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公元前3 至2 世纪,意大利的大地产以中型田庄(维拉)为主,占地100
至500 犹格。公元前2 世纪以后,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开始出现大田庄(拉
蒂芬丁),随后扩及北非、高卢和西班牙等地。大田庄多为大牧场,也有由
几种不同类型的中型田庄联合而成,一般占地500 至1000 犹格。从加图的《农
业志》中可以看到,当时意大利中部田庄的经营分为葡萄园、菜园、柳树园、
橄榄园、牧场、谷物和森林。这些田庄大量使用奴隶劳动,甚至管庄也都由
奴隶担任,庄园主则住在城里,坐享其成。这种田庄特别是经营葡萄和橄榄
等经济作物的庄园,与市场有着紧密联系,其产品除了满足本庄园和奴隶主
家庭消费外,主要用于出售以牟取利润,而庄园也从市场购买农具和其他必
需物品。所以,奴隶制庄园经济具有商品生产的特征。有些大土地所有者也
把土地分散出租给佃农。经营小块土地的佃农以及保存下来的独立小农,主
要从事谷物生产。此时,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产量也较前提高。当时粮
食充斥市场,粮价低廉。这固然与从行省进口粮食(数量有限)有关,但主
要还是意大利本地农业发展的结果。
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大量使用奴隶劳动的各种庄
园的出现,开始排挤小农经济,产生严重的土地兼并和土地集中现象。汉尼
拔战争在意大利造成的破坏,使得许多农民纷纷破产。农民长期参军作战,
也荒废了自己的家园。加上粮价的低落,高利贷的发展,更是加速了农民的
没落过程。当然,大土地所有制的增长和小农的破产在意大利各地发展也不
平衡,一般说来,在意大利南部和中部发展比较迅速,奴隶制庄园占据着优
势,北部特别是波河流域发展较为迟缓,在那里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小农。
农民破产后,少数在本地充当雇工或佃农,大多数人则流落城市。流入城市
的破产农民,一部分转入手工业生产,或从事商贩等活动,绝大部分成为无
业游民即流氓无产者。他们依靠国家赈济或富人施舍过活,沦为罗马社会中
的一个寄生阶层。但他们毕竟从农民演化而来,与农民利益还有着联系,因
此在政治斗争中和城乡平民站在一起,反对元老贵族兼并土地,要求恢复自
己的土地。因此,小土地所有者与大土地所有者的矛盾重新激化起来。
在此时期,罗马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所发展。在罗马和意大利一些城市
中出现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制造武器、农具和各种生活用品。手
工业者以自由民为主,同时也使用奴隶劳动。手工业分工日益专业化,产品
也逐渐多样化。意大利各地区商业和交换活动相当活跃,加图在《农业志》
中就列举了生产和销售农具与生活用品的一连串意大利城镇名单。但在许多
地区,商业限于地方性质。当时意大利消费的大量手工业产品尤其是奢侈品,
需要从海外输入。总之,当时罗马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在古典世界不
算很高。然而,伴随着海外扩张,罗马的海外贸易以及金融和高利贷活动却
飞速发展起来,对于沟通地中海区域的贸易起着重要作用。罗马和意大利商
人,利用罗马国家提供的优惠条件,经营居间贸易,将各种商品转运各地市
场。他们也跟随罗马军团,为军队提供军需物品,收购和贩运卤获品和奴隶,
从中谋取暴利。有些商人还在意大利承包公共工程和国家财产,在行省经营
包税业务,同时从事高利贷投机活动。高利贷活动在东方行省特别猖獗,年
息高达50%。商业金融活动刺激了货币的发展。约在公元前3 世纪初,罗马
出现了铸币,最初为铜币,以阿司为单位,不久又铸造银币。大约在公元前
211 年罗马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新的银币第纳里,相当于10 个阿司,从此奠
定了银本位制的基础。作为交换媒介的铸币流通,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