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Lukasl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史大厦

  [复制链接]
271#
 楼主| 发表于 21.3.2010 17:38:56 | 只看该作者
波城。其时保尼法斯已与罗马和解,坚守希波。东西罗马皇帝都派兵增援,
但皆为汪达尔人所败。431 年城陷,罗马正教四大主教之一圣奥古斯丁已于
前一年死于希波围城之中。汪达尔人由此在北非建国,并开始建立海军。435
年,西罗马与汪达尔人缔约,承认汪达尔—阿兰人所占领土为合法,汪达尔
王国则承认罗马为宗主国,并缴纳年贡。但条约对汪达尔人并无约束力。439
年,该萨里克又夺取罗马北非首府迦太基,并迁都于此。迦太基的陷落对西
罗马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442 年,两国又修订了
435 年条约,罗马终于承认汪达尔王国对北非大部地区的统治。
5 世纪中叶,西罗马帝国已衰弱不堪,内有纷争,外受蛮族入侵的打击。
452 年匈奴入侵意大利,赂以重金始退。455 年,该萨里克乘罗马混乱之机,
率舰队渡海,攻陷罗马,纵兵焚掠两星期(6 月2 日—16 日)。罗马古文物
遭到严重破坏,毁灭文化的“汪达尔主义”由此而得名。461 年后,汪达尔
人不断侵袭西西里和意大利,罗马防不胜防。
汪达尔人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受到北非罗马正教徒抵制。柏柏尔人
经常叛乱,反对汪达尔的统治。477 年,该萨里克死,其子汉尔利克继位。
新国王是狂热的阿里乌斯派信徒,否认耶稣的神性和三位一体说,疯狂迫害
罗马正教徒。523 年,崇信罗马正教的希尔得里克即位为王,北非正教会得
以复兴。
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力图在西方恢复罗马帝国的统治,于533 年派贝利
撒留远征北非。汪达尔人被击败,迦太基陷落。国王该利莫出走,遣使乞和。
其部众则被遣送至君士坦丁堡,编入拜占廷军队。汪达尔人残部和柏柏尔人
的反抗又坚持了三年,534 年汪达尔王国终于灭亡。拜占廷军队依靠曾被汪
达尔人剥夺土地和财富的奴隶主和教士的支持,在北非重建行政机构,恢复
罗马的统治。
勃艮第人的迁徙和建国 勃艮第人原属斯堪的纳维亚日耳曼人的一
支,分布于波罗的海的勃伦霍姆(意为勃艮第人的故乡)岛上和波罗的海南
岸地区。1 世纪时迁至维斯杜拉河下游,后又西迁至罗马边界莱茵河一带,
中心在沃姆斯,5 世纪初渡莱茵河到达西岸。435—436 年,勃艮第人与罗马
作战,败绩。残部被赶到南方日内瓦湖畔萨伏依地区,于5 世纪中叶进占罗
纳河和索恩河流域,建立勃艮第王国,都留格杜努姆(今里昂)。
贡多巴德统治时期(474—516 年),王国臻于鼎盛,勃艮第习惯法汇编
成《贡多巴德法典》。其子西吉斯蒙德信奉基督教,修建了许多修院。此时
勃艮第北部和东部都遭受法兰克的进攻。524 年,西吉斯蒙德战死,十年后
勃艮第被法兰克人征服,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东哥特人征服意大利 从5 世纪初年起,西哥特
人曾多次袭击意大利本土,直接威胁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帝国的灭亡只是一
个时间问题。帝国末年,罗马军队几乎全部掌握在蛮族军官之手。帝国军队
最高统帅日耳曼人奥多亚克于476 年举兵反叛,推翻末帝罗穆洛·奥古斯都。
西罗马帝国灭亡,意大利境内皆归奥多亚克统治,实际上是建立了另一个蛮
族统治的国家。
西罗马的灭亡震撼了整个地中海世界,东罗马随即唆使东哥特人首领狄
奥多里克进攻奥多亚克。东哥特人在匈奴联盟瓦解之后,一直停留在潘诺尼
亚(今匈牙利一带)。489 年,他们侵入意大利,利用罗马人对奥多亚克的
敌视,仅三年就攻取其全部辖境。拉文那被围三年也于493 年攻陷。奥多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楼主| 发表于 21.3.2010 17:39:10 | 只看该作者
克还打算与东哥特人共治其已被征服的土地,“光荣”投降。但狄奥多里克
在欢庆和好的筵席上背信杀死奥多亚克,尽屠其部众。
狄奥多里克成为东哥特王国国王(489—526 年)。他曾在东罗马宫廷中
做过人质,从小受到罗马文化的薰陶,颇受皇帝的器重。他率部进攻奥多亚
克,为了向皇帝效忠,表示要遵守罗马法律,维护正义。新建的东哥特王国
几乎保留了全部罗马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也保留了许多罗马元老、贵族和
行政官吏,首都设在拉文那。尽管狄奥多里克对东罗马皇帝奉命唯谨,但当
地罗马人对取代奥多亚克统治的东哥特王国同样很反感,目为异端。狄奥多
里克对罗马大贵族的反叛给予坚决镇压。
东哥特王国的建立和巩固,激起东罗马的嫉视。534 年拜占廷军灭汪达
尔后,立即回师意大利,开始对东哥特王国的征服。拜占廷指挥哥特战争的
统帅,先是贝利撒留,后是纳尔西斯。这场战争异常艰苦,历时20 余年才勉
强征服东哥特王国。反抗拜占廷的不仅是东哥特人,还包括一些被释放的奴
隶和领种土地的奴隶。554 年拜占廷攻克东哥特最后一个据点,战争才告结
束。东哥特人被赶出阿尔卑斯山南,意大利成为拜占廷属地。皇帝摩里斯(582
—602 年)在意大利设置拉文那总督区,任命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行政、军
事和宗教方面的大权,罗马主教区也处于拉文那总督区的管辖之下。拉文那
从402 年以后一直作为西部罗马的国都和首府,成为意大利第二古都。拜占
廷收复拉文那之后,其城市和宫殿建筑风格东西杂揉,融罗马式和拜占廷式
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楼主| 发表于 22.3.2010 21:31:0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一节 唐代中国的高度文明
唐代(618—907 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国势强盛,政治开放,文
化辉煌灿烂的封建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
之一。唐代中国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声望。唐朝实行开放政
策,亚、非地区诸多国家的使节、贵族、商人、学者、艺术家和僧侣等,不
断来唐朝观光、留学、访问和贸易。唐朝派往外国的使臣、学者、僧侣,以
及到外国经商的商人,也不绝于途。当时和唐朝通使友好的国家70 多个,主
要的有新罗、日本、大食、波斯、天竺、泥波罗、骠国、真腊、室利佛逝、
林邑、师子国、护密国、乌长国等。
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政治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纷繁,
为唐代文化的高度繁荣提供了条件。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和科学家、思想家和
艺术家,继承前代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创造出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文化,
在政治、法律、教育、经史、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卓
著的成就。唐代文化以其高度的发达性、多样性和世界性的特点著称于世界。
唐代文化是当时东亚世界文明的核心,它对东亚各国和各地区产生了巨大的
不可磨灭的影响。
政治制度 唐朝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政体,皇帝是国家一切权力
的主宰者,国家机关是协助皇帝执政的办事机构。适应这种专制体制的需要,
唐朝废除了以前历代王朝在中央政府中占有决策地位的“三师”和“三公”,
建立以辅佐皇帝执政为职能的三省六部为主的中央政府机关。三省为中书
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各置长官二人。三省长官共同议政,为皇帝提供咨询
和建议。凡军国政要,先由中书省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文稿,交门下省审
核,然后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下
辖4 司,计24 司,负责处理有关人事、财政、军事、司法、土木工程以及外
交等日常事务。三省之外,还有御史台,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长官御史大
夫,下辖3 院:台院、殿院、察院,分别负责中央内外监察工作。
地方政权,基本上是州、县两级制。县以下有乡、里(村)基层行政组
织。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将全国划分为十道,皇帝经常派钦差
大臣视察政情。
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唐朝建立伊始就不断完善律令法制体系。637
年(贞观11 年)修成《唐律》(贞观律),颁行全国。《唐律》共502 条,
分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断狱、捕
亡、杂律等12 篇。高宗即位(650 年)后,又命长孙无忌等诠释《唐律》,
撰成《唐律疏议》30 卷,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完整的成文法典。
唐代教育发达,中央设有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
统由国子监领导,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地方各州县也办学校,此外各地
还有许多私塾学堂。学生毕业后,须经科举,合格者方可任官。科举由吏部
(后改为礼部)主持,科目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
举、童子等,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进
士录取虽难,但及第后容易飞黄腾达。唐朝一般官员乃至宰相,多由科举出
身。科举制打破了任官的门第限制,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为选贤任能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22.3.2010 21:32:32 | 只看该作者
辟了重要途径,影响一代士风。
社会经济 唐朝实行均田制,即在国家占有土地的基础上对百姓和官僚
授予一定数额的土地。百姓凡年满18 岁以上的男丁授田1 顷,其中含口分田
80 亩,永业田20 亩;工商业者授田为男丁之半;老年、孀妇、残废、僧道、
尼姑等也授予部分田地,但一般妇女、部曲和奴婢不授田。贵族按爵位授予
永业田,从最高100 顷递降至5 顷;官僚从一品到九品,授永业田60 顷递降
至2 顷。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可以自由转让或买卖,并享有免除赋税的特权。
在均田制基础上,制订了租庸调税法。租庸调是国家对农民的征课,每
丁年纳粟(租)2 石,服徭役(庸)20 天,交纳(调)绢2 丈。如不服徭役,
可以绢或布代替,称为“输庸代役”。
施行均田制和租庸调税法,保证农民有一定的耕地,并且规定了租税的
限额,从而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唐初,伊、洛以东及沿海一带,苍茫千里,由于政府和广大民众积极开
发,到开元、天宝年间,这里业已变成肥沃的良田。甚至河套、桂州(广西
桂林)、天山南路等边远地区,农业生产也有相当的发展。据估计,天宝年
间这些地区的耕地面积约有800—850 万顷左右。政府积极发展水利工程,仅
在唐朝初期就修建渠塘160 多处,分布全国各地,形成广阔的灌溉网络。于
是农业丰产,“四方丰稔,百姓殷实”。①
唐朝手工业发达,工艺高超。主要手工业种类有:矿冶、织染、刺绣、
瓷器、制盐、药材、茶叶、糖酒、木器、漆器、服装、文具纸张以及造船和
兵工等,其中尤以纺织、冶铸、瓷器最为发达,堪称世界一流。唐代手工业
多由政府经营,生产规模较大,技术精湛,产品上乘。但其产品主要是供给
宫廷、官府、贵族和官僚的需用,只有较少的多余部分才作为商品流通于市
场。市场的商品主要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和私人手工业作坊的产品。但农民的
家庭副业技艺比较粗糙,私人手工业则生产规模较小,在官营手工业占支配
地位的条件下,很难扩大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促进商品交换的活跃。唐朝商品丰富、市场繁荣。
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品,如粮食、纺织品、金属器皿、木器、盐、茶、酒、
糖、纸、装饰品以及药材等等,多仰赖市场供应。首都长安是全国商贸中心,
各地商贾云集。州县各城市和村落都有不同形式的市集,上市的商品主要是
农副产品。全国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长安到全国各地都有大道相通,
并在主要交通干线上设置驿站,备有旅店及车、马、船等交通工具。水路交
通除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外,还广泛利用自然河流,以通内河航行。
思想文化 唐代思想文化,内容丰富,门类繁多,在哲学、史学、文学、
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1.哲学。唐代哲学,以经学①最为发达。经学起源于战国后期,汉武帝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列为官方哲学,从此成为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正统。
魏晋南北朝时代,道教和佛教兴盛,经学地位有所降低,唐代开始复兴并有
了新的发展。唐朝开国后,太宗命孔颖达撰写《五经正义》,对《易》、《诗》、
《书》、《左传》和《礼记》作了统一的解释。后来又命人写成诠释《周礼》、
《仪礼》、《谷梁》、《公羊》的注疏,合称《九经正义》,颁布全国,作
① 《开元传信录》。
① 研究和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称为经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22.3.2010 21:32:43 | 只看该作者
为官定的统一课本,科举考试一律准此,从而为经学的复兴和发展奠定了基
础。
韩愈(768—824 年)是唐代经学大师,他借鉴佛教的法统思想,建立儒
家的道统学说。他宣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和孟子等是天
命圣人,他们代代传承儒家道统,但自孟子以后道统中断了。因此,韩愈以
孔、孟的继承者自居,积极致力于儒家道统的复兴和发展。为此,他批判日
益流行的佛教,揭露封建迷信的危害性;反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倡导
古文运动;他还提倡改革教育,鼓励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主张学以致用,
反对空谈。但是,韩愈的儒学道统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宿命论。他认为,
人类社会的穷富与祸福是由“天命”决定的,所谓“贵与贱,祸与福,存乎
天”。因此,人们只能顺应天命而不可改变天命,否则就要受到天的惩罚。
韩愈的这种天命论的道统思想,经后人的继承和发挥形成理学,成为宋代以
后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另方面,唐代也有像柳宗元和刘禹锡这样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柳宗元认
为,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宇宙运动、变化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
如节气变化、昼夜交替、万物生息、风雨雷电等等,都是元气运动的结果。
因此,认为天能决定人的祸福是错误的。在历史观方面,柳宗元主张,社会
历史的发展,是由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势”所决定的。他
在其著名的《封建论》中,肯定了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封建制的历史功绩,
认为秦之速亡,“咎在人怨,非郡县之先也。”这是对秦汉以来关于封建制
和郡县制利弊争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答。刘禹锡(772—842 年)提出了“天
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著名学说。他认为,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
不同的职能,前者的职能是生殖万物,其法则是强凌弱的生存竞争;后者的
职能是治理万物,其法则是用礼法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天之能,
人固不能也;人之能,亦天有所不能也”。但是,两者又互相依存,互相作
用,即“用天之利,立人之纪”。他的思想已有辩证法的因素。
但是,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不彻底的,他们对佛教缺乏批
判,而且在被贬谪以后,又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佛教,以寻求精神寄托。
2.史学。唐代史学发达,史家和史学著作颇多。在二十四史中,唐代编
修的就有8 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
《隋书》、《南史》和《北史》。此外还有许多专史,如史学理论、典章制
度、方志、传记等等。唐代史学的另一重要成就,是新体史书的确立。我国
传世的典制史书,凡有三体,皆始于唐。一是《唐六典》,全书30 卷,为记
叙唐朝理、教、礼、政、刑、事六门典制的官修史书;二是《通典》,杜佑
撰,全书凡200 卷,分食货、选举、官职、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
门,记录了从上古到唐天宝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三是《会要》。贞元
初,苏冕首撰《会要》40 卷,记述唐代典章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兼评政治的
兴废得失,开创了断代典制史的范例。后人又陆续修成《续会要》 (40 卷)
和《唐会要》 (100 卷),进一步完善了《会要》的新体式。刘知几(661
—721 年)的《史通》(20 卷)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的杰作。在书中,刘
知几不仅对以前历代史学著作的思想观点、语言文字、人物评价、史事记述
以及体式等进行了评述,并且提出了以“人事”为历史主体的治史原则。他
反对宿命论观点,提倡重视人事的历史作用,指出“夫论成败者,固当以人
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刘知几主张治史者必须具备才、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楼主| 发表于 22.3.2010 21:33:53 | 只看该作者
识三长,修史要秉笔直书,善恶并写,不辟强御,无所阿容。刘知几的进步
史学思想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文学。唐代文学绚丽多彩,繁华似锦,其中尤以诗歌最为光彩夺目。
清人所编的《全唐诗》收集了有成就的诗人2300 多个,诗篇多达48900 余首。
其作家和作品之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越了过去任何时
代。著名诗人如王维、孟浩然,以优美的山水田园诗闻名;高适、岑参以雄
壮豪迈的边塞诗著称;生命只有27 岁的青年诗人李贺,则以善用形象思维、
构想奇特的表现手法而别树一帜;李商隐诗文并茂,诗以兴寄深微、表意婉
曲见长;在高手如云的唐代诗人之中,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则以更高的声誉
荣冠诗坛。
李白有“诗圣”之称,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气魄豪迈,具有
强烈的艺术魅力。著名诗篇如《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
等,描写祖国壮丽山河,形象雄伟,气势磅礴,不失为千古绝唱。杜甫和白
居易生活在中唐以后,当时国家衰微,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们忧国忧民
之情,都倾注于诗,写出了许多现实主义的伟大诗篇。杜甫的《兵车行》、
《石豪吏》、《新婚别》,白居易的《重赋》、《卖炭翁》、《杜陵叟》等,
都是揭露统治阶级腐朽残暴,同情人民疾苦的不朽佳作。“剥我身上帛,夺
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是诗人白居易向封
建剥削者发出的愤怒谴责。
词、散文和小说。中唐以后,文学发展形式出现了词、散文和传奇小说
等新的体裁。词与音乐密切结合,有一定的词牌,句子可长可短,故亦称长
短句。散文在唐代成绩巨大。初唐时期,承袭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讲究
词句整齐对偶,重视声韵和谐与词藻的华丽,内容空洞,形式僵化。中唐以
后,以韩愈、柳宗元为主要代表的一些著名文学家提倡古文(即新散文体)
运动,刷新了一代文风。韩愈的《原道》、《原毁》、《师说》、《祭十二
郎文》,柳宗元的《天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都是新散文
体的佳作。传奇小说与六朝时代流行的志怪小说不同,传奇小说所描述的故
事已不再是鬼怪神灵,而是现实社会中人的真实生活,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的结合。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和沈既济的《枕
中记》等,都是传奇小说佳作。
4.艺术。古代中国,音乐和舞蹈有不分的传统,统称乐舞。唐朝在继承
前代优秀乐舞传统的基础上并吸收外来乐舞的有益成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
中国民族乐舞。唐在隋朝“九部乐”的基础上增加“高昌乐”,组成“十部
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龟兹乐、唐国乐、安国乐、高
丽乐、疏勒乐和高昌乐。中唐以后,又将十部乐分为坐、立两部,坐部在堂
上表演,丝竹合奏,高雅贵重;立部在堂下,击鼓吹笙,并作杂戏。唐代舞
蹈分为健舞和软舞两种。健舞姿势雄健,动作爽朗快捷,如《七德舞》(即
《秦王破阵乐》),参加者多达120 余人,披甲执戟而舞,凡三变,每变为
四阵,变化多端,情绪高昂紧张。软舞姿势柔软优美,表情安详细腻。唐朝
创设了我国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院——梨园,唐玄宗自任梨园首脑崔公。梨
园培养了许多音乐、舞蹈和戏曲等各种艺术人才。
绘画和雕塑。初唐绘画以宗教神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著名画家有阎立
德、阎立本兄弟等。中唐以后,人物画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山水画日益
兴起。画法和风格也为之一新,以色彩灿烂,富贵华丽,恢弘壮观为主要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2.3.2010 21:49:33 | 只看该作者
征。有“画圣”之称的吴道玄(字道子)兼长人物画和山水画。他的人物画
造形重视眼神的描写,栩栩如生。他在长安赵景公寺画的《地狱变相》,令
人望而生畏。吴道玄创造了一种“焦墨薄彩”的画法,即用焦墨勾线,别施
淡彩,微分深浅,画面富于立体感。他的绘画风格被誉为“吴装”,对后世
影响很大。
在山水画方面,以李思训和王维最负盛名。李思训的山水画,笔法工细,
设色艳丽,金碧辉映,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公认为山水画北派之祖。传世
作品有《江帆楼阁图》。王维是著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画家。他创造
一种将诗意融于绘画之中的“破墨”(水墨渲染)山水画,使山水画为之一
新。即运用墨色的深浅和浓淡,画出精炼、淡雅的山水,构思奇巧,气韵高
洁,富有诗意。宋人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和李思训并
立,为山水画南派之祖。王维的画风被称为“文人画”,对中国绘画产生了
深远影响。
壁画是唐代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寺院、石窟和陵墓中的许多壁画不
乏名作,其中尤以敦煌壁画最为杰出,中外驰名。其特点是,场面巨大,结
构严谨、配置匀称,变化多彩,既有磅礴之势,又具浓厚的意趣。壁画题材
虽是佛教故事,但都明显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现实,如耕地、拉纤、伐木、
射猎以及日常生活等。
雕塑艺术以泥塑和石雕最为精彩。泥塑以敦煌千佛洞为代表。在500 多
个洞窟中,唐窟占213 个。其中泥塑佛像形态各异,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佛陀、菩萨、金刚、神王等,莫不呈现世俗化的倾向,基本上脱离了魏晋南
北朝以来那种宗教神秘色彩。石雕以洛阳龙门诸石刻为代表。其中奉先寺的
卢舍那佛像,佛身高85 尺,二菩萨高70 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50
尺,①高大雄伟,充满了生命力和对人生现实性的向往。唐代雕塑人才济济。
杨惠之有“塑圣”之称,他曾为长安一个名伶塑像,置于大街上,行人从背
后望去,误为真人,可见其雕塑技艺之高超。
5.科学技术。唐代中国版图辽阔,各地自然差异很大。劳动人民因地制
宜,创造出适于各地情况的耕作方法。北方干旱,防旱保墒是保证农业丰产
的重要前提。人们根据土质和作物特点,实行按不同季节深耕或浅耕的耕作
方法,并注意整地和中耕除草,提高了一系列农业技术。如在陕南、汉水一
带,实行两年三季粟麦轮作。在南方,水稻生产形成了以耕—耙—耖为中心
的一整套精耕细作方法。水稻种植技术由直播改为插秧,水稻品种多达十几
种,并且实行一年三季作或稻麦轮作。生产工具也有改进,出现了适于江南
水田生产的所谓“江东犁”。它由11 个部件组成,铁制部分有犁镵和犁壁,
木制部分有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使
用时,调整犁评,可以进行深耕或浅耕,操纵自如。此外还有耙、耖等一系
列工具,用以碎土、除草,平整田面,保土保水。唐代还出现一种钐刀,用
于收割,一人一日可收割10 亩,比一般的镰刀效率提高很多。灌溉技术也有
提高,唐代发明了连筒、桶车、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连筒是用粗竹
相连,打通竹内关节,用以引水,它能够架越涧谷,把水引到对岸。桶车是
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的水车。筒车的形状类似纺车,在其周围缚以竹筒或木
筒,利用水力冲动,把水汲至高处。水轮即水转翻车,就是把脚踏翻车加以
① 此系唐尺,85 尺约合17.14 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发表于 22.3.2010 22:4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楼主| 发表于 22.3.2010 22:4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8# 零下68度


    今天被ZF打击的没心情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1.2025 23:5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