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42833|回复: 8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经杂说 连载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8.2.2004 18:4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虾米天使 于 21.7.2011 02:43 编辑 <br /><br />  敲门砖   
中国人一般的观念,讲到《易经》就想到八卦,想到八卦就和唱京剧拿鹅毛扇穿八卦道袍的连了起来。好像学了《易经》以后,便可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易经》是不是包括了那么多东西,能不能知道过去、未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   
刚才提到唱京剧,我们对《易经》,从京剧《三国演义》中就可以了解到,中国京剧非常注重脸谱和服装,舞台上穿件八卦道袍,我们现在看起来像是妖道,实际上八卦代表了最高的智慧。所以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这是我们自己站在本位文化的立场来推崇《易经》的看法。   
此外,我们看见京剧中的脸谱,有的在额上画一个太极图,就是表征这位剧中人的头脑中充满了智慧——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从这种戏剧艺术表现方面,就可以看到《易经》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被一般人重视的程度了。这是就好的一面看;就坏的一面看,一提到《易经》,有人就联想到那些跑江湖的、算命的、看风水的、卜卦的江湖术士。不管哪一种看法,都表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认识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易经》,所要走的路线,因为大部分人,以前还没有接触过,所以我们在这里先要使大家知道怎样去读《易经》这部书,先从怎样去认识它、怎样去了解它开始。至于深入的研究,有人研究了一辈子,也还没有搞清楚的,所在多有,包括我在内,研究了大半辈子,还跟一个初学的人差不多。实际上,讲这门学问,我自己都是战战兢兢的,觉得自己非常肤浅,没有办法向大家报告,不过有一点点可以提供大家的,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                                
洁静精微   
现在我们先说古人对《易经》的重视。《礼记》的《五经解》这篇文章中,提到《易经》这门学问时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据说这是孔子整理《易经》以后所作的结论,对《易经》的评语。“清静精微”这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它的含义却是很广。“洁静”包括了宗教的、哲学的含义,就是说学了《易经》这一门学问,他心理的思想、情绪的变动,是非常清洁而宁静的。“精微”两字则是科学的,所以学《易》的人,要头脑非常冷静,我常常将我的经验告诉年轻的同学们:“晚上不要读《易经》。”他们不大相信,因为老辈们说《易经》可以避邪,凡是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经》。有的人生了重病,枕边放一本《易经》,就可把鬼赶跑,又说《易经》一读,鬼神都不安,所以夜里不读《易经》。而我却最喜欢夜里读《易经》,可是夜里一读,就完了。以后我也就不敢读了,因为夜间一读《易经》,一夜不能睡觉,越研究越没完,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同时又会发现另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发现新的道理,研究下去,不知不觉,就到天亮了。所以深深体会到古人的“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一个春天过了都不知道的情景。为什么时间过去了都不知道?因为研究《易经》需要一个非常冷静的头脑,非常精密的思想,所以《易》之教,是“洁静精微”,这是孔子对于《易经》的评价,有如此之严重。   
但是在《五经解》中,对《易经》也有反面的批评,怎么说呢?它说《易经》的流弊是:“其失也,贼。”就是一个“贼”字。学了《易经》的人,如不走正路,旁门左道,就贼头贼脑,鬼头鬼脑,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一套,拿起鹅毛扇,就扇起别人来造反。这是我们自己文化中对《易经》最好的评论,一个“贼”字的断语下得非常妙。   
历史上汉朝的王凤、唐代的虞世南(唐太宗的宰相,创业时的“秘书长”,他私人的好朋友)推崇《易经》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不学《易经》的人,不能作一个很好的宰相,亦不能作一个很好的大将,推崇《易经》有如此的重要。   
我们知道了这些以后,至少可以鼓励自己,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这部书,到底画的是些什么名堂,非要弄个清楚不可。譬如有人认为房子对面有一个什么煞,就到街上买一个八卦回来,在门口一挂,好像就可以保险了,这中间究竟有什么作用?有没有这种作用?
2#
 楼主| 发表于 8.2.2004 18:5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虾米天使 于 21.7.2011 02:44 编辑 <br /><br />   三易   
易学的重要有如此,我们该怎样去研究它呢?大家要注意,各位手边的《易经集注》,只是中国《易经》学问的一部分。这本书名《周易》,是周文王在囗里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我们手边所持的《周易》,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说到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概念,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被这一本《周易》范围住了,因为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事实上还有没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江湖”中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一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易经》的三原则    《连山》、《归藏》以外,《周易》的本身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1)变易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   
由这一点,我们同时亦了解到印度佛学中的一个名词“无常”。这个名词被一些佛教徒把它慢慢地变成迷信的色彩,城隍庙里塑一个鬼,高高瘦瘦,穿白袍,戴高帽,舌头吐得很长,名“白无常”,而说这个“无常鬼”来了,人就要死亡,这是迷信。实际上“无常”这名词,是一种佛理,意思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的,所以名为“无常”,这就是《易经》中变易的道理。我们中国文化中的《易经》,是讲原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非变不可,这是原则。印度人则是就现象而言,譬如看见一幢房子盖起来,这房子将来一定会倒,看见人生下来,也一定会病、会老、会死,这是看现象而名之为“无常”。   
(2)简易   
第二简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我们看京剧里的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就知道过去、未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有,有这个方法。古人懂了《易经》的法则以后,懂了宇宙事物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再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那么,《易经》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3)不易   
第三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管它是什么名称,反正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   
这是《易经》的三个原则,先要懂得。
3#
 楼主| 发表于 8.2.2004 18:5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虾米天使 于 21.7.2011 02:46 编辑 <br /><br />  理、象、数   
懂了这三个原则以后,还有三个法则要懂得,这三个法则就是我们手边的这部《易经》的三个内涵:理、彖、数。   
这些基本原则要先记住,才能研究《易经》,现在先解释这三个字。   
根据《易经》的观点看宇宙的万事万物——人生也好,情绪也好,思想也好……都有它的原则和道理。以我们现代的观念而言,
理是属于哲学的,宇宙间万事万物既都有它的理,也必有它的象;反过来说,宇宙间的任何一个现象,也一定有它的理,同时每
个现象,又一定有它的数。譬如这个录音带,是录音用的,它能录音,其中有很多理,录音带的样子、大小以及它还会放出声音
,就是它的象;这卷录音带,若干分钟可以录完,有若干长,若干宽,这就是它的数。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它的象和它的数。
   
所以研究《易经》的学问,有些人以“理”去解释《易经》,有些人以“象”去解释《易经》,有些人以“数”去解释《易经》
。古代的人掐指一算,万事皆知,那就是了解了易数的缘故。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数,这是必然的过程,譬如我们举起桌上
的茶杯,左右摇摆,这就是一个象;而左右摇摆了多少度,多少秒钟摇摆一次,就有它的数;为什么要摇摆,就有它的理——是
我为了使大家更具体了解《易经》理、象、数的道理所做的动作。所以《易经》每一卦、每一爻、每一点,都包含有理、象、数
三种涵义在内。人处在世界上,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停地在变,只要发生了变,便包涵了它的理、象、数。人的智慧如果懂了
事物的理、象、数,就会知道这事物的变,每个现象,到了一定的数,一定会变,为什么会变,有它的道理,完全明白了这些,
就万事通达了。理、象、数通了,就能知变、通、达,万事前知了。   
我常常告诉同学,最好不要去钻研《易》这门学问,如果钻进去了,会同我一样,爬不出来。如果一定要学,也最好只学一半。
如果真把《易经》学通了,做人就没有味道了。譬如要出门了,因为《易》学通了,知道这次出门会跌倒,于是不出门了,一步
都懒得动了。像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味道?何必去学?所以我说学《易》最好只学一半,觉得奥妙无穷,如黑夜摸路,眼前迷
迷茫茫蛮有趣的;天完全亮了走路,眼前有一个坑,会掉下去,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不走了。可见学通了《易经》非常乏味,何
必去学?话虽这么说,但学《易》真的通了,哪里还用来讲《易经》;我现在还来讲《易经》,可见就是半吊子,还不通。像我
这样不通的人,在这里吹这些东西,还可以帮助大家摸摸这条路;真通了《易》的人,也许还会来这里讲,因为他知道我们这些
人这样盲目太可怜了,他有眼睛,喜欢来带带路,也说不定。   
理论讲到这里,以下我们进行八卦的研究。                              
玩索而有得   
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经》,有一个法则要把握住,这个法则就在手边这本书上,孔子研究了《易经》以后说出来的。他这句话
很妙,他说:“玩索而有得。”学《易经》最好用打麻将的方式来学它,如果把八卦刻在麻将牌上,摸起来就趣味无穷了。孔子
教我们念别的书,都是要持严肃的态度,唯有教我们学《易》,要“玩索而有得”,要天天玩它。我年轻时读《易经》,老师硬
叫背,痛苦之至,问他这些话是什么道理,他也不讲,大概他也没弄清楚,只认识书上的文字。自己后来年纪大了,慢慢摸这个
东西,就发现需要玩了,最初用象棋子,画上八卦排来排去,后来干脆改用麻将牌。现在一直想改用电脑,可惜没有时间去研究
制作,最好能像科学馆的天文仪一样来玩,所以《易经》要“玩索而有得”。要玩什么?玩卦。
4#
 楼主| 发表于 8.2.2004 19:3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虾米天使 于 21.7.2011 02:48 编辑 <br /><br />卦与八卦   
什么叫作卦?古人解释:“卦者挂也。”等于没有解释。实际上是说,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有八个东西,这八个东西的现象挂出来,就是八卦。这个宇宙就是一本《易经》,宇宙的现象都挂在那里,现在我们先了解它的原理。   
第一个乾卦代表天,我们仰头一看,天总是在上面,到了太空倒转头来,头上还是天,天一定在头顶的。    坤卦是地,人类是地球的文化,地总是踩在脚底下,这个地的现象挂在那里。这两符号,代表了时间、空间、宇宙。在这个天地以内,有两个大东西,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像球一样,不断在转,所以:   
离卦代表太阳。   
坎卦代表月亮。这两个东西不停地旋转于天地之间,于是有四个卦挂出来了,还有两个卦是雷、风。   
震卦代表雷,我们以现代科学的知识和观念,来说明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他们认为宇宙间有这种能,电震动了就是雷,一震动以后,对面变成气流了,就是风。   
巽卦代表风,亦即是气流,气流震动得太厉害,一摩擦又发电,又回转来了,就是“雷风相薄”,这是雷风两个卦。   
还有两个卦是:   
艮卦代表高山、陆地。兑卦代表海洋、河流。   
在宇宙间,除了这八个大现象以外,再找不出第九样大的东西了,这只说大的,不说小的,如说小的,西装亦一卦,灰尘亦一卦,那就多得很,不能再讲了。大的现象只有八个,没有九个,亦不能七个,只有八个卦,而且都是对立的。可是这八个现象,变化起来就大极了,是无穷的,不能穷尽的数字,变化当然也是无穷无尽的。   
现在看伏羲八卦方位图。   
这个卦图以前是不用的,在唐宋以前没有看见过,在宋以后才出现这个图。过去研究《易经》,只研究《周易》,研究的人多构成自己的图案,到宋朝以后,宋版的《易经》始用这里的图案,变化就从这里来的。其次,我们懂了“卦者挂也”的道理以后,再来看《易经》的卦,不必那么严重,但亦不简单,要轻松地去看。   
《说卦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        
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后面是文王八卦方位图,八个卦排列的位置不同:         
《说卦传》:      
帝出乎震。齐乎冀。相见乎离。        
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        
劳乎坎。成言乎艮。   
伏羲八卦方位图又名“先天八卦”,文王八卦方位图又名“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   
什么叫“先天”?以哲学的观点说,宇宙万物没有形成以前,即是所谓的先天,有了宇宙万物,那就是后天了。换言之,我这个人,在母亲未生我以前,是我的先天,生了我以后,就是我这个人的后天。在娘胎里是先天,离开了娘胎是后天,这是先天、后天的观念。先、后天这两个名词,只是一种代号的作用,以逻辑来说,这只是一种界说,用以划分出阶段范围而已。   
伏羲的“先天八卦”,画在纸上是平面的,看起来好像毫无道理。假如有一种仪器,使其立体化,就更容易表现出它的精神了,现在写在纸上的,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譬如现在的乾卦,是三这样的三横,但在古代却并不一定是这样画的,像我们在甲骨文中看到的囗和囗都是乾卦。所以大家不要把卦看得那么呆板严重,好像说门口挂上八卦,把鬼都可以赶跑,那是我们人的伟大,不是卦的伟大。不过到现在,对于卦的符号,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    字是写的,卦是画的,所以我们叫作画卦。人类原始的时候没有文字,中国的原始文字都是图画,像“鸟”字,原来就画成一只鸟的样子,日月山水舟车虫鱼都是这样,可知中国文字的起源就是图画。卦的图案,每个卦都有三画,我们称为三画卦,卦中的画叫“爻”。为什么叫“爻”?“爻者,交也。”为什么“爻”就是交?这是说明卦在告诉我们,宇宙间万事万物,时时都在交流,不停地发生关系,引起变化,所以叫作“爻”。   
三乾卦的三爻,都是完整的—,这叫作“阳爻”(大家不要上当,我们中国人,一遇到“阳”、“阴”,马上产生一种神秘的观念,觉得奇怪,其实并不奇怪,“阴、阳”也一样的只是一种代号)。一画在中间断裂的如一,叫作阴爻,两个是相对的。   
三个阳爻,完整的三画,为乾卦,代表天。三个阴爻,断裂的三画,为坤卦,代表地。在人来说,乾卦代表男人,坤卦代表女人,以一只手来说,手背是乾,手心是坤。由此可知,这只是一种不定的代号,也是一种数理的符号,这种符号可以有很多方面的用法。   
八卦的图案,乾卦代表天在上,坤卦代表地在下,画出来就是前面伏病逝的先天图,它的方位,和现代我们所用地图,上为北方、下为南方的情形,恰恰相反。八卦的方位,上面是南方,下面则是北方,它的图是这样的:   
两者不同各有它的道理存在。   
刚才我们谈的是乾卦与坤卦,现在再提出来一个卦,这个卦下面是阳爻,上面也是阳爻,中间一资金是阴爻,这是离卦,代表太阳,位置在东方。离卦这样画,实际上古人已经看到,太阳中间有一个黑点,外面两爻是阳爻,中间是阴爻,光明的,看得见的是阳,看不见的是阴,所以这是代表太阳,叫离卦,亦代表火,代表光明。   
离卦的对方是,下面是阴爻,中间是阳爻,上面是阴爻,卦名叫坎,代表月亮,这现象表现太阳在东方挂起来了,月亮挂到西方去了。太阳、月亮绕着南北磁场之间一条无形的线在转,以现代的科学来说,古人太不科学了,太阳、月亮怎么是绕地球转的?但是古人站在地球上看太阳、月亮的出没,的确是这种现象,古人把眼见的现象,用八卦这样简单地表现出来,亦不能说不科学。以地球为本位,当然是太阳跟着地球转,以太阳为本位则自然是地球绕它转了,各个立场不同,并没有错,是很科学的。现在我们假定把时间和环境拉回到三千年以前,就可以了解古人是很科学的了。再往前看,在一百年以后的人,来看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也同样是很不科学、很落伍的。    这个坎卦,代表月亮,也代表水。    有人讲《易经》的科学,问老祖宗画卦是怎样来的?答案是观察来的,是依据科学来的。但是依我的看法,它不像是我们这一个时期的人类文化,而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文化,发达到最高点,把科学的无数法则,归纳又归纳,最后归纳到八个简单的符号——八卦,留下来这么一点东西,而被我们的老祖宗发现了拿来用。我想我们的老祖宗,说不定还不会有那么高的智慧,达到能够创造出来《易经》的程度。《易经》的法则,随便用在哪里都通的,以现在的科学来看,《易经》的法则,用在化学上亦通,用在物理上亦通,所以《易经》的法则,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在,乾、坤、离、坎四个大卦,挂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的,就是天、地、日、月四个大象。    这个卦,下面一爻是阳爻,上面两爻是阴爻,这个卦名为震。“震为雷”,它代表的是雷电、动能,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宇宙间有一种动能,而动能最大的现象就是雷电,在八卦图上,它的位置放在东北角上。    在震卦的对面西南角上的一个卦是:    下面一爻是阴爻,上面两爻是阳爻,恰和震卦的阴阳爻相对,这个卦名是巽,代表宇宙的气,代表风。    仔细再看这两个卦的卦象,震卦正是一种震动的现象,打雷了,雷电震动以后,阳变为阴,阴变为阳,就变成气流了。这两个卦的位置相对,名为“对宫卦”,一般人去算命,算命先生说这命是哪一宫。一般人听到“宫”字,就联想到宫殿,想到自己是皇帝、皇后了。实在不是这个意思,古人说的“宫”,就是位置、方位。震卦的对宫卦就是巽卦,宇宙的雷电一震动,就发生大气流,大气流摩擦,又发生雷电,这两个不断地在互相变化。     
艮卦,代表山,它的对宫卦是:   
下面两爻是阳爻,上面一爻是阴爻,名兑卦,又叫作泽,代表海洋江河。这是先天八卦图的基本观念。   
其次要注意的,是先天八卦图的“数”,乃依据八卦排列的秩序产生的。“数”《易经》里是很奇妙的,人们在遇到不如意的事之后,往往认为这些事的发生,是有定数的。我们知道,在世界科学史上,天文和数学,都是以我们中国的为最古老,当时我们已经进步到归纳的数理,现代西方的数学,都是向外演绎的,越算方法越多,中国的文化是讲归纳的,就是把很多的公式、方法,一个一个慢慢归纳起来,最后只归纳到十个数,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只是加与减,“加减”就哲学的观点而言,宇宙的万物,不是增加,就是减少,没有第三个现象。现在这个先天八卦图的数字排法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八个数字,如果连接起来,它的顺序方向是一条线自正南乾起,走向东南兑,而东方离,而最后至东北震,这是顺。另一条线,是起自西南的龚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的艮,终于正北的坤,这是逆。九在中央。这个先天卦的数要背诵得滚瓜烂熟,以后研究易数,随时随地都用得着,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这八个大卦,是古人告诉我们,天地间就是这八个大现象在变化,这些图案都是相对的,如乾卦三条完整的一代表完全的阳,而对面三条中间断裂的一坤卦,代表完全的阴,两卦的现象是相对的,坎、离是相对的,震与舆、艮与兑都是阴阳相对的。举物理的例子来说,桌子上的这个毛巾、碟于,大家所看得见的,一个圆的盘子,黄色的毛巾,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每人的感受,尽管眼睛有近视、老花或散光,而感受是一样的;第二个原因,物体形状、颜色的不同,拿到物理实验室去分析,只是构成物体原子的排列不同,而呈现了形状、颜色等等的不同。如构成钻石的原子,是和构成煤的原子一样,只不过是原子的排列不同,于是就分别构成了钻石与煤,这是现代科学帮助了我们对物质的了解,而我们的老祖宗早已了解这个道理,组合排列不同,现象亦变了,作用亦变了,数字亦变了,效果亦变了。由此亦可了解人事的法则,譬如讲领导学,同样三个人一组,甲当组长,乙丙当组员,改为乙当组长,甲丙当组员,那么领导的方法就变了,作用亦变了,效率亦变了,这亦同样是这个道理,组合排列一有变化,整个事物都会变。我们今天看到美国总统领导的政府又换了人,他的组合排列变了,他这个八卦又要动了。所以古人说:“善易者不言卜。”通了《易经》的人,不必算卦,一看现象,就了然了。在后来发展到一种“梅花易数”,听别人的声音,一句话,就知道了问卜的结果,这种卜卦的方法,就是根据问卜的时间、空间,当时环境、景物,问卜者的身份以及所问的事情等等因素,以《易经》的数理推算结果出来,没有什么稀奇。   
现在,就先天八卦,除掉乾、坤、坎、离四个卦,我们不去管它,看另外四个卦:   
艮卦,图案就是高山,下面两爻是阴爻,上面是阳爻,画成线条,就是高山。地球开始形成,原来是一大块浓浆,渐渐冷却,凝固起来就是高山,下面平地,再下去就是海洋,阴的上面是阳爻,成凸出的高山。    相反的,地球的下面是海洋,海洋下面的海底又是石块为阳,就是兑卦,和高山相对的,这和震、龚两卦相对,雷电的震动产生气流,气流的摩擦产生雷电的道理一样。   
这个图案,就叫作“先天八卦”,亦叫作“伏差八卦”,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在黄帝、神农以前,伏羲还不是最早的老祖宗,以前还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才到伏羲,照我们旧观念的说法,我们的历史文化,到现在已经是两百多万年。现在的一九七五年,是根据西洋文化来说的,或说中国文化三千年、五千年,都是跟着西洋人说的,是我们的谦虚,在这运气不好的时候,只有谦虚一点,等到运气好的时候,再说我们的历史有两百多万年。所以伏羲并不是我们最老的老祖宗,只是代表我们八卦的文化,是从他开始。   
现在我们把中国的地形图放在前面,那就更妙了。当时画八卦,是以我们中国为本位,试依艮、兑、震、巽四个卦的位置看,艮卦在西北,而我国西北高原是高山,艮卦是代表山,由艮卦一直下来,到东南是兑卦,而我国的东南,正是海洋。西南是巽卦,代表风。我自己的经历,当年到了云南,去洱海经过下关,这里以风大著名,十轮大卡车经过这里,可以关了油门,任风吹着走,云南在西南边睡,就有这个现象。等于现在说基隆宜兰一带多雨,是“金生丽水”,因为这带有金矿,向来有金矿的地方都是多雨的,这是现象,有没有道理,尚待研究。但是西南多风,东南多河川及海洋,东北多震雷,西北多高山,这个八卦的图案,代表了宇宙的一切现象,平面的现象,代表了中国的地形,因为这是以中国为本位的。关于这一点,举个现在的事例来说明,曾有一位跟我学《易》的学生,在澳洲要盖房子,写信来问,在澳洲用罗盘是不是和在国内一样的用法。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因为《易经》八卦是以中国为本位,所以在五行方位上,南方为火,北方为水,而澳洲在赤道以南,现象恰恰和我们相反。一时之间,几乎把我问倒了。所有以前《易经》方面的著作,都没有谈过这个问题,又没有办法去问老祖宗们,经过仔细一想,所谓“万物一太极”,从这句话想出道理来了,告诉他把罗盘的南北向倒过来用。后来他写信告诉我,照这个方法用,结果非常灵,这就是堪舆学的“移形换步”。譬如一张桌子,换一个位置,所形成的状况,坐在那里所看见的现象,就和以前不同了。    这是初步介绍“先天八卦”,亦即“伏羲八卦”图案的大概,获得一个基本的概念,接下来介绍“后天八卦”,亦即是“文王八卦”的方位。

01.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44)

01.gif
5#
 楼主| 发表于 8.2.2004 19:4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虾米天使 于 21.7.2011 03:29 编辑 <br /><br />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的卦,还是乾、坤、离、坎、震、艮撰、兑八个卦,可是图案上摆的位置完全不同了。周文王的八卦,为什么卦的方位要作这样的摆法,这要特别注意。假使学《易经》学到需要在某一方面应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别研究后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于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后天八卦”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从前面的图可以看到,后天八卦的位置,坎卦在北方,离卦在南方,震卦在东方,震卦对面的西方是兑卦,东南是卖卦,东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说到这里,先讲一点八卦的运用,现在大家把这个后天八卦,放到左手的手指上,排的位置是这样的:   
无名指的根节上放乾卦,中指的根节上放坎卦,食指的根节放艮卦,食指的中节放震卦,食指的尖节放龚卦,中指的尖节放离卦,无名指的尖节放坤卦,无名指的中节放兑卦。   
我们看了这幅手掌图,谁能说我们不科学?能把如此一个大宇宙的法则,放在几个手指上搬来搬去,太科学了!太科学了!带一副仪器在身上,多么不方便,这样放在手心上玩,要多方便有多方便,指断了还可在手掌心上用,真是再高明不过了!可见说八卦不科学的人,一定是不科学的人,一定没有学好科学;真的学好了科学的人,看它都很合乎科学方法。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道理、原因和方法,不能说自己所不懂的,就指为不科学,只是观念不同,方式不同。古人在八卦的运用上,不用电脑,就能用这个方法算出来,多简便,能说不科学吗?   
记住了这个手指上的后天八卦,要注意同时记住几个数字,记忆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四句歌词,背诵下来,更容易记住: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由这首歌谣,可见古人教育方法的高明,把如此复杂难记忆的事,写成韵文以后,可以唱出来,不但容易学,容易熟记,尤其容易运用了。   
从图上看数字,好像很乱,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一点也不乱,试把这个八卦圆圈,加几条线,改成方图。这样从这个图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对的两个卦加起来,都得十的和数,如果连中心的五亦计进去,则无论任何一行,横的、直的、斜的三格总和都是十五,而两卦相加,都合而为十。所以中国人、印度人,乃至天主教徒,行礼都是两掌合起,就是合十。   
数是科学的东西,其中的道理非常多,不要轻视它。我们即使不管八卦,以这个数字排列的现象,以这个法则来领导人事、管理人事、处理家务、驾车,乃至打西洋拳都有用处,这是运用它的道理,不是迷信。监本《易经》   
《易经》为什么不容易看懂?因为对象、数方面没有基本的认识,所以必须把《易经》的象(这个“象”我们不妨轻松点,以现代语来说它是图案画)认识清楚。《易经》不像别的书本,听过了就算了。同时,讲下去有一个系统,假使中间缺了一节,以后就接不上了。还有学《易经》,其中的注解,有的是不对的,不能看的,尤其宋朝朱熹注的《易经》,也许比我高明,可是他一辈子也没有读通,如参考他的,就完全走错了路。而且宋朝以后的《易经》注解,多数是走物理的路线,就是用儒家的学术思想来解释《易经》,而我们手边的这本《易经》,过去叫作监本,就是明朝以后的国子监,近乎现代的国立大学的课本而已。这个监本是明朝那些儒家采用了朱熹的思想编的。明清以来,我们的文化讲孔孟,大部分都倾向于朱熹的思想。明朝之所以捧朱熹,等于唐太宗捧道教,因为老子姓李,唐太宗也姓李。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也找出一个姓朱的人来捧。明朝永乐皇帝以后,硬性规定,考功名时,四书五经必定要用朱注的,所以我们几百年来的文化思想,受这个规定的祸害很大,他们都是用儒家四书五经的思想来讲《易经》的理。如果研究《易经》有兴趣,学久了就会知道,《易经》的理不必偏重地太管它,但并不是不重视,因为研究几年,懂了《易经》以后,大家都会说理。譬如对于乾卦,朱熹认为是那样,我们亦可以认为是这样,各有各的理,正理只有一条,歪理可有千条。而《易》的象与数,却是科学的,没有办法讲歪的,就非要学会它的规矩、法则,才能懂得《易经》。可是千古以来,有关《易经》的书本,都不肯把这个规矩说清楚,乃至于老师都不肯说清楚。在抗战时期,有一位留美学科学的四川朋友,对象数很有研究,却不肯随便教人,所以对象数我们要特别注意。

04.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37)

04.gif
6#
 楼主| 发表于 10.2.2004 19:1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虾米天使 于 21.7.2011 03:37 编辑 <br /><br />六十四卦的来源
    《易》的象、数,该如何开始学起?大家要先把八卦、六十四卦默诵熟了,不过这很困难,但是每天如果能够抽出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坐在公共汽车上背诵,三个星期就默诵熟了。一般文章,论也好,述也好,句句有道理,还容易默诵;八卦的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八个卦,是韵文,也还易默诵。至于八八六十四卦,就难了。从中国学术史上看,唐宋以前,还没有分宫卦象次序,学《易经》,默诵《易经》,还没有这个分宫卦象次序可资遵循,就更不容易记忆。还是到宋朝以后,才把这个次序列出来。这个次序的排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由每一卦变出了八个卦,八个卦变成六十四卦,如乾卦的变:
    乾为天,乾是卦名,接下来天风女后,为什么接下来就是天风女后?是什么道理?为这问题,我们当年吃过苦头的,向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来,老师只是说“先默诵”,只好背诵,可是到底讲了些什么东西则不知道。心里真纳闷,只好去背诵。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秘诀,一定背诵得来,这就是要先明理,理懂了,就容易背诵。
    像这个三乾卦,从下数到上,有三爻,名三爻卦,这是先天卦的画法,是伏羲画的卦,亦是中国有文字的开始。这八个图案,是中国文字的始源,亦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来源。后来人类社会越发展,人事越复杂,三爻卦已经不够用,就变成了六爻卦,如囗乾为天,便是六爻卦。现在的卜卦者所卜的卦,就是六爻卦。后天卦统统是六爻的图案,这六爻卦是很精细的,亦是很科学的。
    为什么要用六爻?因为一直到现代的科学时代为止,宇宙间的事情、物理,没有超过六个阶段的。一切的变,只能变到第六个阶段,第七个变是另外一个局面开始。以现代科学证明,物理上、化学上、电子、原子的变,都是六个阶段,只有化学的变有七个阶段,可是化学的第七个阶段是死的,没有用的。我们的老祖宗的头脑真厉害,当时并没有仪器,不知是如何发现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变的阶段不会超过六个的大原则。到今天为止,把全世界的文化集中起来,亦没有超过这个范围,所以后天只用六爻变,这是我们现代的解释。
    古代的解释,孔子在《系传》中说六爻的道理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什么是“三极”?就是天地人三才。人文文化中是人就有男有女,亦即有阳有阴,三才有阴阳相对,三二就得六,这是孔老夫子的心得报告,几千年来,没有脱离他的范围。
    这些是我当年吃过苦头得来的,现在不再带大家去绕那些迂回的路。从我的经验中,找一条捷径,使初步学《易》的人可走,使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懂得,至少可以把门打开了。
    要注意的,画八卦是从下面画起,不像写字是从上面写起,如是既济卦,第一爻是阳爻,第二爻是阴爻,第三爻是阳爻,第四爻是阴爻,第五爻是阳爻,第六爻是阴爻,这样一路往上画的。学《易经》是学哲学,亦是学科学。哲学家、科学家对每一件事都问:“为什么?”那《易经》的卦为什么要这样画?第一个道理,天下的事情发生变动,都是从下面开始变,换言之是从基层变起;第二个道理,《易经》的卦,原来只是三爻,后来变成六爻,名称上就有了分别:下面三爻的卦为内卦,上面三爻的卦为外卦,内外两卦连起来的。自下面开始画卦,亦说明了宇宙事物的变,是内在开始变,如人的变,是内在的思想先变,一个公司机构出问题,必然是内部先出了问题,亦是我们中国人说的:“物必自腐,然后虫生。”一切东西都是从内变开始,所以画卦是由下往上,由内而外。
    这些道理都知道了,再告诉大家默诵这些卦的方法,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东西来了,这是我吃了许多苦头以后才发现的,现在不要再让大家吃苦头了。如果把这个道理了解,在默诵时,一方面想到这个道理,一方面默诵,就容易了。
    现在请看下边这个分宫卦象图。
                        乾坎艮震为阳四宫  巽离坤
    分宫卦象次序        兑为阴四宫  每宫阴阳八卦
    我们先看分宫卦象次序的头八个卦:
    乾为天,天风女后,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囗先看乾卦。我们说过,《易经》是讲天地间的变道。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随地,在时、空以内没有不变的。现在,这个乾卦,第一爻开始变了,阳极阴生,一件事物到了极点,就要走下坡路了,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任何事物都留一点余地,一到了极点就完了。就像袁世凯当年想做皇帝,他的第二个儿子袁克文写一首诗劝他老子不要这样做,袁世凯看到几乎气死了。诗中两句说:“遽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到最高层是不可以的,像爬坡一样爬到了顶头,一定下来。这个囗乾卦是阳极了,第一爻变了,阳极就变阴,是由内开始变,于是外卦还是乾三,内卦第一爻变作阴,就成为巽卦,巽为风,所以成为:
    囗天风(女后)。
    接着第二爻变了,外卦还是三乾,内卦第二爻变为艮卦,艮代表山,所以成为:
    囗天山遁。
    继续变下去,外卦还是不动,内卦第三爻变为三坤卦,坤代表地,于是成为:
    囗天地否。
    这样一看便次序井然,懂了这个道理,就易默诵了。
    也许还有人记不清楚,或者不满足,希望不要继续讲下去,先把绸卦、遁卦的道理说清楚:
    囗天风女后,外卦乾就是代表太空,内卦巽代表风——气流。如果学过地质学,学过地球物理学,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先越来越伟大。原来太空是无比的大,太空在数字上就是一个“0”。《易经》的数字和外国的数理学在最高处相同而且比外国好;只是在应用数学上,现代分析下来,谁好谁坏那是另一问题了。《易经》早就指出,宇宙间只有一个数——,没有更多的。什么是二?一加一等于二,再加一为三,再加一为四,都是用一加出来的,一才有象,一从哪里来的?从“0”来的,“0”就代表没有,代表本体,代表没有数亦代表无穷数,包括了很多很多,等于一个房间,里面一样东西亦没有,一个空房间,说没有用也就一点用都没有,可是它的价值无比,因它可以做电影院,可以做舞厅,可以做课堂,所以“0”代表没有、代表无穷、亦代表天体——太空。太空在没有构成宇宙以前的第一个动能,以现代名词而言,是气体在流动,由气流的摩荡,慢慢凝结,因为气流的震荡,便发生了电力、热力,形成了泥土,高山也起来了,于是由天风女后,然后天山遁,遁就是逃避。意思是物质形成以后,最初的功能,慢慢在退位,像一幢房子建筑完成,开幕启用的那一天,亦是这幢房于开始衰坏的一天,也就是它开始“遁”的一天。
    最妙的是到了第三爻一变,外卦还是乾代表天,内卦完全变成坤卦,坤卦代表地,天地否,就是倒楣了。我们祖先的哲学可真妙啊!天地开辟了多好,西方的宗教认为上帝开辟天地,创造了万物,又照他的样子创造了人,这该多好!可是《易经》说,这要倒据了,并不美丽,天地否,如果没有宇宙,亦没有人生,大家免得烦恼,都空空洞洞的,满好。一有了天地宇宙,便倒媚了。犹如一个穷小子,身上只有一个明天吃的馒头,晚上睡觉一定安逸,假使袋里忽然有了一百万,夜里反而失眠。
    内在开始变,变到第三爻,等于我们内在思想中动一个念头,想做一件事,一步步地思想成熟了,可以发展到外面去了,内卦影响到外卦,从内变影响到外变,外面环境亦受到影响了,于是外卦的第一爻亦开始变了,就变成为:
    囗风地观,再第五爻变了,成为:
    囗山地剥,现在外卦只剩下了一点阳,所谓“硕果仅存”,阳能被一点一滴剥削完了,只剩最后一点唯一的生机,所以是剥。试看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最大,陆地最少,高山又占了很多面积,剥削了可供人类生存的大地。
    从乾卦的本卦开始,到剥卦已经出现了六个卦了,再变下去,则产生第七个卦了,那么这一次变,我们祖先的法则,不能再往上变了,如果再往上变,则很简单,变成囗坤卦,阳极就是阴。如以《易经》这个道理看,人生没有什么道理,只不过生出来又死掉,两个阶段而已,睡觉、醒来,亦只是两个阶段而已,所以不能再变了。那么这第七变,是另一个变法,变出的第七个卦,名为游魂卦。老一辈年纪大的人,以文字对人家说自己活不长久了,往往用“魂游虚墓之间”来表示,意思是说,人是活着而灵魂已经进入坟墓中了,游魂就是这个境界。现在说乾卦的变,由一、乾为天,二、天风女后,三、天山遁,四、天地否,五、风地观,六、山地剥,到了第七变不能再往上变了,于是改为外卦的初爻再变,即第七卦:
    囗山地剥的外卦即艮卦的初爻,亦即是囗剥卦的第四爻变,又是阴极阳生,成为:
    囗火地晋,晋就是进步的进。这第七个卦名为游魂之卦,这是表示由内在的思想,变成行动,由行动影响到外在的环境,现在又是外在的环境,又压迫自己内在的思想发生了变,游魂就是这样回来的。到了第八变,名归魂卦,意思是回到本位了,内卦变成原位,于是成为:
    囗火天大有。
    乾宫的八个卦就这样变的,简单地说,分宫卦象次序的变是这样的:一、本体卦,二、初爻变,三、第二爻变,四、第三爻变,五、第四爻变,六、第五爻变,七、第四爻变回原爻,八、内卦变回本体卦,知道了这个道理,发现原来有如此好的组织,就容易默诵了。
    再举坎卦:
    坎为水,第一爻开始变,内卦成为三,兑卦为泽。
    囗水泽节,第二爻再变,阳爻变为阴爻,内卦变成震卦,震为雷,于是成为:
    囗水雷屯。照同样法则依次是囗水火既济,囗泽火革,囗雷火丰,囗地火明夷,囗地水师。只要知道了这个法则,以下艮、震、巽、离、坤、兑等六个卦都是一样,不必我一一详说,大家都会变,都会默诵了。

07.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50)

07.gif
7#
 楼主| 发表于 10.2.2004 19:13:35 | 只看该作者
错综复杂<br><br>    其次要了解的,我们常常说某件事错综复杂,这错综复杂的语源,就是本自《易经》,《易经》的范围太广,真可说是“错、综、复、杂”。这四字的意思是指卦变而言,我们常说某人变卦,变卦是卦变的颠倒语,我们中国人说话,常常都是来自《易经》,如说:“不三不四”,为什么不说“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这句话,又是根据《易经》来的。因为《易经》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这两爻在卦的正中间,亦是中心的位置,如果一个人不成样子,就被形容为“不三不四”。又如“乱七八糟”,即是从游魂卦、归魂卦来的,中国人处处都在引用《易经》的话,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br>        错卦与综卦是什么意思?<br>    卦的错综复杂是什么意思?现在先说综卦,为了使大家看八卦图案的方便,还是举乾卦为例来说明:<br>    囗乾卦的第一爻变为囗女后卦,如果把这个卦倒过来看,或者平放在桌面上,站到对面来看,就成了囗(决右)卦,这就是女后卦的综卦。综卦是相对的,全部六十四卦,除了八个卦以外,没有不相对的,这综卦是象,而综卦的理,是告诉我们万事要客观,因为立场不同,观念就完全两样。另外有八个卦是绝对的,无论单方面看或相对地看,都是同一个样于,这八个卦是囗乾卦,天,怎样去看都是天,囗坤卦,地,总归是地,亦是绝对的,坎卦是绝对的,囗离卦亦是绝对的,其他囗大过、囗小过、囗颐、囗中孚也都是绝对的,除此之外,其余五十六卦都是相对的,这表明宇宙间事物都是相对的,这就是综卦的道理。<br>    错卦,是阴阳爻错的意思,错卦的理是立场相同,目标一致,可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见也就不同了。如:<br>    囗天风女后卦,它的第一爻是阴爻,其余五爻都是阳爻,那么在阴阳爻错之后,变成了:<br>   囗这样第一爻是阳爻,其余五爻是阴爻,如上面的这个卦象,它的外卦是坤,坤为地,内卦是震,震为雷,就是地雷复卦,所以天风女后卦的对错卦,就是地雷复卦。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对错的卦。因此学了《易经》以后,以《易经》的道理去看人生,一举一动,都有相对、正反、交错,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人事物理都一定是这样的,离不开这个宇宙大原则。<br>    以现在的观念来解说,综卦可以称之为反对的或相对的,错卦可称之为正对的。有人说《易经》动辄有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他说的正、反、合,就是《易经》的原则,这是乱讲。现在中国人很可怜,讲自己的文化,要和西方的文化比。我们这个和爱因斯坦一样,为什么不说爱因斯坦和我们一样?硬要把祖父拉下来和孙子比,说祖父很像孙子,很可怜,真是岂有此理!为何要如此比呢?他们说黑格尔的正、反、合是三段论法,我告诉他们《易经》是八段论法,比起来黑格尔就显得粗糙得很,又算得了什么!《易经》看东西是八面玲珑的。现在已经看了四面了,仍以囗天风女后卦为说,综卦是囗泽天(决右),错卦是囗地雷复,而复卦亦应有它的综卦,就是囗山地剥,这岂不是看了四面,所以《易经》的头脑,一件事初到手,处理起来,四面都要注意到,不但要注意四面,还要八面玲珑。<br><br>                               复杂的道理<br><br>    《易经》还有一个道理——复杂,亦即等于交互卦的道理,我们都讲究互助,这个互象就是《易经》的图案,像同样的挂勾交相挂住,就是一个“互”字。什么是“交互”?就是六爻内部的变化,如第二囗上连到第四爻,下面挂到上面去为互,第五爻下连到第三囗,上面交至下面来为交,这是交与互的不同,每卦的纵深内在,发生了交互的变化,又产生了卦。换句话说,这是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要看绝了,不要只看一面,一件事情正面看了,再看反面,反面看了,再把旁边看清楚,同时旁边亦要看反面,这样四面都注意到了,还不算完备,因为内在还有变化,而内在的变化,又生出一个卦了。除了乾、坤两卦外,别的卦把中心拿出来交互,又变了一种现象。这现象的本身,又有综卦,又有错卦,这就是八面看东西,还要加上下一共十面,所以把老祖宗拿来和黑格尔这些人比,简直冤枉得很。<br>    现在我们作一个结论,唐代虞世南为什么说不学《易》不可为将相?试想我们懂了这个背诵八卦的方法与错综复杂的道理以后,知道这个图案的组织如此严密,告诉我们,看事情要有那么细密的头脑,要那么冷静客观才能把事情看清楚。明白了这些,虞世南不学《易》不可为将相的话,就可以明白了。
8#
 楼主| 发表于 11.2.2004 20:0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虾米天使 于 21.7.2011 03:38 编辑 <br /><br />交互卦    现在谈交互卦,以囗火雷噬嗑为例说明如下:    囗火雷噬嗑,如以噬嗑卦的第二爻与第三爻、第四爻卦配上去,便成为三代表山的艮卦,这就是噬嗑卦的互卦。又把噬嗑卦的第三爻,交到第四、第五爻上去,便成为三代表水的坎卦,这就是噬嗑卦的爻卦。再把噬嗑卦的爻卦三和互卦三重叠起来,便成为囗水山蹇卦,于是我们知道,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蹇卦,以图示之即:    至于复杂,复就和综卦一样,是重复的意思,杂是指彼此的相互关系,六十四卦可发展到无数的卦,每一卦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是彼此相互的关系。    再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事,这六十四卦八宫卦的最后一卦是囗雷泽归妹,而《周易》卦序的最后一卦是囗火水未济,这就告诉我们,自宇宙开始,人生最后永远是未济,有始无终,没有结论,所以学了《易经》,没有人能下一个结论的。历史没有结论,人生没有结论,宇宙亦没有结论,把握到了这个哲学,研究《易经》的道理就出来了。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并不是照八宫卦象的次序。它的排列次序,是周文王研究《易经》所整理出来的一个学术思想系统,后人把它编成了一个韵文的歌,叫做《上下经卦名次序歌》,帮助我们便于记忆。我们要懂《易经》且知道运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万事万物都能未卜先知。上面所讲八宫卦的次序要背诵得滚瓜烂熟,很要紧的,因为《易经》的用处都在那里。对初学的人背诵这些,自然很吃力,但是要学《易经》没有办法不背诵的。                            六十四卦的方圆图    接下来第二个阶段更加吃力,就是六十四卦方圆两图的研究,这是很妙的东西,我们当年学这两个图,没有人告诉我们,辛苦得很可怜,在这里我坦然地告诉大家,就很容易学了,下页有个伏羲先天卦的方圆圈,很重要。    这个方圆图,圆图是管宇宙的时间,代表宇宙的运行法则,亦可说代表太阳系统时间运行的法则或原理,圆图中的方国管空间,代表方位方向,这就是前人的秘诀了。                                  方图    先说方图,右边第一行最下为囗乾卦,我们由下向上看,为什么先从下看?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画的,所以这方图亦是自下向上看,因此,乾卦上边的第二卦是皇天泽履,第三卦是囗天火同人,第四卦是囗天雷无妄,第五卦是囗天风女后,第六卦是囗天水讼,第七卦是囗天山遁,第八卦是囗天地否。这是举一个例子,如果不是为省时间,我就一行一行、一卦一卦讲下去了,现在只是告诉大家一个方法。    前面曾经说过先天卦的数字,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龚五、坎六、艮七、坤八。那么我们从方图的第一行由下往上看,全部八个卦,每卦的上卦,亦即是外卦,都是天亦即乾卦,而每卦的下卦,亦即是内卦,都是依照先天卦的次序乾、兑、离、震、巽、坎、民、坤配合的,所以成了乾、履、同人、无妄、女后、讼、遁、否等八个重卦。    我们再从乾卦起,从右向左看横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决右)、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等八个卦,再仔细分析这八个重卦的内外卦,又可以发现,内卦都是乾卦,而外卦从右到左,则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如果以数字来代表,直行的乾是1、1  履为1、2  同人1、3  无妄1、4  女后1、5  讼1、6  遁1、7  否1、8。横列乾1、1  (决右)2、1  大有3、1  大壮4、1  小畜5、1  需6、1  大畜7、1  泰8、1。以图示之如下:                           六十四卦方图数字图    这个六十四卦的方图,变化无穷。应了解这个图。以前的读书人学了八卦,就能未卜先知,做事遇到困扰,如有人被重兵包围了,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用这个方图来算卦,找到最有利的方位,安全地冲出重围。像这一类的故事,历史上很多,只是大家不肯讲出理由在哪里来。例如在目前所处的房间内,亦可以划分成六十四卦,而算出在某一时间,自己处在某一方位最有利。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太极,乃至一个录音机、一本书,都有个太极。如这本书,从什么时候、什么部位坏起,都可以知道。这只是依据一个数字,一种现象的道理,加上时间与空间的因素,就可求出答案来。因此中国古代文化的未卜先知,能知道未来的事情,只是一种非常精密的计算方法,但是如要算得正确,还是要靠人的。    这个方图的数字,则是这样一纵一横,慢慢向上走的,构成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可是亦同时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看来是非常复杂,但懂了《易经》以后,从《易经》的观点,任何乱七八糟的事物,都有它的法则。换句话说,懂了易经》原理以后,去待人,去做事,遇到最复杂的问题,也不会看成复杂了,而是能找得到它的关键,在关键上轻轻一点,问题就解决了。不懂这个原理,越做就越糊涂,就像这方圆圈一样,觉得很乱。

10.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28)

10.gif
9#
 楼主| 发表于 11.2.2004 20:0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虾米天使 于 21.7.2011 03:38 编辑 <br /><br />圆图    围绕在这个方图外的圆图,亦是六十四卦,要从哪里开始看起?这更麻烦了,等于我们的罗盘,到处都是八卦,不知道上面有些什么名堂。其实这也是一个法则问题,圆圈是代表时间,和代表空间的方图配起来,某一空间在某一时间会起作用。譬如一家工厂,一天出品一万只杯子,其中的某一只卖到某一地方,在某一天刚好斟茶给某一来访的元首喝,那么这只杯子很神气,而另外的杯子,卖到另外的地方,也许用来放脏的东西了。这个“说不定”的当中,实际有固定的法则,就在这方圆图中转。    那么这个圆圈的六十四卦,是用什么方法排列起来的呢?我们看圆图上面顶端左边的第一个卦是囗乾卦,再看最下面右边第一个卦是囗坤卦,在这乾、坤之间有一条线,代表夜间天空中的银河,亦代表地球南极、北极的磁场,然后再来排列圆图。首先用方图最下面的第一横列的乾、夫、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等八个卦,依次序放到圆圈的顶端,左边开始,顺原次序向左排列。第二步,又将第二横列的履、兑、睽、归妹、中乳节、损、临等八个卦的履卦紧接在泰卦之后,依原次序排列下去,然后将第三、第四横列的每个卦,都照这个方法排列,最后复卦紧靠了中线下端的左边为止,这是第一步骤,排列成了左边的半个圆圈。    然后第二个步骤,排列右边半个圆圈,排列的次序又不同了,是怎样地排列呢?现在不是从第五横列开始,而从第八横列排起,将否、革、晋、豫、观、比、剥、坤等八个卦,以逆次序接在复卦的后面,亦就是仍以反钟面的方向,排成复、坤、剥、比、观、豫、晋、革、否的次序。但要特别注意的,如果是画卦,还是要内卦画在内圈,外卦画在外圈,切不可错。第八横列排好以后,再用第七横列,照第八横列的排法排下去,以谦卦接在否卦的后面,成否、谦、艮、蹇、渐、小过、旅、咸、遁的反钟面次序,第六横列、第五横列,都是这样,最后第五横列的女后卦,刚刚又接到了最起始的乾卦,就完成了这个圆图的排列。以前的教师,都不肯把这方法说出来,或者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可是学的人,苦头却吃大了。现在告诉大家,就一目了然,懂了这个法则,将来除了用电视或电脑以外,对于宇宙万象,都可运用这种《易经》的法则,而过去教《易经》的那种教法,会使人困在里面一生也出不来,有的人学《易经》学得真好,可是不知道运用。    我们在学《易经》以前,先要把这几个东西弄好,然后再开始讲理论方面的,所以我们暂不研究这些道理。

09.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43)

09.gif
10#
 楼主| 发表于 11.2.2004 20:12: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虾米天使 于 21.7.2011 03:39 编辑 <br /><br />  京房十六卦变    现在讲卦的变化方法,这方法用之于卜卦,人事的预知,最早是在汉朝的京焦易,由焦赣传给京房这一系统,后来演变成各家的卜法,而京焦易这一系统,也是来自孔子。孔子著作《周易》的《系传》等十翼以外,又传《易经》与商翟,《史记》载商霍为鲁人,但四川人说他是川人,所以四川人有“易学在川”的口号。孔子死后,子夏讲学河西,亦讲《易经》,当时一般同学们,认为他没有得夫子之道,所谓易理还可以,用的方面则不知道,所以不赞同他讲,而子夏还是照讲不误,就有同学问他次日的晴雨,子夏说晴,而结果和现代的气象台一样,偏偏下雨,所以《易》的传人还是商霍。历史上记载,他四十岁还没有儿子,商霍母亲很难过,就去问孔子,孔子叫她不要难过,告诉她商霍在四十岁以后,会有三个好儿子,结果一切都如孔子所说,所以孔子所传《易经》的用,自商霍这个系统,一直下来,到了汉朝,就演变成京房的系统。不过京房还不如孔子当时的高明,现在介绍京房的易变之例,京房的易变名十六卦变,后人把他归纳起来成为四句话:    “自初至五不动复,下飞四往伏用飞,上飞下飞复本体,便是十六变卦例。”现在以乾卦为例说明:    乾卦,第一爻变为天风女后囗,第二爻再变为天山遁囗,第三爻再变为天地否囗,第四爻再变为风地观囗,第五爻再变为山地剥囗,第六爻不能变了,如再变成为坤卦就变完了,所以第六爻不变,因之第六爻在用的方面是不动的,这不动的第六爻,便成为宗庙,在京房易的法则之下,第六爻为宗庙,这是比拟为古代宗法社会的祖宗的宗庙,是最高的来源,不能动的。假使用之于堪舆看风水,这就难了,一般都知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一定很容易,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要看风水的原始祖宗在哪里,就是把风水看成一条龙,要看山势地势的来源,有所谓始祖、高祖、曾祖,然后才成为这一个地方。而卦变中宗庙的道理亦是如此,所以变到五爻,第六爻不变。在《周易》八宫卦里,山地剥之后为火地晋囗,这个火地晋,就是第四爻,亦即外卦的第一爻又变了,这种变卦的现象,我们也曾经说过,一般人称为游魂卦,而在京房易中,这一爻的动,叫作“下飞”,这样一介绍大家就清楚了,如果不加说明,从书上看,这个“下飞”问题就搞不通,什么上飞下飞的,从哪里飞往哪里,无法懂得。所谓下飞,实际上是上飞,从下往上飞,上飞是从上往下飞。看《易经》方面的古书,各家有各家的术语,读起来就往往被这些术语挡住了,通不过去。如下飞,在想像中一定是飞初爻,怎么跑到四爻上来了?“下飞四往”第四爻动,就变成火地晋。在这种地方就要看孔子的易理,像《系传》上孔子所说的:“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系传》下第八章)《易经》这本书是我们人生中随时随地用得到,不可以远离的书,但是这个法则变动得很大,如以呆板的头脑认定一个固定的法则去学,那就不易懂了。易是活的,尽管懂了它的这些法则,可不要被这些法则拘束住。今日学了京房易,也不一定非学京房易的办法不可,他京房可以创造,同样自己也可以创造,卜卦如此,即领导方面,做人方面,等等,亦是如此。“为道也屡迁”,要晓得变,不会变没有用,智慧是非常灵活的,《易经》的法则在应用上是“变动不居”的,没有呆板的停留在某处。如卜卦有一动,这个动态如何变化,需要研判,需要了解,做人做事,一开头知道了前因,也就知道了后果,人事社会的法则也永远不会停留的。“周流六虚”,六虚就是六爻,就是六位,东、南、西、北、上、下。人事一切变动,与时间、空间都有关系的,所以“上下无常”没有固定的,刚柔亦是互相变易的,不可看作是固定非如此不可,唯有知道怎样变,才算是知道了《易经》,也才会用《易经》。                        从《系传》看京氏十六卦变    京房的卦变,我们也可以从《系传》中看出一些端倪,现在我们摘要说明如下:“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易·系传》下第八章)这和京房易的变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一出一入,有非常固定的法度,虽然在变,可是在变的当中,还有不变的法度。外变、内变,使人知道惧怕,人生都是在小心谨慎中。每种宗教哲学,看人生,看世界,一点一滴都要小心,天天在忧患中,天天在恐惧中,为什么有许多事情,不动则已,一动便会招来痛苦与忧愁?当你懂得了《易经》就可以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就像一个宗教家。“无有师保”,谁也保不了你,“如临父母”,只有自己保佑自己,随时战战兢兢,知道时、空每样都在变,所以一切事随时随地要有宗教家的精神,像在上帝、菩萨面前一样严肃地警惕自己。《易经》的哲学没有迷信,可是有宗教家绝对严肃的精神。如何未卜先知?甚至不需要卜卦,对于前因后果,都了然于心呢?“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我们一开始率尔读这些《易经》上的辞句。——由文王、周公、孔子他们研究过的结论,所告诉我们的辞句,先要了解这些辞句的意义,然后再进一步地推理,去明白它的意向与方位、方法,知道一切都是在不断变易之中,而一切的变易,并非乱动乱变,而是循了一种固定的法则而变的。如何去找到这一固定的法则,还是要靠各人自己智慧的成就;成就了这种智慧的人,就可以得到未卜先知的道理,因为道是不虚行的。    说到京房易的变例,我们提出这段《系辞》下传第八章,来说明变例并不是随便任意来变的。    继续谈到卦变,下飞四爻,变成火地晋游魂卦后,跟着八宫卦的变法,第八变就来了,是内卦三爻全部都变,而成为火天大有囗卦,但京房十六卦变的变法不是这样的,是到了游魂卦以后,下飞三爻变,成了火山旅囗,这名为外在卦,刚才提出孔子在《系传》中所说的“外内使知惧”,就是这个外在。至于外在的道理,如做一事业,随时都在战战兢兢,在成败之间,有时候内部起问题而发生变化,有时是外面起问题而发生变化。下飞第三爻是外在卦,然后再下飞第二爻,成为火风鼎囗,这个卦为内在卦,下飞初爻再变,亦成了八宫卦变的归魂卦,为火天大有囗,这是第一次的变,实际上也是第二次变,因为八宫本身有一个变法,那不去管它。现在是八宫卦变到游魂,然后到外在、到内在、到归魂,这是乾卦变到这里为止,以后见到这些卦,就知道是由乾卦来的。在这以后还要变,为什么还要变?因为还没有返本还原,所以还在变,要向回转来的路上走,回转来的变,“不变上飞(第二爻)为绝命”是绝命卦,例如卜到乾卦,刚刚二爻在动和五爻在动,于是乾卦一变变成了离卦,是绝命卦,假使问一件事,这是很危险了。乾卦本身不错、可是内外要大变动,这个变动可使失败到底,如果说卦上说了要失败到底,就此听任不管了,这就不是学《易经》的人。前面引叙《系辞》下传第八章,孔子说了“道不虚行”,还是要靠人,所以不要走上迷信的路。《易经》告诉我们,得意到极点,失意到极点,并不是绝对没有路,看自己的智慧如何走,绝命卦只是一个警戒性。我们再回转来看乾卦的二囗和五爻是好的,并没有错,还有救,再上去第三爻变为火雷噬嗑卦囗,名为血脉卦,也等于后世卜卦人所说的,“后代子孙血脉留传,衍变绵续”,以京房易的卦变例子来说,这是乾卦的血脉流传;再上去第四囗变,为山雷颐卦囗,名为肌肉卦,再上去第五爻变,为风雷益卦囗,名为骸骨卦,再下飞又是第四爻开始变,为天雷无妄囗,名为棺椁卦。再下飞第三爻变,为天火同人囗,名为墓库卦,后世算命的所谓“墓库运”等名词,都是由这里来的。再下飞第二爻变,为乾卦,还原,一共有十六变,叫作飞复。一飞一复,所谓飞,就如拨电话一样跳了,就是告诉人事有突变的现象。    现在把乾卦十六变的卦名依次记在这里:    乾、女后、遁、否、观、剥、晋(游魂)、旅(外卦)、鼎(内卦)、大有(归魂)、离(绝命)、噬嗑(血脉)、颐(肌肉)、益(骸骨)、无妄(棺椁)、同人(墓库)、乾(还原)。

12.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35)

12.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1.12.2024 15:1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