料中的“反复”。“学校还是不错的,只是……只是……只是……”4 W+ i% W+ L* q2 N, L+ D5 @( Y; A# i
4 t0 }. y5 {, u% ]- U
从那天背上这个“包袱”起,我就一直在求索着解法。无非是想让那个陌生的孤独少年一路安好,让他的父母平静释然;当然,也为自己沉重的心理负担找一个释放的出口。: b9 t9 s( c: b7 d7 n x
2 }3 U% j1 l, K: B- Q6 i/ j6 x* e; a" U! E- i& g
如果您有更好的经验和方法,告诉我吧,谢谢了!
1 I0 ?8 m, E( z$ N9 d: |- X% u4 [6 t% G
# L0 a6 G* _, w" a9 c 范 轩
+ s( G. z% A! j' j8 T$ D2009年9月27日,于汉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