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Lukasl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史大厦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3:10 | 只看该作者
到了战国时期,郡县制开始有所发展。边防重镇地区往往设郡,而在内
地则相当广泛地设县。齐不设郡而设都,性质大体与郡相当。郡县制是和官
僚的俸禄制密切相关的。奉国君之命镇守郡县的官员,不再得到封地,而是
得到俸禄。在战国时期,功臣或贵族变为封君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但是这时
的封君和过去的封君已有很大的区别。过去的封君就是其封地范围内的世袭
统治者,而战国时期的封君只能收取封地的赋税以代替俸禄,封地的行政不
是由国家委派的官吏管理就是由国家派来的“相”来管理,而且封君也不再
有世袭封地的权利。所以,这种封君实际已经是一种由“封建”制向郡县制
过渡的形式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历史呈现了一种复杂的现象。从一方面看,随着强
大的西周王朝的衰落,出现了诸侯长期纷争的混乱分裂局面;可是,从另一
方面看,在这个纷争过程中,郡县制逐渐取代“封建”制,众多的小邦兼并
成为少数几个大国,最终又由秦统一为一个郡县制的帝国。所以,春秋战国
的分裂实际上为更高一个层次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夷夏界限的变化 远古时代在各地散布许多部落,无所谓夷夏问题。
夏、商两代的王朝和一些方国进入了文明时期,同时还有许多部落仍处原始
时代。周原是一个进入文明较晚的方国。在武王伐纣的时候,他的同盟军中
还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部落。这些部落的名称见于《尚书·牧
誓》,是可靠的。但是它们的详情现已不得而知,大抵都是居于中原西南方
的少数民族。周统治者一方面和少数民族保持友好的关系,一方面又自称为
“夏”。这大概是为了表示自己是夏文化的继承者,因而不在殷商以下。“夏”
字在古代还有“大”的意思,周人以夏自称,也包含了尊大自己的意味。于
是周王朝和从属于周的中原诸侯国逐渐自称为“诸夏”,并把蛮、夷、戎、
狄等少数民族的部落当作野蛮人而和诸夏对立起来。在春秋时期,诸夏又称
为诸华,或华夏,少数民族则泛称为夷或夷狄。
华夏和夷狄之间,的确曾经有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但是又
长期有着密切的共处关系。在西周时期,距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
和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不很远的地方都有夷狄居住,封在今山东省的齐
国和鲁国必须与附近的东夷、淮夷反复周旋,封在今山西省的晋国长期和戎
狄杂处,南方的楚国的统治家族虽然可能是早先从中原移居去的,但实际上
也入乡随俗而蛮夷化了。西周的国王们曾多次发动对北方的严允(犬戎)和
对南方的楚(荆蛮)的战争,都未能征服他们。最终西周却灭于犬戎之手。
到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南下,一度灭了卫国,南方的楚国向北扩展,封在
汉水流域的姬姓诸国都被吞并了。中原的诸夏一度面临很严重的局面。
齐桓公在管仲协助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联合诸侯,打败山戎,
帮助卫国复国,又抑制了一下楚北上的势头。孔子曾经说,如果没有管仲,
我们就都是“披发左衽”的野蛮人了。他肯定了齐桓公和管仲保存中原先进
文化的历史功绩。以后齐的霸业为晋所代替,形成了长期晋楚争霸的局面。
就在大国争霸的同时,晋、齐、秦等国都把邻近的夷狄纳入本国版图,加速
了夷夏的融合进程;楚则一面兼并附近诸小国和蛮夷,一面迅速地华夏化。
到春秋晚期,吴、越先后起来争霸时,他们自身也迅速地由蛮夷转变为华夏。
到战国时期,各大国内部都不再有夷夏的问题,所谓夷狄主要已指北方塞外
的胡(即匈奴)和华南地区的越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华夏族,
也就是以后汉族的前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3:21 | 只看该作者
古代中国人有重华夏而轻夷狄的思想,这就同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称异
族为“蔑戾车”和古希腊人称异族为“蛮族”一样。不过,古代中国人对夷
夏的区分还有其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重文化而非
重种族的区分标准。
孔子到过许多华夏的国家,都不得意。他一度想到“九夷”(可能就是
在鲁国以南的淮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太落后(陋)了。孔子说:“君子
居之,何陋之有”? ①孔子没有把夷当作异类,甚至认为,只要“君子居之”,
他们的落后状态也是可以改变的。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而周文王是
“西夷之人”,可是他们都在“中国”(指华夏地区)行仁政,就都成了圣
人。②夷狄之人不仅可以变为华夏之人,而且可以成为代表华夏文明最高品位
的圣人。孔、孟这些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夷夏关系史上
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夷变夏和夏变夷的事例太多。例如,相传周人
的先祖弃是尧舜禹的后稷(负责农业的官),原来属夏;后来子孙迁居戎狄
之中,一变为戎;到公刘时期又逐渐向文明过渡,再变为夏。又如,周族一
支在殷末南迁入吴,一变为蛮夷;到春秋后期,吴又再变为夏,等等。其二
是,夷夏之间的交往和婚姻很多。例如,著名的霸主晋文公本是大戎狐姬之
子。按母系,他是夷狄,可是不妨成为尊王攘夷的诸夏首领。晋文公的母亲
无疑是夷狄,可是又姓姬,与周王和晋君都同姓,所以这一支戎在历史上可
能与周有血缘关系。由于这两种情况,人们很难以种族或血统来确指谁为夷
谁为夏。于是文化上的先进与落后自然地就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了。
以文化为标准的夷夏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对中国以后的历史有十
分重大的影响。
士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当一邦之内国和野的区分还明显存在的时候,
士在国人中占了大多数。他们在本邦拥有份地,既参与邦内政治斗争,又是
军队中的主力。他们和自己的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把离开“父母之邦”
当作一件大事。随着国野区分的消失,士的情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
可以来自原来的国人,也可能来自原来的野人;可以家财富足,也可能一贫
如洗。他们从农、工、商业中游离出来,到处求师访友,小则学得一技之长,
大则自成一家之学。他们的活动已不再限于本邦,为了求职或实现其理想,
不惜奔走于各国之间。
在春秋后期,孔子首先开私人讲学之风。从他受过学的人很多,其中学
得某种专长的杰出之士也有几十人。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他主张实行仁政。
仁政就是爱人之政。不过,孔子主张的仁,是从爱自己的老人和小孩开始,
从近亲到远亲以至不相识的人,一层层地把爱推展出去。当然对于不同层次
的人的爱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把爱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等级,这就是礼。孔子
的仁是和礼结合在一起的。孔子认为,各国的君主和贵族,只要把对自己亲
属的爱推施于人民,那末理想的盛世就会到来,当时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的
残酷斗争就会消除。孔子为了实现其理想,曾经到过许多国家,想说服其国
君,而结果都无成效。他回到鲁国整理《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以
教育事业终老。
战国初期,墨子继孔子而起,开创了墨家学派。墨子看到当时不义战争
① 《论语·子罕》。
② 《孟子·离娄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3:33 | 只看该作者
既多而又残酷,所以主张“非攻”。为了非攻,他主张“兼爱”。他反对孔
子主张的分层次、有差别的爱人即仁,而主张爱无差别,爱陌生人的父母要
象爱自己的父母一样。这就叫“兼爱”。他把“兼爱”说成是天神的意思,
这就是他的“天志”。墨子和他的弟子自己生活极其刻苦,随时准备牺牲自
己以帮助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墨子的主张也没有被任何国家的君主所采纳。
约自战国中期起,开始形成道家学派。这一学派的两部代表作是《庄子》
和《老子》。《庄子》书中主要思想是战国中期的庄子的。老子其人为谁,
司马迁写《史记》时并存三说,已难断定。《老子》一书晚于《庄子》,这
大概是无问题的。《庄子》和《老子》都从当时历史看出一种矛盾现象:知
识和技术越进步,人们之间的争斗也就越诡诈,越野蛮。他们都主张使人们
回到无知无欲的自然状况,以解除当时的激烈社会矛盾和斗争。道家主张君
主“无为”,这样人民就朴实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也就是“无不为”了。
《庄子》和《老子》也有不同之处:《庄子》倾向于逃避现实,以保全自己;
《老子》则主张以柔克刚,倾向于以退为进。
在战国中后期,还形成了法家学派。商鞅是一位有系统法家思想的政治
家;不过今本《商君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后世法家托商鞅之名写的。真
正系统地提出法家思想体系的是战国末年的韩非子。韩非认为历史是在进步
的,但也承认与这种进步同时出现了人心不古的现象。他也和道家一样认为
仁义道德是无用的,不过他不主张复古,而主张利用人们好利恶害的欲望,
通过赏罚来控制人民。韩非和道家一样主张愚民,主张堵死人们以知识、技
能谋富贵的道路。他要求人民在平时尽力种田,上战场拼死杀敌,凡是在耕
与战上有成绩的都给与奖赏,否则给以重罚。他也主张君主“无为”,那就
是不做任何具体工作,只独自掌握并运用好赏罚的大权。这样臣民们自然会
把一切都做好。韩非认为,对人民施仁政是没有意义的,儒家和墨家的主张
早过时了。他主张君主要独断无情,实行严格的专制统治。法家思想成了秦
统一六国并建成专制帝国的理论支柱。
在儒、墨、道、法以外,还有阴阳家、名家、农家、神仙家等等,而作
为“显学”的儒、墨两家内部又各自分成许多流派。这种百家争鸣的现象,
是西周社会体系与礼乐崩坏的自然结果,也是应战国时期社会剧变的需要而
生的产物。战国的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史上形成一个文化空前繁荣局面,
在世界古代史中也占居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3: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公元前8 至3 世纪的世界
古代世界的巨大转变 公元前1000 年代,古代世界发生了空前巨大的
变化。其中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相当的公元前8 至3 世纪,尤其是巨变的
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巨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来论述。
第一,铁器开始普遍使用。铁器时代的开始,在不同地区早晚不同。在
地中海以东的西亚地区,约开始于公元前12 世纪。在希腊“荷马时代”(公
元前11—9 世纪)开始进入早期铁器时代,而铁器的大规模使用则在公元前
800 年以后。在印度次大陆,铁器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1000 年,但其广泛使
用则自公元前1000 年代中叶开始。在埃及约开始于公元前6 世纪,至今中国
发现的最早炼铁也在公元前6 世纪。自公元前1000 年代中叶开始,在上述地
区以外,在北欧以及东南亚的许多地区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铁器的使用并非开始于文明发生最早的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那里经历
了漫长的青铜文明时期。铁器的使用消除了最古老的文明对于周边地区民族
的优势。原先落后的民族一旦将铁器用于生产和军事,就会变成对古老文明
的巨大威胁。在公元前8 至3 世纪间,古代世界发生的多种格局变化,看来
都直接或间接与铁器使用的发展有关。
第二,文明的区域的扩大与中心的转移。以上说到,大约与中国西周时
期相当的时期(公元前11—8 世纪早期),古代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正处于
一种萧条或萎缩的状态。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早已衰亡,而新到的雅利安人还
处于部落逐渐解体阶段。爱琴文明衰亡了,希腊正处于“黑暗时期”。从埃
及经地中海东岸到两河流域,这一古老文明地区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公元
前9 世纪至8 世纪中期,亚述统治者采用烧杀抢掠的征服政策,给两河流域、
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结果亚述本身一度也因内部发
生斗争而被削弱。
从公元前8 世纪中期起,亚述的政策开始有所改变,但是征服并未停止。
到公元前7 世纪,亚述已成为一个包括全部两河流域、埃兰、叙利亚、巴勒
斯坦以及埃及北部的大帝国。这些地区的文明已经衰老,所以落入亚述统治
之下。公元前7 世纪是亚述帝国最繁盛的时期。可是到公元前7 世纪晚期,
亚述帝国又被巴比伦的迦勒底人和伊朗高原西部的米底人所消灭。不久以
后,米底王国又被波斯人推翻。到公元前6 世纪后期至5 世纪初,波斯变成
一个包括中亚大部(至阿姆河一带)、印度河流域西北部、伊朗高原、两河
流域、小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色雷斯等广大领域的帝国。波斯大
帝国的出现说明两个问题:伊朗高原和中亚广大地区进入了文明阶段,文明
的区域扩大了,中亚、西亚、北亚、东南欧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同时古老的
文明中心已经衰朽,因而落入后起者的统治之下,文明中心转向新的地区。
从公元前8 世纪至6 世纪,在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和小亚西海岸等地
兴起了为数众多的希腊人城邦。这种城邦一般幅员很小,但是进展很快。公
元前5 世纪早期,它们奇迹般地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帝国的侵略,随后便进入
了其极盛时期——古典时代。就在公元前5 世纪晚期,希腊城邦之间发生了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果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雅典惨败,而落后的斯巴达胜
利了。但是斯巴达也好景不长。到公元前4 世纪上半期,希腊城邦出现危机,
而北方落后的马其顿迅速兴起。到公元前4 世纪下半期,马其顿不仅实际上
将希腊各邦置于自己控制之下,而且在亚历山大统率下征服了波斯帝国。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4:02 | 只看该作者
历山大帝国本身又迅速分裂为几个希腊化的王国。公元前3 世纪时,安提柯
王朝统治着马其顿,托勒密王朝统治着埃及,塞琉古王朝初曾统治原波斯帝
国在亚洲所占地区的大部,但公元前3 世纪中叶伊朗地区的安息和中亚地区
的大夏独立以后,它就只占有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两河流域一带。这三个希
腊化国家在地中海东部鼎足而立,可是西方的罗马迅速崛起,不仅统一了意
大利半岛,而且称雄于西部地中海。
在南亚次大陆,公元前8 世纪,正是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向东部的恒
河流域移动的时期。到公元前6 至4 世纪,在北印度已经兴起了许多国家,
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到公元前3 世纪时,形成了一度统一印度大部地区(南
端除外)的孔雀帝国。不过,这个帝国历时甚短,在公元前2 世纪时就已经
分裂了。
公元前8 至3 世纪在中国是以上刚说过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中国的文
明地区从黄河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而没有发生文明中心大转移
的现象。
在公元前8 至3 世纪中,古代的文明在空前广阔的区域中以空前的速度
发展起来。亚述帝国、波斯帝国、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帝国,它们的兴衰和
代谢的速度,是公元前3000 年代和2000 年代的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古文明所
不能比拟的。在古代中国,夏、商、周三代长时期中都以不平等的方国或部
落联盟为基础建立“封建”的王朝与诸侯的政治体系,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尤
其是战国时期),这种体系迅速地就被以地域为基础的郡县制所代替了。中
国虽无大规模的文明中心转移,但是在社会和政治方面也发生了空前迅速的
变化。
三个古典文化中心的出现 人们常说人类文明四大摇篮:埃及的尼罗
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有时又加
上爱琴文明,并称五个文明古国。其实早在公元前8 至3 世纪这一时期之前,
印度河文明和爱琴文明就已经先后衰亡而中断了,而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在
这一时期中也因失去独立而式微,最后也中断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埃及文明
和两河流域文明,只是作为遗产被其后继者所继承,从而在后世的历史上间
接地起着作用。
公元前8 至3 世纪,中国、印度和希腊成了世界上三个古典文化中心。
这三种文化对以后的世界历史发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典文化和公元前2000 年代以上的上古文化有一个
明显的不同点,就是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最早的一批哲学家。这反映人类的
精神开始进入了一种觉醒的状态。
众所周知,人从猿发展而来,原先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从开始创造
工具,人就开始改造自然,并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原始人在客观上日益和自
然界区分开来,可是在主观上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原始人可以把作
为本氏族、部落的图腾的非人的生物当作自己的同类,也可以把本氏族、部
落以外的原是同类的人当作异类的牲畜一样。当时的人还没有“人类”的概
念。他们只知道氏族、部落的界限,而不知道人作为一类的界限;只知道氏
族、部落内部的关系,而不知道人类内部的关系。
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文字的出现、国家的发生,人类开始进
入文明时代,也开始有了一种人为万物之灵的自豪感。但是当时生产力的水
平仍然很低,人在自然面前仍然软弱无力,所以人把自然当作天神来崇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4:15 | 只看该作者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作人与天或神的关系。随着国家代替了氏族、部落,原
先的人的氏族、部落界限也被阶级和国家的界限代替了。残杀敌国的俘虏,
不把奴隶当作人看待,在文明的早期不仅是常有的事,而且也没有人对此有
过反省。
到公元前6 世纪,在中国、印度和希腊都开始出现了哲学家。他们开始
对人与天或神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作了认真的思考。在此以前,中国
已有《尚书》、《诗经》,印度已有《吠陀》、《梵书》,希腊已有《伊里
亚特》、《奥德赛》等等,它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为公元前6 世纪开始出现
的古代哲人们提供了思考的资料。
在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人可以通过祭祀而向神
求福。这反映了人屈服于自然的一种迷信状态。释迦牟尼则认为,人不可能
靠祭神得福,而只能靠自己的觉悟来解除痛苦;因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我”,人不觉悟到这点就永远不能超脱痛苦。佛陀认
识到世间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之中,并主张人应该依靠自己的觉悟来求福,这
都反映了一种人在自然关系上的某种精神觉醒。不过,佛陀由看到世界无常
而教人看空一切,这只是一种消极的“觉醒”,其前途仍只能通向宗教。在
古代希腊,原先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可是当泰利士等哲学家出现以后,他
们开始思考世界“始基”是什么的问题,并且试图以某种物质作为“始基”
来解释世界。当然,甚至象赫拉克利特这样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没有彻底否
认神的存在,不过他把“神”和世界运动的规律(逻各斯)等同起来。于是
对于神的信仰与对于自然的研究可以并行而不悖,这反映了希腊人在人与自
然关系上的精神觉醒。在古代中国,也长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可是在西周
时期就开始有了对天将信将疑的思想倾向。孔子则公开主张“务民之义,敬
鬼神而远之。”①可以祭祀鬼神,但是不能迷信或依靠它们,而关键则在于把
人民的事办好了。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重人事而不重天。战国晚期儒家代表
荀子则直接把天解释或还原为自然,一扫人对天的迷信。这些都反映了中国
先哲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精神觉醒。
在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把人分为不同的种姓,而不把人看成同类。释迦
牟尼则主张“众生平等”。佛陀所说的“众生”包括人和其他有生命的物,
所说“平等”是无差别的意思。因为他认为一切众生都可因佛教而得解脱。
佛陀反对婆罗门教对人的区分,这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的一种精神觉醒;可
是当他认为“众生”无差别并皆能因佛教而得救的时候,他就重新混淆了人
与非人生物的界限并重返宗教迷信之中。在古代希腊,许多哲学家都讨论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等
书更是集中讨论这一问题的著作。城邦公民之间是否应有平等,怎样才算平
等,学者们的认识并不相同;而在奴隶与主人之间无平等可言,意见基本则
是一致的。不过,古希腊的哲学家也无法否认奴隶在自然上仍然是人。他们
看到了这一问题,而未能给予解决。在古代中国,哲学家们对人与人的关系
问题的讨论,尤其热烈。孔子主张爱有等差的“仁”,墨子主张爱无区别的
“兼爱”等等。不同的学派都为自己的主张作了论证,处于争鸣的状态中。
古代印度、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们当然不可能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上的认识问
题。他们能对此有所反省,提出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种
① 《论语·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4:27 | 只看该作者
精神的觉醒了。
古代印度、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们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所提出的问题,一直被后世的哲学家们思考着、讨论着,这是三者之间的
共同性。具体地说,古代印度、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们在思考和论证上述问
题时,又各有其特殊的方法和侧重点,这就开辟了三个各有特色的文化传统,
而且各自影响了周围的地区,并且为后世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准备了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4:5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章 公元前2 世纪至公元2 世纪的帝国(上)
第一节 罗马在地中海区域的统治与社会后果
布匿战争与对西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罗马在征服意大利后向海外扩
张,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发生冲突。迦太基原是腓尼基人在北非的商业殖
民地,大约建于公元前814 年。公元前7 世纪开始兴盛起来,后一世纪起又
不断向海外扩展势力,其统辖的领土包括北非西部海岸、西班牙南部、撒丁、
科西嘉和西西里西部,人口达300 万左右。迦太基实行寡头政治,政权掌握
在大奴隶主贵族手中,军队主要由雇佣兵和从附属国或部落中征集的部队组
成。起初,迦太基和希腊人竞争激烈,而和罗马保持着友好关系。公元前6
世纪末,双方曾签订条约,划分了势力范围。公元前348 年又修订了条约。
在皮洛士战争中,迦太基和罗马订立协议,向罗马提供军事和财政援助。但
罗马征服意大利南部后,成为与迦太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的劲敌,两国在公
元前264 至146 年间进行三次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称
为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241 年),是因为争夺西西里岛而引起的。
罗马进兵西西里,初战得胜,迦太基则以强大海军封锁西西里和意大利海岸,
进行回击。罗马乃扩建海军,在舰首安装名为“乌鸦”的接舷吊桥,变海战
为陆战,取得了米列和埃克诺穆斯海战的胜利。但进攻迦太基本土的远征军
遭到失败,载着残余军队的罗马舰队在回国途中又遭风暴袭击,损失惨重。
最后双方在西西里展开激战,罗马占据上风,迦太基被迫求和。根据和约,
迦太基把西西里及其与意大利之间岛屿让与罗马,赔款3200 塔兰特。战后,
西西里变成罗马的第一个行省。不久,罗马乘迦太基雇佣兵和奴隶暴动之机,
强占了撒丁岛和科西嘉,也置为罗马行省。
迦太基不甘心失败,战后在西班牙拓展势力范围,营建反击罗马的基地。
公元前218 年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的战争计划是分兵两路,进军迦
太基和西班牙。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先发制人,率领大军从西班牙的新迦太
基城出发,翻越冰雪封盖的阿尔卑斯山,突入意大利。沿途军队减员不少,
抵达意大利时只剩下2 万步兵和6000 骑兵。汉尼拔在山南高卢稍作休整,吸
收高卢人补充军队,在波河支流接连打败罗马调集的阻击队伍,然后挥师南
下。罗马集中兵力在意大利中部进行拦截。汉尼拔采取迂回战术,穿越亚平
宁山脉,涉过亚努河下游沼泽地,绕到罗马军队的后面。罗马军队跟踪追击,
在特拉西美诺湖畔遭到汉尼拔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
特拉西美诺湖一战的失败,震撼了罗马。元老院宣布紧急状态,任命费
边为独裁官,统一指挥军事行动。汉尼拔没有贸然进攻严加设防的罗马城,
引兵抵达亚得里亚海岸,继而南下,沿途对意大利联盟进行分化瓦解,以图
使罗马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费边则采取拖延战略,尾随汉尼拔之后,牵制
和消耗敌人力量,但避免与之进行决战。战争的拖延使意大利城乡遭受兵燹
之苦,引起普遍不满,因此在罗马要求速战速决的呼声日高。公元前216 年,
双方部署大量军队,在坎尼进行会战。汉尼拔发挥骑兵优势,采用两翼包抄
战术,重创罗马军队。罗马军士大部分阵亡,万余人被俘,而汉尼拔仅损失
6000 人。坎尼会战后,罗马处境十分危急,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同盟城市纷
纷倒戈,意大利中部一些城市也开始转向,卡普亚在当年就背离了罗马。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5:08 | 只看该作者
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公开和汉尼拔结成同盟。为了挽救危局,罗马征召17 岁以
上公民入伍,甚至将奴隶编入军队,重新组织军事力量。他们重新恢复费边
的战略,避免决战,积蓄力量,严惩倒向汉尼拔的城市,破坏敌人的补给线。
战争的优势渐渐转到罗马一边。公元前212 年,罗马军队围攻卡普亚,不久
迫其投降。公元前209 年又攻陷他林敦。同时,罗马派遣普·斯奇比奥率军
去西班牙,攻克新迦太基城,清除迦太基的势力,切断了汉尼拔的后方支援。
公元前204 年,斯奇比奥在北非登陆,进逼迦太基城,迦太基立即召回汉尼
拔救援。公元前202 年斯奇比奥和汉尼拔在扎玛决战,双方步兵势均力敌,
但努米底亚骑兵对罗马军队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汉尼拔有生以来第一次被
打败。迦太基无力再战,于公元前201 年被迫接受屈辱性和约。和约规定迦
太基丧失一切海外属地,交出所有舰只(只留10 艘)和战象,不经罗马准许
不得对外作战,赔款1 万塔兰特。从此迦太基失去独立地位,罗马在西地中
海确立了霸权。
半个世纪后,迦太基农业和商业得到恢复,呈现繁荣景象。罗马唯恐迦
太基东山再起,必欲置于死地。罗马先是纵容努米底亚侵占迦太基领土,迦
太基被迫反击,便借口迦太基破坏和约,于公元前149 年挑起了第三次布匿
战争。这次战争性质不同于前两次战争,完全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罗马军
队一登陆,迦太基即向罗马求和,对罗马所提的苛刻条件一再退让,最后罗
马执政官指令迦太基人摧毁城市,居民撤到离海15 公里的内地另建居民点。
迦太基人拒不接受,杀死主张投降的元老,决心抵抗到底。罗马军队围困迦
太基两年未下,第三年因城内发生饥馑和瘟疫,罗马军队才破城而入。迦太
基城被付之一炬,夷为平地,城址用犁耕和撒盐加以诅咒,被俘的5 万居民
卖为奴隶。从此,迦太基领土划为罗马的阿非利加行省。
早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前,罗马曾派兵镇压高卢部落的起义,在波河流
域建立殖民地,控制了山南高卢。汉尼拔进入意大利,许多高卢部落归附汉
尼拔。战后罗马再次出兵,镇压和驱赶高卢部落,扩建殖民地,将山南高卢
归入罗马版图。在地中海西部,罗马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占领了西班牙东部
和南部,在公元前197 年设置了近西班牙和远西班牙两个行省。但后来罗马
向内地推进,遇到强悍的西班牙部落居民的反抗,不得不经常派遣大军前往
镇压。凯尔提贝里亚人坚持斗争,在公元前181—179 年和153—151 年同罗
马进行两次战争。公元前2 世纪中叶,路西塔尼亚爆发起义,领导者是牧人
维里阿萨斯。起义者在8 年中屡败罗马军队,迫使罗马承认维里阿萨斯为路
西塔尼亚王。后来,他被罗马人阴谋刺杀,起义才随之失败。大约在此同时,
北部的努曼提亚也掀起反罗马的暴动。罗马执政官率领军队被围后投降。公
元前134 年,罗马指派征服迦太基的斯奇比奥前去镇压,围攻15 个月,终于
攻陷努曼提亚城。该城被夷为平地,居民卖为奴隶。这样,西班牙除西北地
区外都落到罗马手中。至此,罗马完全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罗马战胜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后,便向东地
中海地区扩展势力。当时,东地中海地区处于混乱状态,希腊城邦、城邦联
盟、马其顿、塞琉古、托勒密王国等大小国家互相争夺,时而发生战争;各
国内部矛盾重重,社会斗争十分激烈。在这种形势下,罗马运用外交手段和
军事力量,在不到一个世纪时间内控制了东地中海地区,达到了称霸整个地
中海的目的。
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后,罗马借清剿海盗之机,侵入伊利里亚。第二次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19.3.2010 14:55:21 | 只看该作者
匿战争期间,马其顿和迦太基结为联盟,罗马则联合埃陀利亚同盟反击马其
顿,史称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5—204 年),但这次战争未获结果。
不久,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和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合伙瓜分埃及的海外领
地,引起东地中海地区局势动荡。罗马乘机插手,联合一些希腊城邦组成反
马其顿联盟,并成功地使安条克三世保持中立,派兵在阿波罗尼亚登陆,展
开军事行动。公元前197 年,弗拉弥尼乌斯统率罗马军队和马其顿腓力五世
在辛诺塞法利(狗头山)进行决战,罗马军团打败马其顿方阵,取得了第二
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0—197 年)决定性的胜利。马其顿被迫接受和约,
放弃本土以外全部领地,交出舰队,赔款1000 塔兰特。战后,根据元老院的
法令,弗拉弥尼乌斯在艾斯特米亚赛会上宣布希腊人获得自由,这在实际上
是罗马保护下的自由。以后,罗马到处干预希腊事务,激起希腊人强烈不满。
安条克三世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中乘机扩张领土,占领小亚细亚,甚至
越过赫勒斯滂,占据色雷斯沿海城市。他在希腊人中竭力煽动反罗马运动。
这就严重威胁罗马在希腊的霸权地位。而汉尼拔逃到东方,策划塞琉古联合
迦太基夹击罗马,更是加剧了矛盾。公元前192 年,罗马和塞琉古战争(又
称叙利亚战争)爆发。次年,罗马军队击溃安条克军队,将其逐出希腊。与
安条克结盟的希腊城邦几乎都归顺了罗马。在帕加马和罗德斯的支援下,罗
马海军粉碎安条克的舰队,控制了爱琴海,从而保证罗马军队安全通过海峡,
进兵小亚细亚。公元前189 年初,安条克在马格尼西亚决战中大败,小亚细
亚城市都倒向罗马。次年签订和约,安条克放弃小亚细亚和色雷斯的属地,
只保留10 艘舰船,赔款15000 塔兰特。帕加马和罗德斯乘机夺取塞琉古的领
土,扩大自己的势力。塞琉古王国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东地中海强国的地
位。
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在叙利亚战争中趁火打劫,占领帖萨利亚和色雷斯
一些城市。其子百尔修继位后,积极寻求反罗马的同盟者,在希腊人中煽起
反罗马运动。罗马恐怕马其顿复兴,发动了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71
—168 年)。结果,百尔修失败,马其顿被分为四个自治区,彼此分立,不
得来往。马其顿王室财产尽被没收,居民缴纳直接税的半数转交给罗马,除
边防地区外,居民的武装悉被解除。同时,罗马在希腊人中清除亲马其顿势
力,进行所谓叛逆审讯和血腥屠杀。阿卡亚联盟被迫把1000 名显贵送到罗马
当作人质,其中包括著名历史学家波里比阿。罗马对马其顿的同盟者实行残
酷报复,伊庇鲁斯70 个城区遭到罗马士兵洗劫,15 万人被卖为奴隶。此外,
罗马还插手小亚细亚国家内部事务,到处培植亲信,扩展势力。为了打击日
渐强大的罗德斯,罗马先是强迫它放弃所占领的大陆上的领土,后又把提洛
岛交给雅典,宣布为自由港,因而削弱和降低了罗德斯在东地中海的商业中
心地位。
罗马的统治和压迫,在希腊居民中激起普遍的不满情绪。公元前149 年
马其顿爆发反罗马运动,领导者为手工业者安德里斯库斯,自称为百尔修的
儿子腓力。但运动最终失败,安德里斯库斯被俘处死。从此,马其顿失去自
治,成为罗马的行省;伊庇鲁斯和伊利里亚南部并入马其顿行省。不久,又
爆发了以阿卡亚联盟为首的反罗马运动,很快扩及中希腊和南希腊地区,科
林斯和底比斯成为运动的两个中心。这次运动不仅具有反抗罗马统治的民族
斗争性质,而且带有社会斗争的性质。科林斯在斗争中实行改革,废除债务,
释放12000 名奴隶并吸收他们入伍。公元前146 年,终因力量悬殊,运动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1.2025 05:4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